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靖晏
生在這世俗的塵埃中混混沌沌,時間久了,自然就心生倦意。陶淵明的《歸園田居》,讓我們賞析詩中的田園景物的恬美以及田園生活的簡樸。忍不住反復吟讀,并粗淺解讀,希望沒有誤解五柳先生。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這千古一唱,耐人尋味,生命智慧,盡在其中。從而理解詩人從仕途歸隱,躬耕的特殊感受和悠然自得心境,進一步體認其蘊含的自然哲學?!皻w隱”可能曾經(jīng)是許多人的夢想。但是很多人只是在不得已的時候暫時逃避,真正能夠像陶淵明一樣,飽含深情并堅決地喊出“歸隱”的,又有幾人呢?從《歸園田居》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歸隱不是逃避,不是矯情,不是無奈,不是無路可走時唯一的選擇。
“實迷途之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边@表明作者的歸因不是一時的感情沖動,不是源于對自己本性的思考和保持。在這里,陶淵明的“歸去”源于“知止”和“自知”的智慧,他的歸田之喜是一種智者的喜悅,正是這種智慧,使陶淵明顯示出與當時及后世諸多“隱士”的不同。
無論是庭中古松,還是山間閑云,田園的一草一木都值得他流連忘返。親戚晤談,彈琴讀書可以樂得其心;參加春耕,登山巡壑可以快其意。或登高舒嘯,臨流賦詩。從此孤寂、惆悵與他絕緣。雖然人生有限,但他既不要求富貴,更不期望仙境,所以只愿眼下時光美妙,自己融入其中,孤往獨游,無憂無慮,了此一生。他已經(jīng)確認官場的生活是耗費生命,完全應該拋棄。
所以說,他的歸隱是對官場的主動放棄之歸,是執(zhí)著人生想尋找真我之歸。他不狂放,不沉淪,歲月生命和自然,滿懷真摯和熱愛,他所做的是追求內(nèi)在的生命自由,將心靈寄托于田園,在平凡的現(xiàn)實中將主觀情感與自然萬物合一,在耕讀觴詠中咀嚼人生的真正價值,從而獲得精神的上的解脫。
能夠找到心靈所屬的人都是幸福的,陶淵明也是幸福的。陶淵明的幸福還在于他有個溫柔可人的妻子。《歸園田居》中并沒有刻意寫到那個可愛的女人,但是,她的形象卻在陶淵明的文字中清晰地凸現(xiàn)。想象,會有多少人對“不爭氣”,不求上進,不能把官做得更大進行譏諷、抱怨、責備、甚至怨恨,可是這女人卻一聲沒出,尊重和理解了丈夫的選擇,善解人意的安排家里人歡迎辭官歸來的陶淵明,讓他感到輕松;溫酒讓陶淵明盡興,讓他感到溫暖;處理好家里的各種事務(wù)讓他無憂無慮……這些事情說起來好像很簡單,真正要做到,卻又是那么不容易。
滾滾紅塵中,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夠找到寄托自己身心的真正的歸屬地,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找不到有多少可以像陶淵明一樣,有一個熨帖的、知心的伴侶。
“歸去來兮!”只是,你找到了自己的家園嗎?
(指導教師:趙秀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