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每天都在和學生接觸、交往,而如何正確處理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班主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nèi)容。這種關系處理恰當,則有利于其他工作的順利完成;反之只會處處受阻,使班主任工作處于被動環(huán)境之中。
軍訓時,班上的姜某因為怕苦,所以想以身體不舒服為緣由不參加軍訓。作為班主任的我,在與家長聯(lián)系時,明確告訴家長,軍訓的好處有很多:第一,可以鍛煉孩子的身體,回家吃飯多、睡覺香,有利于他們身體的成長,而且初中的學習任務繁重,只有強健的身體才可以迎接新的學習挑戰(zhàn);第二,可以鍛煉孩子的意志力。對于部分學生來說學習是枯燥無味的,軍訓對于他們來說也是一樣,如果連六天的軍訓都需要逃避,那面對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涯,他們能逃避多久?第三,學生在班級學生數(shù)有35人的環(huán)境之中,他們之間既互幫互助也存在競爭,如果因為不參加軍訓導致學生受到班級其他同學的排斥,那這樣的結果是大家都不愿意看見的。姜某的家長十分理解學校的做法,決定還是讓姜某參加軍訓了,但是姜某為了逃避軍訓,故意遲到長達一小時,導致作為班主任的我以及她的父母,到處尋找她……當我們找到她時,她卻已經(jīng)站在了軍訓的隊伍當中,似乎什么也沒有發(fā)生過一般,當時的我并沒有多說什么,只是讓其在軍訓日記中把所發(fā)生的事情描述清楚,包括自己的心理活動,作為一次警示。
開學第一天的語文課上,我照例進行課堂巡視,走到最后一排窗戶時,發(fā)現(xiàn)姜某埋著頭專心一志的在那畫卡通,不僅在書上畫,還在筆記本上畫,而且照她所畫的數(shù)量來看,估計已經(jīng)持續(xù)20多分鐘了。一節(jié)課才45分鐘啊,開學第一天就如此這般,我的火氣“噌噌噌”的上來了。我直接走到她的身邊,把那本筆記本收了過來,同時請她下課后到我辦公室來。下課鈴響了,她站在我的辦公桌前,什么都沒有說,就是站那。我們就像在比較角力一般,因為我下面一節(jié)有課,所以我先詢問她為何如此,她告訴我:老師的話聽不懂,所以就……看著她的臉,白白凈凈的,臉色很平靜,有一絲羞愧,我不斷的給她找理由:也許是因為女生臉皮??;可能她真的只是一時情不自禁而已,思慮到此,我直接指出她所犯的錯誤,第一,沒有認識到課堂上的紀律,第二,對上學這件事情沒有放在心上,希望她以后不要如此,認真聽課上課。
開學第三天中午排隊去食堂的路上,姜某連同另外三名同學在隊伍中哄鬧,被我拎了出來,因為食堂有營業(yè)時間,所以讓四位同學吃完飯再到辦公室去找我。我利用午自休時間,針對她們的行為進行了嚴厲批評,并做出了處罰。原以為四名同學應該充分了解到自己的錯誤了,應當不會再做出類似有損班級的整體形象的動作了,可是當我讓她們回班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姜某準備笑嘻嘻的離開,當即我明白:之前我過于寬容的處理態(tài)度,已經(jīng)讓這個女生心生無畏,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所以我把她單獨留了下來。面對姜某,我清楚不可以再縱容她這種面對學習的態(tài)度,無視學校的班規(guī)校規(guī),因此,我與她進行了一場深切的交談。首先,我對于她的一一錯誤進行指出,沒有給予絲毫的退讓余地,自軍訓以來的逃避及故意遲到的行為,上課不認真聽講、不愛惜書本的行為,排隊哄鬧、面對教師的教誨仍然不充分接受的行為,這一切都不符合中學生行為規(guī)范要求,而且錯誤的頻率證明了她沒有從心底承認自己身上的問題。其次,作為一個學生要做到學生的本分。學習是第一位的,不怕苦不怕累。如果上課聽不明白老師的話就不去學習了,看見軍訓的苦就不想?yún)⒓恿?,是一種懦弱的表現(xiàn)。事實證明:最后的軍訓演練,姜某完成的表現(xiàn)不比其他同學差,也就是說姜某是完全有實力做到的,只不過姜某不愿意去付出而已。最后,我指出其實對于她平時的行為,我一直處于觀察中,因為我不想一下斷定她是一個什么樣的學生,現(xiàn)在姜某的行為讓老師十分失望,但是她可以靠自己的之后的行為讓老師改變對她的第一印象,最后到底她能做到哪一步,完全依靠她自己的付出,可以肯定的是她只要肯付出,那肯定會有收獲的。就如同之前的軍訓一般,姜某從聽不懂教官的命令,分不清左右轉(zhuǎn)的方向,到最后可以做到整個一個班級學生步伐整齊劃一,聲音洪亮,得到家長雷鳴般的掌聲。這一切都是姜某和班上的同學共同努力的結果。通過這次深談,姜某聽明白了我的言語,之后我收到她的檢討,很深刻,同時也發(fā)現(xiàn)她慢慢開始約束自己,改變自己不良的學習習慣。
姜某是七年級的學生,這個年齡段正是青春期,身體形態(tài)開始發(fā)生顯著變化,身體機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應地產(chǎn)生變化,但是他們理性思維的發(fā)展還很有限,在身體發(fā)育、知識經(jīng)驗、心理品質(zhì)方面,依然保留著小學生的許多特點。一般比較幼稚,“孩子氣”很濃,看問題處在直觀和感性階段,對問題缺乏思考,缺乏思想性,容易受外界影響。他們希望獨立自主,擺脫成人對他們的“束縛”。但畢竟他們的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缺乏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在生活、學習上,對家庭和學校仍具有一定的依賴心理。
班主任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要充分理解學生,尊重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身處地地來思考一下問題。學生出現(xiàn)錯誤,班主任不要過早下結論,武斷處理,要允許學生說明原委,允許學生思考,允許學生改錯。
只要班主任掌握了處理問題的“度”,那班級任何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九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