◎白馬晉一
《西游記》中,孫悟空在500年前被天庭圍剿,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吃了蟠桃又大鬧了蟠桃會,于是成了眾矢之的。其間有個細節(jié):孫悟空鬧翻宴會時也曾暗地脫逃,回到花果山,還給山中的猴子們帶來了天宮的玉液瓊漿,于是“眾猴在于洞中,就做個‘仙酒會’,各飲了幾杯,快樂不題”。
有意思的是,曾任蟠桃園園長的孫悟空為何只帶下來御酒,卻不順便帶下蟠桃,讓猴子們也長生不老呢?
孫悟空回山之前剛剛鬧了蟠桃會,這明擺著是闖禍了,其內(nèi)心一定是亢奮并恐懼的,所以他盡管喝了很多酒,但還是清醒地意識到:“這場禍,比天還大;若驚動玉帝,性命難存?!痹谶@樣的心理暗示下,孫悟空內(nèi)心微微籠罩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情緒,先痛快這一天再說。這就需要猴子們都嗨起來。怎么嗨?肯定不是吃水果,當然是喝酒了。猴子們的任務(wù)就是陪著大王喝到盡興。
換言之,酒能助興,也能買醉。這就是孫悟空恐慌心理的寫照,他來不及去想還要帶走最有價值的蟠桃。
他打包的首選是酒,可拿了酒,未必就不能拿桃。但孫悟空“將大的(酒壺)從左右挾了兩個,兩手提了兩個”,顯然已經(jīng)拿不了蟠桃了。
鏈 接
假設(shè)孫悟空真的把蟠桃?guī)Щ鼗ü剑镒觽兂酝曛?,桃核自然遺落在山中,年復(fù)一年,芽發(fā)蒂落,這蟠桃豈不是就此在人間留種,人人吃了都可成仙?
據(jù)傳為班固所著的《漢武帝內(nèi)傳》其實早給出了答案:不可能。
書中說,王母娘娘曾蒞臨承華殿,和漢武帝進行了一次親切會晤。為活躍現(xiàn)場氣氛,王母娘娘特令隨從侍女摘得了七枚蟠桃,“以四顆與帝,三顆自食”。
漢武帝一嘗,果然桃味甘美,口有盈味,于是吐出桃核,讓侍從將其包好。王母娘娘忙問何故。漢武帝略有不好意思地說:來年可種下桃核。王母娘娘哈哈大笑,解釋道:這桃是3000年一生,“中夏地薄,種之不生”。漢武帝這才作罷。
可見,蟠桃育種年限長,且人間土壤不適種植,斷然不能在人間種植。即便孫悟空有意將花果山變作蟠桃山,也是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