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處于新常態(tài)下,過去依靠投資與出口帶動經(jīng)濟增長的動力在衰減,同時內需不足,尤其是農村居民消費水平過低,消費結構落后,致使新的增長點——消費的增長動力還不強,經(jīng)濟發(fā)展動力的轉換存在一定的障礙。本文基于陜西省2000-2016年消費支出數(shù)據(jù),對陜西農村居民的消費水平進行分析,同時采用ELES模型對陜西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特征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陜西農村居民消費水平與消費觀念在不斷地改善,享受型消費需求比重在不斷增加。為更好的促進消費結構的優(yōu)化升級,加快陜西經(jīng)濟發(fā)展動力的轉換過程,應從增加農民收入、改善消費環(huán)境等方面努力。
消費是促進國民經(jīng)濟增長的重要途徑之一,推進消費擴大和升級是促進經(jīng)濟提質增效的重要手段。國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來促進我國消費水平的增長和消費結構的不斷優(yōu)化。眾多學者關于消費結構的問題從不同的層面、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利用2000年—2016年的數(shù)據(jù)來分析陜西省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以促進陜西省的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區(qū)域經(jīng)濟協(xié)調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
一、陜西省農村居民的消費現(xiàn)狀
(一)消費總量分析
由國家統(tǒng)計局陜西調查總隊網(wǎng)站中公布的資料可以知道,2016年陜西省農村居民人均收入9396元,人均生活消費支出8568元,同比增長8.4%,增速回落0.5個百分點。從消費構成看,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其他用品和服務四項支出增長較快。其中,居住支出同比增長13.4%;交通通信支出增長11.0%;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增長10.6%;其他用品和服務支出增長10.0%;醫(yī)療保健支出增長8.9%;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增長6.4%;食品煙酒、衣著支出分別增長4.9%和3.0%。從縱向來看,2000年到2016年,陜西省農村居民消在食品、衣著、居住、家庭設備及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娛樂、醫(yī)療保健等各方面消費總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食品和居住的變動幅度比較大,而文教娛樂有一個很明顯的折點,2012年之前增長速度比較平緩,但是在2012年之后增長速度大幅度上升。文教娛樂作為精神方面的生活支出,說明了農村居民的消費觀念有了很大的改善,更注重精神層次的追求。
(二)消費比例分析
從表一可以看出,從2000年到2016年陜西省農村居民消費前三的分別是食品、居住和文教娛樂。雖然說食品支出在整個消費結構中占的比重比較大,但是從縱向來看,2000年的食品消費比重為43.49%,而2016年的食品消費比重則下降到26.93%,下降幅度比較大;衣著比例從2000年到2016年的變動幅度不大,基本保持在6%左右;居住比例則由2000年的15.99%上升到2016年的23.65%,上升幅度較大;家庭設備及用品比例由2000年的4.64%上升到6.34%,略有上升;交通通信比例由4.64%上升到10.27%,上升幅度較大;文教娛樂比例波動性比較明顯,從2000年到2012年的支出比例下降明顯,但是2012年以后支出比例回升,但是并未恢復到2000年的水平;醫(yī)療保健比例則由2000年的7.27%上升到2016年的12.18%,上升幅度明顯;雜項比例略有下降。
綜上所述,從2000年到2016年,陜西省農村居民在食品、衣著、居住、家庭設備及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娛樂、醫(yī)療保健的消費總量上呈現(xiàn)上升趨勢,但是從相對數(shù)來看,生存型的消費比重在大幅度下降,而發(fā)展型和享受型的消費比重則有所提高。說明陜西農村居民自由選擇空間擴大,消費觀念和消費需求有所變化。
二、ELES模型及形式
擴展線性支出系統(tǒng)(ELES)是一種需求函數(shù)系統(tǒng),由英國經(jīng)濟學家H.Rubin和L.R..Klein提出的,其是在線性支出系統(tǒng)的基礎上進行的改進。
線性支出系統(tǒng)模型形式為:(1)
該模型是把人們的需求劃分為基本需求和超出基本需求之外的需求兩部分。其中,支出總預算V 是內生變量,關于V的數(shù)據(jù)在實際中無法準確給出,模型就難以估計。因此在此模型基礎上,外生變量V用可支配收入I來代替,邊際預算份額bi用邊際消費傾向來代替,因此,擴展線性支出系統(tǒng)的模型就變?yōu)椋?/p>
(2)
該模型說明,在給定居民收入水平I下,消費者首先購買各類消費品的基本需求量,然后余下的收入按照一定的比例(邊際消費傾向)在各類商品的支出中分配,則公式2可以寫成:
(3)
該模型可以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對里面的未知參數(shù)進行估計。
三、實證分析
本文以陜西省農村居民的食品支出、衣著支出、居住、家庭設備及用品支出、交通通信支出、文教娛樂支出、醫(yī)療保健支出以及其他雜項支出為因變量;以陜西省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為自變量。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進行擴展線性支出系統(tǒng)模型進行參數(shù)估計。計算結果見表二:
從表二可以看出,其相關系數(shù)都在0.9以上,說明模型擬合的比較好。八種類型的邊際消費傾向均為正值,表明隨著陜西省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居民的各項消費支出都會有所增加;而在模型當中,有部分類型的消費值為負值,說明在當前所處的時間段內,居住、家庭設備、交通通信、文教娛樂、醫(yī)療保健對于陜西省農村居民來講仍舊是奢侈品,其在這幾項上的消費支出相對還是比較小的。利用計算出陜西省農村居民八種消費類型的基本生活支出。其中食品、衣著、居住、家庭設備及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娛樂、醫(yī)療保健、其他的基本生活支出分別為569元,62元,86元,21元,54元,92元,19元和31元。
四、結論建議
基于ELES模型中邊際消費傾向分析,說明居民的消費支出將隨著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增加農民收入是拉動農村消費的動力;同時,通過對各種消費類型的基本生活支出與其總支出的比率可以看出:在2000年的時候,陜西省農村居民生存性消費比例為74.61%,享受型的消費需求僅僅占了25.39%。其中基本消費支出比例超過50%的有5項,分別為食品(104.58%),衣著(75.58%),交通通信(92.59%),文教娛樂(50.56%)和其他(85.39%);但是到了2016年陜西農村居民的消費需求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生存性消費比重僅占為10.89%,享受型的消費需求高達89.11%。說明在這十幾年的時間中,陜西省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因此,為更好的促進陜西消費結構的優(yōu)化升級,政府應當給與一定的政策扶持,有針對性的向陜西農村地區(qū)提供相應的就業(yè)崗位,加大農村居民職業(yè)技能的培訓,增添其就業(yè)實力;通過政策引導,鼓勵農村居民自主創(chuàng)業(yè),實現(xiàn)農民收入多元化。同時,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農村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普及,發(fā)展消費信貸,擴大農村居民的消費視野,促進陜西農村消費市場的開發(fā)。(作者單位為西安財經(jīng)學院行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