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LTE-Advanced載波聚合技術研究

      2018-01-03 07:06:20陳飛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福建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
      數碼世界 2017年12期
      關鍵詞:覆蓋范圍載波頻段

      陳飛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福建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

      LTE-Advanced載波聚合技術研究

      陳飛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福建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

      由于移動通信的快速發(fā)展,市場不斷提出更高的需求和更多的應用,為滿足高峰值速率和長頻率帶寬的要求,文章通過引入載波聚合技術,在不對現有LTE網絡架構進行大改動的前提下,將離散的頻譜資源整合在一起,獲得類似連續(xù)帶寬所帶來的最大頻譜利用率,實現上下行峰值速率的極大提高,并確保用戶移動切換業(yè)務和原有網絡覆蓋不受影響。

      LTE-Advanced 載波聚合

      由于移動通信的快速發(fā)展,市場不斷提出更高的需求和更多的應用,為了滿足市場需求提出了LTE-Advanced,它是LTE的演進并保持對LTE較好的后向兼容性,因此可以對原有網絡進行升級支持LTE-Advanced,通過較低成本實現對用戶的服務升級。根據標準LTE-Advanced在低移動速率下,上下行峰值速率分別可達到 500Mbit/s 和1Gbit/s,為了支持這樣的峰值速率,需要具備較長的頻率帶寬。由于目前LTE在具有頻率靈活性的同時,也帶來了頻譜過于分散,整體頻譜利用率較低的問題。作為LTE-Advanced的關鍵技術之一,載波聚合能夠在不對現有LTE網絡架構進行大改動的前提下,將離散的頻譜資源整合在一起,通過將多個LTE載波聚合起來形成更大的帶寬,獲得類似連續(xù)帶寬所帶來的最大頻譜利用率,實現上下行峰值速率的極大提高,并確保用戶移動切換業(yè)務和原有網絡覆蓋不受影響。

      1 LTE-Advanced關鍵技術

      LTE-Advanced主要關鍵技術包括載波聚合、CoMP、增強型MIMO及中繼技術,其中載波聚合指在LTEAdvanced系統(tǒng)中,使用的頻率帶寬是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載波單元組成,用以滿足LTE-Advanced技術規(guī)范所定義帶寬。CoMP即多點協(xié)作傳輸技術,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邊緣小區(qū)用戶吞吐量及小區(qū)平均吞吐量,并改善小區(qū)間的切換性能,提升終端接收功率。增強型MIMO,即LTEAdvanced針對LTE干擾嚴重的問題,在不降低頻譜利用率的條件下對上下行MIMO都進行了增強。中繼技術是指在基站和終端的傳輸鏈路之間增加一個或者多個節(jié)點,對接收到的信號進行放大轉發(fā),無線信號經過多個中繼節(jié)點到達終端。本文利用載波聚合技術在有限的頻譜資源條件下,實現LTE-Advanced中的高速率指標要求。

      2 載波聚合技術介紹

      2.1 載波聚合小區(qū)類型

      在載波聚合系統(tǒng)中,將同時為一個終端服務的多個載波單元分為主載波單元(PCC)和輔載波單元(SCC),主載波單元對應的小區(qū)稱為主小區(qū),它繼承LTE服務小區(qū)的全部功能,輔載波對應的小區(qū)稱為輔小區(qū),僅承擔數據傳輸功能。主小區(qū)和輔小區(qū)是從用戶終端的角度來說的,用戶終端接入的小區(qū)即為主小區(qū)。主小區(qū)包含上行載波單元和下行載波單元,輔小區(qū)只有下行載波單元。

      2.2 載波聚合分類

      載波聚合可以分為以下三類:頻段內連續(xù)載波聚合,即聚合的載波單元位于同一頻段并且是連續(xù)的;頻段內非連續(xù)載波聚合,即聚合的載波單元位于同一頻段,利用至少兩個在頻段上不連續(xù)的載波單元進行聚合,當在頻段內存在非連續(xù)頻譜資源時需要采用該方案;頻段間載波聚合,即聚合的載波單元位于不同頻段。該聚合方式要求終端具有多條射頻收發(fā)鏈路,并且該方案存在互調干擾問題。

      2.3 載波聚合部署場景

      下圖列出了主要的載波聚合部署場景,假設對兩個載波單元進行聚合。實際應用時會出現更多載波單元聚合的情況,可以將多種場景組合的方案。

      圖1 載波聚合部署場景

      在場景一下,每個基站的天線配置一致,每個載波單元功率和覆蓋方向相同,因此每個載波具有相同的覆蓋范圍;在場景二下,低頻段載波的覆蓋能力高于高頻段載波,或者相同頻段的載波單元分配的功率不同,導致每個載波的覆蓋范圍不同,兩者之間存在包含關系;在場景三下,將每個扇區(qū)分裂為多個扇區(qū)從而擴大小區(qū)容量,每個載波的覆蓋方向不同;在場景四下,宏基站的載波單元提供廣覆蓋,拉遠射頻單元的載波單元提供熱點區(qū)域的覆蓋,這種場景下需要確保宏站小區(qū)與拉遠射頻單元小區(qū)采用相同的載波聚合方式;在場景五下,它是場景二和場景四的結合,使用載波聚合也需要確保覆蓋范圍重疊區(qū)域的用戶獲得高吞吐量。

      2.4 載波聚合設計原則

      首先,載波聚合設計需要考慮后向兼容性,LTEAdvanced終端使用多個載波單元進行數據收發(fā)的同時,根據LTE-Advanced系統(tǒng)的有關配置,LTE終端可以在其中的某一個載波單元上收發(fā)信息,LTE-Advanced每個載波單元和LTE系統(tǒng)的相同。其次,載波聚合需要協(xié)議影響最小化,目前采用在MAC層聚合的方式,使用與LTE相同的物理層,每個載波單元都有獨立的HARQ進程,可以使用獨立的鏈路自適應技術。最后,載波聚合需要控制過程改動最小,目前載波聚合后的小區(qū)相關信令流程與LTE相似,改動不大。

      3 載波聚合硬件改造及測試驗證

      3.1 硬件改造方案

      當前LTE宏基站的配置一般來說為S111,如果要開啟載波聚合功能,配置需要更改為S222,硬件上要做一定的改造。以大唐的主設備為例,其基帶板需要更改成雙BPOH配置,因此如果前期基站使用的基帶板是BPOG,需要在更換原有一塊BPOG為BPOH基帶板的基礎上再新增一塊BPOH。

      在進行不同頻段的載波聚合時,由于D頻段和F頻段的覆蓋范圍不同,為了保證兩者小區(qū)的覆蓋范圍一致達到測試需求,D頻段三個小區(qū)的天線需要參考F頻段的天線方位角、電子下傾角、機械下傾角及天線掛高,進行一定的調整。此時還需要考慮到D頻段與F頻段的頻率偏置問題,在后臺網管將兩者設置相同。

      3.2 性能測試驗證

      首先進行載波聚合對速率的提升效果驗證,下圖分別是在覆蓋差點和好點下,關閉/開啟載波聚合平均下載吞吐量對比圖,可以看出,開啟載波聚合后在覆蓋好點和差點速率均有100%以上的提升。

      圖2 關閉/打開CA平均下載吞吐量對比圖

      其次,進行切換的驗證工作,結果如下圖,從測試結果來看,開啟載波聚合后主測小區(qū)與相鄰站點小區(qū)、主測小區(qū)D1與D2之間進行切換出切換入測試,切換正常。

      圖3 切換測試結果

      圖4 開啟/關閉CA測試結果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載波聚合技術能夠在不對現有網絡架構進行較大改動的基礎上,利用有限的頻譜資源實現速率的有效提升,并保持用戶移動切換業(yè)務能夠正常使用及原有網絡覆蓋不受影響,給用戶感知帶來極大的改善,將在未來的移動通信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1] 張麗娟,LTE-Advanced中機會載波聚合技術的研究。南京郵電大學,2013。

      [2] 伉沛川,LTE-A載波聚合關鍵技術研究。北京郵電大學,2012。

      猜你喜歡
      覆蓋范圍載波頻段
      gPhone重力儀的面波頻段響應實測研究
      地震研究(2021年1期)2021-04-13 01:04:56
      基于機器學習的基站覆蓋范圍仿真
      工傷社會保險覆蓋范圍的擴展及其路徑
      淺談提高小功率短波電臺覆蓋范圍的措施
      電子制作(2016年23期)2016-05-17 03:54:06
      關于短波廣播覆蓋范圍的幾點探討
      科技視界(2016年9期)2016-04-26 09:14:10
      推擠的5GHz頻段
      CHIP新電腦(2016年3期)2016-03-10 14:07:52
      應急廣播系統(tǒng)中副載波的構建與應用
      TD—LTE在D頻段和F頻段的覆蓋能力差異
      中國新通信(2015年1期)2015-05-30 10:30:46
      低壓載波通訊測試儀的開發(fā)與應用
      基于最優(yōu)化搜索的迭代載波同步算法
      华宁县| 方山县| 神农架林区| 乳山市| 红安县| 上林县| 天峻县| 大英县| 灵山县| 蓬安县| 阿克陶县| 横山县| 洱源县| 常山县| 巴塘县| 庆阳市| 德庆县| 项城市| 财经| 碌曲县| 德州市| 石楼县| 梨树县| 富阳市| 汉沽区| 永胜县| 高台县| 鱼台县| 陵川县| 射洪县| 商城县| 河津市| 绥德县| 武邑县| 那坡县| 城步| 深圳市| 马山县| 多伦县| 宜宾市| 郯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