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澳大利亞特約記者 張清淼
現(xiàn)場樂隊表演、雕塑展、旅游勝地、探險……相信不會有人把這些關鍵詞與墓地聯(lián)系在一起。然而在澳大利亞,卻被“完美融合”。這種化死寂為生氣的經濟模式,并未因為和死亡沾邊而充滿晦氣,相反卻備受市場追捧。
阿德萊德西部階地墓園位于南澳大利亞州,是州內歷史最為悠久的一塊公墓。自從19世紀初開始,先后已有歐洲移民、猶太人、一戰(zhàn)士兵、澳大利亞本土居民等被埋葬于此。然而該墓園近年來并不僅僅滿足于賺逝去人的錢,還打起了活人的主意。
據(jù)澳大利亞媒體報道,近年來,阿德萊德西部階地墓園致力組織各種游覽活動,力圖把該墓園打造成一個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游客到訪。除了常規(guī)的白天游覽活動外,該墓園還推出了刺激的夜晚墓地探險項目。據(jù)該墓園官方網站顯示,由于其推出的多樣旅游產品,該墓園從2011年起,連續(xù)多年獲得南澳大利亞州的旅游大獎。
探險活動并非阿德萊德西部階地墓園的獨家特色,澳大利亞幾乎有些歷史的墓園都在積極開展類似活動。建于1852年的墨爾本大眾公墓就位于墨爾本市繁華區(qū)域,毗鄰世界聞名的墨爾本大學。在去年的10月31日,該公墓舉辦了9場萬圣夜公墓探險活動,成人票價15澳元(約合人民幣75元),活動一經推出就受到追捧,超過300人最終搶到門票,體驗一把刺激的萬圣夜墓地探險。
當然,墓園開發(fā)死亡屬性的經濟價值并不僅限于此,例如,阿德萊德西部階地墓園還組織“死亡晚餐”,組織人們在分享晚餐的同時,向專家提出關于死亡的疑問,并共同深度探討死亡話題。
墓地經濟模式還可以脫離死亡屬性,在一些毫不相關的領域大賺一筆。在郁郁蔥蔥的阿德萊德西部階地墓園中,生長著許多歷史悠久的橄欖樹。然而,該墓園并未讓這些橄欖樹僅僅成為墓碑的遮陽傘,相反,他們利用這些橄欖樹生產出的橄欖油進行銷售。去年該墓園推出的墓園成立180周年限量版橄欖油,更是瞬間售罄。
作為南半球最大的墓園,位于悉尼的盧克伍德公墓也做出相同的市場選擇。在過去的150年里,有100多萬逝者被安葬在悉尼盧克伍德公墓中,近年來該公墓也別出心裁,通過舉辦墓地開放日、年度步道雕塑展、自行車賽,以及設立餐廳和咖啡館,開始讓公墓連同周邊區(qū)域顯得更具生活氛圍。在最近墓園成立150周年的活動中,甚至還有樂隊現(xiàn)場表演、兒童面部彩繪等活動。如今,該墓園已經成為悉尼一大旅游勝地。
在這個高科技和互聯(lián)網時代,澳大利亞墓地的運營也在與時俱進。悉尼的盧克伍德公墓就正在積極使用互聯(lián)網營銷,來連接和吸引更多人。阿德萊德西部階地墓園甚至正在考慮在墓園內提供現(xiàn)實增強(AR)服務,來讓人們接收到來自逝者的訊息,給墓地帶來生氣。
由于東西方文化差異,西方人并不像東方人那么忌諱墓地和死亡,所以即便沒有懷念故人的需求,他們也愿意把墓地作為游覽地方。不過,并不是每個人都對墓園舉辦多樣活動感到舒服。有媒體報道,墨爾本一個家庭因為其祖母的葬禮和一個在墓園舉辦的美食活動相沖突而被迫推遲,這讓他們不滿且非常傷心。目前,澳大利亞這種發(fā)展墓地多樣經濟的做法在東方并不常見。除了少部分根據(jù)西方理念建造和運營的墓地會嘗試以公園形式對公眾開放,或者具備部分愛國主義和人生教育功能以外,大多數(shù)東方墓地絕不是休閑娛樂場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