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妮
(遵義市第四中學 貴州遵義 563000)
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發(fā)育的重要階段,在緊張的高中生活節(jié)奏下,面對逐漸增加的學習壓力,許多學生出現(xiàn)厭學、焦慮的心理,對自己失去信心,成績也一路下滑,因此想從中早點解脫出來,甚至導致一些學生選擇輟學。由于父母和教師的過高期望,多數(shù)老師和父母只注重他們的學習成績,對他們缺少理解,關愛和耐心,缺少心與心的溝通交流,使學生產生壓抑感,感覺不到溫暖,對老師、父母產生敵對、逆反的心理,使得學生與老師、父母間的人際關系緊張化。正值青春期階段的高中生有強烈的獨立意識,希望自己能夠獨立,不再依賴父母,開始變得沉默寡言,有什么事都藏在心里,不愛跟家人交流,從而不愿被動接受父母與老師的教誨和安排。青春期的學生情緒易波動,經常出現(xiàn)莫名其妙的煩惱,有時會因為一點的成功而激動不已,也會因為遇到一點失利而萎靡不振。激烈的高考競爭,使學生們產生了消極的心理,嚴重影響了高中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
近年來,隨著校園暴力、欺凌、學生抽煙、喝酒、自殺事件的增多,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受到廣泛的關注。積極心理學倡導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學生的心理變化和心理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內在積極的心理品質。高中階段心理健康教育中引進積極心理學有著重要意義。
1.培養(yǎng)學生樂觀和自信的品質,增加學生的積極情緒
學生擁有樂觀自信的心態(tài),才能對學習產生興趣,同時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在當前的大環(huán)境下,教師應以用積極的心態(tài)給學生營造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樂觀心態(tài),從而增加學生對生活和學習的積極情趣。
2.培養(yǎng)學生真誠和寬容的品質,促進學生建立積極的人際關系
真誠和寬容是人際交往中重要的原則,有了真誠和寬容,人與人之間才有了理解、平等和愛。高中階段也是培養(yǎng)學生社交能力的重要時期,教師應引導學生擁有一顆善良的心,真誠待人,寬容對人,這樣在學生的人際交往中才會懂得互相尊重,交往平等、自由,懂得以積極的心態(tài)與人交流,促進學生建立積極的人際關系。
3.培養(yǎng)學生的求知力和洞察力,引導學生樹立積極的學習心態(tài)
處在青少年時期的高中生,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對許多的事情表現(xiàn)出積極的態(tài)度,在課堂上、生活中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求知力,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的敏感性與洞察力,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引導他們用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學習,在面對高考的巨大壓力下,能有效地調節(jié)自己的心理,做到勞逸結合,適時放松緊張的心態(tài),緩解學習壓力,使自己樹立樂觀的學習心態(tài),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以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迎接高考。
4.挖掘學生的最大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強項,都有自己內在最大的潛能,影響著他們的未來發(fā)展。教師和家長應積極挖掘學生的潛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讓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用積極的情感,健康的身體狀態(tài)學習更多的知識,培養(yǎng)自己積極的心理品質,做一個有責任心、有追求、勤奮快樂的人。
1.營造積極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積極學習
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人,積極的校園環(huán)境,對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有著重要作用。本著以學生為本,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的原則,從學校的整體環(huán)境布局、集體活動、課余生活等方面,創(chuàng)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開展有自己校園特色的新生入學典禮、文化節(jié)、聯(lián)歡活動和各種知識競賽等,進行良好的校風、班風的建設,處理好與學生間的微妙關系,和學生融洽地相處,樹立學生積極的價值觀,引導學生積極學習,積極生活。
2.倡導教師和家長用積極的心態(tài),感染學生積極向上
教師和家長的情緒、心態(tài)、愛好及人際關系等都對學生有著直接的影響,在學校,性格活潑開朗,處事公道,處處為學生著想的教師深受學生們的喜愛,學生也會喜歡在他的帶領下積極的學習,學生心理障礙也會在他感染下得到緩解。在家里,家長樂觀,上進,和藹可親的積極心態(tài),感染這學生,學生才能感覺到家的溫暖,心理壓力得到有效地釋放,才能更好的面對自己的生活。同時,教師和家長間應保持良好的溝通,及時知曉學生的心理變化,解決學生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從不同的心理角度解決學生青春期與教師和家長中的各種矛盾,有效地促進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
3.開展積極心理健康課程和咨詢,幫助學生重建自信心
學校定期開展由專職心理教師組織的心理健康課程,心理教師采取活潑自如的教學方式,營造輕松歡快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們在課堂上能夠暢所欲言,勇于說出自己的心里話,讓學生愛上心理健康課程,重新找回自信,讓學生感覺到學習和生活是如此的快樂。與此同時,心里教室面對個別有心理障礙的學生,以單獨咨詢或用網(wǎng)絡聊天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為他們排憂解難,幫助他們重新建立自信。并且安排心理將康咨詢的值班,讓學生有心理問題隨時可以找到心理教師進行輔導。并且對畢業(yè)班的學生展開心理座談會,調整學生緊張的高考心態(tài)和考前的復習策略,幫助學生用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高考,迎接高考。
4.積極開展課外實踐活動,緩解學生學習壓力
高中階段隨著年級的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學校應該本著以學生為本的原則,站在學生的角度,多為學生組織一些有意義的課外活動,比如校園運動會、拔河比賽、敬老院獻愛心、春游等積極向上的活動,陶冶學生的情操,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培養(yǎng)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保證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5.各學科教學中滲透積極健康教育,全面促進學生的心理發(fā)展
各科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關愛自己的學生,用積極的心態(tài)去挖掘每個學生的優(yōu)點,給每個學生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并且做到充分的尊重每一位學生,消除學生對學習不好的學科的厭惡感,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從而增強學習的自信心,讓他們覺得學習哪一門學科對自己都是非常重要的,都是非??鞓返氖虑椋寣W生在快樂中學習、成長。
綜上所述,高中生是祖國的花朵,他們的健康成長關系到祖國的繁榮富強,重視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國家、學校、社會的要求。在學校的教育中,要以學生為本,營造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充分挖掘學生心靈的積極之源,用積極的心態(tài)幫助學生優(yōu)化心理素質,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和健全的人格品質。教師在積極心理學的引導下,用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自己的教育事業(yè),幫助學生創(chuàng)造幸福的人生,實現(xiàn)學校和學生的健康、和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