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漢語的閱讀教材應該讓外國學生破除文化差異去欣賞漢語的魅力和精華,而不是設制諸多障礙為難學生。學生在閱讀時,如果能用本土知識理解課文,課文中的文化因素差異就小,如果讀者要用原文的文化背景知識理解課文的話,文化差異相對就大。任何兩種文化都一直是“存異”的,所以“求同”是較好的途徑在;“求同”才能更好的“理異”。
一、“存異”是負擔
《高級漢語教程(上冊)》中《春》的描寫是任何在中國生活的人都能感受到的,中國人喜歡用春天來代表生氣、活力、生機勃勃,中國自古有:“一年之計在于春”這樣的諺語,表明春天的重要性??墒羌偃鐚W生是泰國人,泰國在熱帶,一年四季都是夏天,夏天也有小草小花鮮艷地開著,不比春天差。傾盆大雨,雨過天晴在泰國是很常見的。那種春雨“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的感覺泰國學生沒有體會過?!队曛械翘┥健吩敿毭鑼懥说巧降臉啡?。在泰國,除了泰北有山,人們?nèi)ド缴习莘鸬撬聫R的時候會走些路,泰國人出行一定會自駕。韓國人喜歡爬山運動。歐美人體格強壯、喜歡健身,但對于雨中登山的體會可能都不一樣。況且提到的“呂洞賓、織女、何仙姑”只會讓學生更加疑惑。魯迅的文章用詞是很有特色的,《故鄉(xiāng)》中抨擊封建思想的語句,中國學生有時候都不一定能理解,不知外國學生如何理解??!段逅倪z事》講的是五四運動時期的婚姻愛情觀在保守與開放之間掙扎的狀態(tài),如果學生對五四時期的中國有了解的話,就不難理解中國人對離婚的態(tài)度,但事實是學生不了解五四時期的中國,所以會導致其無法理解課文?!镀咸褱?蘇公塔 交河故城》沒有“王洛賓、吐魯番郡王、戰(zhàn)爭等歷史背景,閱讀起來更是難上加難。
如果讀者遇到文化差異較大的干擾信息,會放棄閱讀;所以,存異是負擔。高級漢語的閱讀教材應該讓外國學生破除文化差異去欣賞漢語的魅力和精華,而不是設制諸多障礙為難學生。
二、“求同”是減負
學生在閱讀時,如果讀者不能從課文中尋求到文化中相同的部分,必須原文的文化背景知識理解課文,課文中的文化因素差異相對就大;如果能從課文中尋求到文化中相同的部分,用其本土文化知識同化和理解課文,課文中的文化因素差異就??;因此,求同就是在減輕閱讀的負擔,“求同”就是“減負”;求同就是尋求文化中相同的部分。
例如,泰國人信佛,孝順,善良,重感情,這類話題的課文他們利用本土知識就能懂。所以,對于泰國人,類似《高級漢語教程(上冊)》中《橄欖壩的回憶》、《春游佛地九華山》這樣的文章就有文化共同點,因為佛教文化在泰國深入人心,寺廟隨處可見。這就像中國人在美國看到了唐人街,在泰國看到了火鍋底料,感覺非常親切。
無論你生在任何國家,基本都能體會到父愛、母愛。 《中高級漢語泛讀(上冊)》中類似情感父子篇、母愛等情感的《母愛的較》、《第一次掙到的錢》、《幾件小事》、《父子篇》、《生命的禮物》都是學生可以用本土背景知識體會的。還有類似敘事生活篇的《在那顆星子下——記我的中學時代》、《暑假生活》,類似人生哲理的《我們都老得太快卻聰明得太遲》、《尋找理想》等也會使讀者產(chǎn)生共鳴。
三、在“求同”中“理異”
我們不能奢求沒有文化差異,甚至,無論我們怎么消除課文中文化差異的影子,它都能在任何能見度高的地方再現(xiàn)出來。但是每個國家都有不同層面相似的東西。我們可以抓住這個珍貴的相似的東西,加以放大,擴散。
“求同”不是只找文化共同點,“求同”是從課文中尋求到文化中哪怕一點點共同點的充分證據(jù),從而不需要外國學生對中國文化背景有深刻的了解就能理解課文。所以在高級漢語閱讀教材中,必須減弱文化差異的部分。必須留下體現(xiàn)有文化共同點的課文,刪減沒有文化共同點的課文。
減弱文化差異并不是刪除文化差異,而是增加、放大、擴展文化的共同點。只要有共同點作為切入點,學生在閱讀時就能利用本土背景知識的圖式閱讀理解課文。在這種共情的情況下,學生反而更容易了解中國文化,所以尋求文化相同之處是為了更好的理解文化差異,“求同”是為了“理異”。
四、另類“求同”
筆者認為如果我們單單認為“同”就局限在文化的話,可能會給教材編寫者帶來很多麻煩,我們從哪兒找或者改編具有相同文化因素的文章當作課文呢?所以我們要尋求另一種“同”,那就是“興趣的”的“同”。通過“興趣的同”代替彌補“文化的不同”外國學生喜歡閱讀本國的那些文章?哪些文章可以吸引他們對閱讀感興趣?當讀者有強烈的興趣了解一件事物時,文化干擾等不相關(guān)信息會瞬間轉(zhuǎn)化為興趣點,從而減輕閱讀的負擔,讓學生更容易從心里上理解課文。
例如:《新中國風-對外漢語中高級閱讀教程》中全是新中國風,中國文化元素特別鮮明,文化差異因素特別多,求同的道路似乎走不通。但談婚論嫁、網(wǎng)羅天下、關(guān)注健康、節(jié)能環(huán)保的版塊仍然可以讓讀者產(chǎn)生共鳴,因為具有新聞熱點的文章可以滿足外國學生的好奇心,好奇心可以減弱閱讀障礙,當讀者有強烈的興趣了解一件事物時,文化干擾等不相關(guān)信息會瞬間轉(zhuǎn)化為興趣點,興趣點可以從心里上戰(zhàn)勝文化差異帶來的閱讀障礙。
其他的有關(guān)春運、房貸車貸、網(wǎng)上購物雖然帶有中國色彩,但是其他國家也可能有火車運輸、信用卡提前消費、網(wǎng)上購物等不同于中國的相關(guān)背景知識,可以更好地刺激讀者自覺進行對比和分析。這類文章不但具備了“興趣的同”,也具備了“文化的同”,是高級漢語閱讀教材的首選篇目。
(作者單位:貴州醫(yī)科大學海外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