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葉劍英與人民軍隊的創(chuàng)建

      2018-01-05 00:15:21徐玉鳳
      百年潮 2017年12期
      關鍵詞:廣州起義南昌起義張國燾

      徐玉鳳

      葉劍英是人民解放軍的重要締造者之一。他策應南昌起義,參與領導廣州起義,為紅軍初創(chuàng)時期的正規(guī)化建設做了大量工作,在紅軍面臨分裂的緊急關頭維護了毛澤東在人民軍隊中的領導地位,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創(chuàng)建作出了特殊貢獻。

      策應南昌起義,暗助起義部隊

      南昌起義爆發(fā)之前,葉劍英已經(jīng)是國民革命軍的著名將領。他1917年入云南講武學校學習,以優(yōu)異成績畢業(yè)后,1920年參加孫中山領導的粵軍,先后任海軍陸戰(zhàn)隊營長、第8旅參謀長等職,1922年陳炯明叛軍圍攻廣州總統(tǒng)府和孫中山的住所時,葉劍英冒險護送孫中山脫險。第一次國共合作開始后,葉劍英參加黃埔軍?;I備工作,任教授部副主任,參與制定教學計劃、招聘教員、招考學生、編寫教材等工作。在東征和北伐戰(zhàn)爭中,葉劍英率部英勇殲敵,名聲大震。

      蔣介石發(fā)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群眾的暴行使葉劍英認清了革命和反革命的界線,他下決心參加革命,通電反蔣。大革命失敗后,1927年7月,葉劍英在白色恐怖中加入中國共產黨。此時,他正擔任國民革命軍第4軍參謀長。入黨后,經(jīng)周恩來同意,葉劍英的黨員身份暫不公開,繼續(xù)留在國民黨軍隊中,以配合黨的工作。后來的實踐證明,這一安排對于南昌起義的成功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1927年7月,為反擊國民黨反動派,中共中央決定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成立以周恩來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并向共產國際報告了起義計劃。李立三、鄧中夏、惲代英等一批黨員干部相繼來到九江,具體組織和領導武裝起義工作。葉劍英也隨第4軍軍部來到九江。這時的九江,聚集了共產黨人葉挺率領的國民革命軍第2方面軍第11軍第24師、以葉挺獨立團為骨干編成的第4軍第25師第73、75團,以及當時已經(jīng)接近共產黨的賀龍所指揮的第20軍。這些軍隊,是黨在大革命時期培植和給予重要影響的正規(guī)革命武裝的主要部分,是南昌起義的主要軍事力量。

      7月下旬,汪精衛(wèi)、張發(fā)奎感到賀龍、葉挺的部隊“不穩(wěn)定”,企圖以開會為名把賀、葉召集到廬山,解除他們的兵權,同時令其部隊到九江、南昌之間的德安一帶集結,進而將其包圍,一舉撲滅軍隊中的革命火焰。當時在第4軍任參謀長的葉劍英得知這一陰謀后,連夜秘密從廬山趕到九江,把消息通報給葉挺。接著,葉挺、葉劍英、賀龍、廖乾吾等人在甘棠湖上的一只小劃子上共商對策,決定賀、葉不上廬山,不接受張發(fā)奎調動部隊的命令,所部立即向南昌集中。這次甘棠湖上的小劃子會議對于保證南昌起義領導人的安全,對于起義部隊及時開往南昌,可謂極其重要,而在其中起到關鍵作用的就是葉劍英。

      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fā)。在以周恩來為首的前委領導下,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率領在黨直接掌握和影響下的軍隊2萬余人,經(jīng)過四個多小時激戰(zhàn),全殲守敵3000余人,占領南昌城。3日,起義軍撤離南昌,按原定計劃向廣東進發(fā),以期恢復廣東革命根據(jù)地,重新舉行北伐。

      南昌起義的爆發(fā)使國民黨驚恐萬狀,蔣介石、汪精衛(wèi)等急令調集各路兵馬,討伐起義隊伍。張發(fā)奎召集黃琪翔、朱暉日、葉劍英等高級軍官開會,商討派兵追擊南昌起義軍問題。葉劍英從保護起義軍角度考慮,利用張發(fā)奎一直想重新回到廣東立足的企圖,向他提出:南昌起義隊伍向廣東進發(fā),廣東的李濟深必然會派兵出擊,廣州城隨之空虛,這正是張發(fā)奎部隊南下廣東的大好時機。從這個分析出發(fā),葉劍英勸張發(fā)奎放棄追擊起義軍的打算,提出“直開廣東,不追賀葉”的建議,并得到采納。這樣,在葉劍英暗中保護下,南昌起義軍擺脫了一部分追兵,從而比較迅速地打開南進通路,直下潮梅,與彭湃領導的農民軍會合,保存了部分革命武裝。

      參與領導廣州起義,

      在敵人“心臟”里打響暴動的槍聲

      南昌起義前后,葉劍英主要是在國民黨軍中做策應工作,而對于土地革命初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三大起義之一——廣州起義,葉劍英則是直接參加了領導工作。

      廣州起義的主力——國民革命軍第4軍教導團和警衛(wèi)團都是葉劍英帶領的隊伍。教導團最初主要由國民黨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的師生組成,這個學校建立于國共合作時期,是為北伐培養(yǎng)軍政干部的基地,革命勢力在學校占優(yōu)勢,曾準備參加南昌起義。汪精衛(wèi)走上反共道路后,計劃消滅這所學校的師生。1927年7月,國民革命軍第1方面軍總指揮唐生智突然命令軍校進行洪山野外演習,同時密令其嫡系軍官何鍵、李品仙等在演習時率部包圍殲滅軍校師生。葉劍英時刻關注著這所學校的前途和命運。得知反動派的陰謀后,他當即建議張發(fā)奎出面解圍,把軍校這股力量收編過來,以壯大第2方面軍的力量。張發(fā)奎接受建議,以“左派”領袖招牌,直接出面交涉,唐生智懾于張發(fā)奎的壓力,被迫停止圍殲軍校師生的陰謀。隨即,張發(fā)奎將軍校改編為第2方面軍教導團,軍校100多名未暴露身份的共產黨員、國民黨左派以及進步青年等革命力量因而得以保存。

      葉劍英多次尋找機會來到教導團,找教員和學員們談話,鼓勵他們努力堅持。1927年8月,教導團被張發(fā)奎下令繳械、“清黨”,葉劍英毛遂自薦擔任教導團團長,并建議張發(fā)奎將教導團改為第4軍軍官教導團,從而將這支隊伍直接并入自己領導的第4軍建制。就這樣,葉劍英費盡心血、冒著風險為革命保存了一支重要隊伍。

      廣州起義的另一支主力隊伍——第4軍警衛(wèi)團也在葉劍英的謀劃下得以壯大。1927年11月,根據(jù)黨的指示,葉劍英以加強廣州城防為名,建議張發(fā)奎擴充和改組第4軍警衛(wèi)團。得到同意后,葉劍英即介紹梁秉樞、張詩教、陶劍寒(陶鑄)等一批共產黨員到警衛(wèi)團擔任團長和其他領導職務,從而把警衛(wèi)團的領導權掌握在共產黨員手中。

      1927年8月中旬,葉劍英率教導團離開南昌,向廣東前進。一路上,他經(jīng)常召集軍官研究部隊教育、宿營、野炊、救護等問題,把行軍路途變?yōu)檎n堂,對部隊進行政治教育與軍事訓練,精心培育這支革命的武裝力量。9月初,教導團到達江西萬安。在這里,葉劍英參加教導團內中共黨組織的會議,這是他入黨后第一次參加黨的會議。在會上,有些同志提出在萬安舉行暴動。葉劍英指出,在萬安暴動意義不大,應到廣州去,“到敵人心臟里”去舉行暴動。教導團黨委采納了他的建議,繼續(xù)向廣東進發(fā)。endprint

      葉劍英提出到廣州舉行起義的主張,同中共中央、中共廣東省委的設想不謀而合。廣州是北伐的策源地,黨曾經(jīng)在那里舉行省港大罷工,群眾基礎好。而且廣州是全國聞名的大城市,是國民黨軍閥爭奪的重點區(qū)域,又與香港、澳門相鄰,在那里舉行起義,在中外造成的影響比較大。而且,南昌起義的隊伍已經(jīng)向廣州進發(fā),起義時可以彼此策應。葉劍英第一次參加黨的會議,就提出這樣有遠見卓識的主張,顯示了他的革命堅定性和戰(zhàn)略眼光。

      9月中旬,葉劍英率教導團進駐廣東南雄。在黨組織安排下,他先去廣州,參加廣州起義的領導工作。到廣州后,葉劍英先去張發(fā)奎處報到,繼續(xù)擔任第4軍參謀長,并設法和中共廣東省軍委負責人黃錦輝取得聯(lián)系,接受黨的指示。黃錦輝提出:要在張發(fā)奎部隊中站住腳跟,掌握敵軍動態(tài);要加強對教導團的控制,掌握好這支暴動的基本武裝;要利用敵人的矛盾,分化削弱敵人的力量。

      與黨組織取得了聯(lián)系的葉劍英更加謹慎小心地在敵人“心臟”里進行著起義的各種準備工作。10月,他以第4軍參謀長的身份,命令已到達花縣待命的教導團進駐廣州市北郊四標營,隨后對全團進行整頓,加強政治工作,加強軍事訓練,為起義作準備。他還秘密到香港,同先期到達的惲代英見面,商量廣州起義問題。11月,葉劍英利用張發(fā)奎、黃琪翔發(fā)動反對李濟深、黃紹竑的政變的時機,命令教導團攻占黃紹竑的第8路軍總指揮部,繳獲大批武器彈藥,并用這些武器秘密武裝了部分工人糾察隊。

      李濟深、黃紹竑被張發(fā)奎趕出廣州后,暗中調兵遣將,準備打回去。11月中旬,葉劍英在張發(fā)奎召集的商議對策的軍事會議上建議:全力以赴,集中兵力攻打西路勢力較弱的黃紹竑。張發(fā)奎采納了葉劍英的建議,將廣州防務交給葉劍英負責,命黃琪翔帶領主力部隊開赴梧州一帶進擊黃紹竑。這樣,廣州城內只剩下教導團、警衛(wèi)團及其他少數(shù)部隊,全城的防務幾乎全在葉劍英掌控之中。這就給武裝起義造成了極好的時機。

      11月28日,中共廣東省委秘密散發(fā)號召舉行武裝暴動的宣言,工農群眾進一步行動起來。12月7日,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張?zhí)酌孛苤鞒终匍_工農兵代表大會,決定12日舉行起義。由于走漏風聲,再加上教導團內有反動分子告密,汪精衛(wèi)趕緊派人命令張發(fā)奎武力鎮(zhèn)壓。12月10日,張發(fā)奎密調黃琪翔部隊從前線趕回廣州,策劃武力鎮(zhèn)壓,意欲解除教導團武裝。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葉劍英再一次挺身而出。他面見張發(fā)奎,批評他不該聽信謠言,并擔保教導團不會暴動。穩(wěn)住張發(fā)奎的同時,葉劍英將敵人鎮(zhèn)壓起義的消息及時報告黨組織,暗地里通知教導團作好準備,警惕敵人襲擊。在關鍵時刻,葉劍英再一次保護了起義的武裝力量。

      形勢緊迫,廣州起義提前舉行。12月11日凌晨3時30分,教導團打響起義第一槍。葉劍英趕赴設在公安局的起義軍總指揮部,任紅軍副總指揮,和總指揮葉挺共同指揮戰(zhàn)斗。起義發(fā)動后,葉劍英親眼看到敵人強大的反撲力量,與葉挺等一起提出,不宜堅守廣州,應將隊伍轉向農村,與農軍匯合。但是,這個正確意見遭到共產國際代表諾伊曼的反對。由于未能及時退出廣州,起義軍在城內同得到英、美、法、日等國支持的張發(fā)奎等部進行了頑強的戰(zhàn)斗,但終因寡不敵眾,在起義的第三天遭到失敗,張?zhí)椎仍S多起義者犧牲。50多年后,葉劍英回憶起廣州起義,再次總結了其中的教訓:“廣州起義留下的教訓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一條是:無產階級先鋒隊要派自己的干部下鄉(xiāng)……如果廣州起義不留戀城市,在起義之后自覺地、主動地迅速向農村發(fā)展,與當時正蓬勃發(fā)展著的海陸豐農民運動相配合,建立農村根據(jù)地,開展以土地革命為中心內容的游擊戰(zhàn)爭,那么,起義將會取得更大的勝利?!?/p>

      葉劍英的隱蔽工作做得極為成功,張發(fā)奎等敵軍將領在被槍聲驚醒后,還打電話給他,令他派兵鎮(zhèn)壓。陳公博曾經(jīng)這樣回憶廣州起義:“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教導團既已繳械,怎么又發(fā)回了槍支?我問起緣由,才知道這是參謀長葉劍英的主張,而當時那位葉先生又兼了那個教導團的團長。軍隊有了異動分子已經(jīng)很可慮,而高級將領就是共產黨,尤其無法可以預防。怪不得我們一方面由公安局破獲無數(shù)共產黨的機關,仍然沒有方法預先消弭這次事變。原來我們的參謀長兼教導團長就是共產黨,警衛(wèi)團的團長梁先生也就是共產黨!”

      南昌起義、廣州起義與秋收起義一起,是中國共產黨開始獨立領導建立革命武裝力量的三大標志性武裝起義,葉劍英在其中兩次起義中都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于黨領導的軍隊的初建作出了不朽貢獻。

      參與第一批紅軍條令條例的制定

      廣州起義失敗后,1928年底,葉劍英經(jīng)黨組織安排赴蘇聯(lián)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30年回國,先是來到中共中央所在地上海,在周恩來安排下,與劉伯承、傅鐘等負責翻譯蘇軍步兵戰(zhàn)斗條令和政治工作條例,譯好后送往各蘇區(qū),成為紅軍遵行的第一批條令和條例。

      1931年1月,黨中央決定派葉劍英到中央蘇區(qū)軍委參謀部工作。4月初,葉劍英到達中央蘇區(qū)。11月,擔任中革軍委委員、總參謀部部長。隨后,葉劍英以大量精力抓司令部機關建設。當時,紅軍正處于初創(chuàng)后的發(fā)展階段,各級司令部機關尚未建立起適應戰(zhàn)爭需要的參謀工作制度,機關的組織分工也很不完善,與部隊的聯(lián)系也不太暢通。隨著戰(zhàn)爭規(guī)模的擴大,司令部機關在組織指揮上不適應的問題越來越多。為此,葉劍英向中革軍委提出“建設精干的統(tǒng)率機關”的建議。在朱德等的支持下,葉劍英與有關同志一起著手進行整編,取消原來不夠合理的機關部門,把統(tǒng)率機關整編為司令部、政治部、供給部,在司令部機關建立起作戰(zhàn)、情報、通訊、管理等部門,并明確規(guī)定各機關的職責,進行了嚴格的分工。紅軍過去行軍主要靠向導,不重視利用地圖,有些參謀人員見到繳獲的敵人地圖后,看不懂,隨手就丟棄了。在葉劍英的明確要求下,作戰(zhàn)部門專門成立地圖科,注意搜集敵人的地圖,學習利用地圖指導行軍作戰(zhàn)。葉劍英還重視運用剛建立不久的無線電臺,組織電臺人員有計劃地偵聽破譯敵人的無線電信號,從而獲取了大量情報。鑒于紅軍部隊中所用號譜與國民黨軍相同的不利情況,葉劍英為中革軍委起草《關于司號問題的通令》,要求紅軍要盡快定出新號譜,統(tǒng)一全軍使用,督促司號人員在短期內熟悉和掌握新號譜,以便全軍盡快在統(tǒng)一號音下行動。endprint

      葉劍英指導軍委一局在紅一方面軍中建立“戰(zhàn)斗要報”“戰(zhàn)斗詳報”“陣中日記”等記事報告制度,規(guī)定“戰(zhàn)斗要報”不拘形式,主要包括戰(zhàn)斗經(jīng)過概要,敵軍兵力、番號、特殊裝備及動向,當前敵我態(tài)勢、敵情判斷和本部企圖,雙方損失概況,剩余彈藥等;“戰(zhàn)斗詳報”包括戰(zhàn)前敵我態(tài)勢,天候氣象,戰(zhàn)區(qū)地理,雙方兵力,敵指揮官姓名,本部作戰(zhàn)部署及相應命令,作戰(zhàn)經(jīng)過,友鄰動作,戰(zhàn)果,決戰(zhàn)狀況,戰(zhàn)后態(tài)勢等;“陣中日記”記載上級命令,縱橫關系的通報,本部作戰(zhàn)命令,本部警戒命令,本部通報,本部每日位置,行軍宿營事項,本部戰(zhàn)斗編成及軍政首長姓名,作戰(zhàn)經(jīng)過,作戰(zhàn)間隙發(fā)生事項,地圖與實地之差異處,戰(zhàn)前戰(zhàn)后人員數(shù),后勤及技術作業(yè)狀況等。上述記事報告制度的建立,大大提高了紅軍的作戰(zhàn)效率,有利于部隊總結作戰(zhàn)經(jīng)驗教訓,提高戰(zhàn)斗力。

      在逐步建立健全司令部各部門機構的同時,葉劍英還注重在實踐中培養(yǎng)、提高參謀人員的軍事素質和工作能力。他多次召集參謀長會議,結合中國工農紅軍實際,講述蘇聯(lián)紅軍作戰(zhàn)經(jīng)驗,講述《孫子兵法》的核心要義,研究反“圍剿”作戰(zhàn)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當時,參謀人員普遍缺乏科學文化知識,業(yè)務水平較低。葉劍英親自給他們講課,講解作戰(zhàn)、情報、通信、機要、隊列等方面的業(yè)務知識。

      葉劍英還十分注重克服紅軍中存在的游擊習氣,加強對機關和部隊的正規(guī)化教育。他組織參謀人員研究學習蘇聯(lián)紅軍的參謀工作條例、步兵戰(zhàn)斗條令、后勤工作條例等,參考這些條例條令,結合中國革命和工農紅軍的特點,編寫自己的條令條例,作為機關工作和部隊戰(zhàn)斗訓練的基本依據(jù)。他主持總參謀部翻譯美國軍事家所著的《作戰(zhàn)規(guī)則提要》,印發(fā)紅軍各部隊,并指出:翻譯學習這些東西的目的是介紹它、利用它,以提高紅軍的軍事技術,研究敵人的戰(zhàn)術原則,做到知己知彼,戰(zhàn)勝敵人。這些條令條例的編制實施,對于克服游擊習氣,加強司令部建設,使部隊逐步走向正規(guī)化、制度化,起到了顯著作用。

      關鍵時刻維護毛澤東的正確領導

      毛澤東對紅軍的領導地位是在革命戰(zhàn)爭的實踐中確立的。但是,1935年6月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面軍會師以后,張國燾企圖挑戰(zhàn)毛澤東的正確領導。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共中央在正確分析形勢的基礎上,主張紅軍繼續(xù)北上,建立川陜革命根據(jù)地,以便在北方建立抗日的前進陣地,領導和推進全國抗日民主運動。而張國燾卻主張紅軍向西退卻到人煙稀少、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新疆、青海、西康等地,以為這樣可以避開國民黨軍隊的強大軍事壓力。

      1935年6月,兩河口會議確立了紅軍集中主力北上以創(chuàng)造川陜根據(jù)地的方針。在會上,張國燾勉強同意中央的方針,但在會后,他卻立即致電中央,堅持南下,并在部隊中散布不信任中央的言論,策動他的支持者向中央提出改組軍委和紅軍總司令部,提出要張國燾任軍委主席,并給予“獨斷決行”的大權。中共中央堅決拒絕了張國燾等人的無理要求,但為照顧紅軍的團結,于7月18日任命張國燾為紅軍總政治委員。

      8月,紅一、紅四方面軍混合編成右路軍和左路軍。右路軍由徐向前、陳昌浩、葉劍英率領,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隨該軍行動。左路軍由朱德、張國燾、劉伯承等率領。8月21日,右路軍從毛兒蓋出發(fā),越過渺無人煙的茫茫草地,到達四川省的班佑、巴西、阿西地區(qū),等待左路軍前來會合。然而,張國燾拖延不前。到9月初,在中央一再催促下,張國燾才令紅5軍進抵墨洼附近,但接著又令該軍全部返回阿壩。9月9日,張國燾致電中革軍委,堅持南下主張。他還背著中央密電右路軍政治委員陳昌浩率部南下,“徹底開展黨內斗爭”。

      自從1931年4月到中央蘇區(qū)第一次見到毛澤東以后,在蘇區(qū)的歷次反“圍剿”戰(zhàn)爭中,葉劍英逐漸認識到,毛澤東料敵如神、知己知彼、深得人心,是杰出的政治家、戰(zhàn)略家、軍事家,他決心拜毛澤東為師,向毛澤東匯報了自己思想變化的過程和體會,得到毛澤東的贊賞和歡迎。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后,葉劍英衷心擁護會議決定,擁護毛澤東的領導,連夜向部隊傳達會議精神。

      張國燾發(fā)出的令陳昌浩率部南下的電報被葉劍英先看到,并立即報告給毛澤東。得知這一情況后,毛澤東先是同張聞天、秦邦憲等緊急磋商,認為張國燾有分裂和危害中央的企圖,再繼續(xù)說服、等待張國燾率部北上,不僅沒有可能,而且會招致嚴重后果。當晚,他們三人又同王稼祥和病中的周恩來等召開緊急會議,為貫徹北上方針,避免紅軍內部可能發(fā)生的沖突,決定率右路軍的紅1、紅3軍和軍委縱隊迅速轉移,先行北上,脫離險境。9月10日凌晨,中共中央在北上途中發(fā)出《為執(zhí)行北上方針告同志書》,指出張國燾的南下方針是沒有出路的,號召黨和紅軍堅決擁護中央的戰(zhàn)略方針,迅速北上。

      9月9日晚,葉劍英返回前敵指揮部后,召集軍委直屬隊負責人李維漢、楊尚昆、李克農、蕭向榮等人開會,秘密通報了張國燾發(fā)來電報的情況,告訴大家中央已經(jīng)走了,約定次日2時大家也走。隨后,他又找作戰(zhàn)科參謀呂黎平要來全軍唯一一份甘肅省地圖。凌晨,葉劍英以“打糧”為名帶領軍委直屬隊北上。天亮時分,趕上毛澤東、彭德懷和紅3軍機關。9月12日,中央政治局在俄界召開擴大會議,通過《關于張國燾同志的錯誤的決定》,指出張國燾反對中央北上的戰(zhàn)略方針,堅持向川康藏邊境退卻的方針是錯誤的,號召紅四方面軍的干部戰(zhàn)士團結在中央周圍,同張國燾的錯誤作斗爭,繼續(xù)北上。

      長征途中,葉劍英在黨和軍隊面臨危險的關鍵時刻,維護了毛澤東對黨和紅軍的正確領導,使紅軍有了之后的北上勝利,有了全國抗日戰(zhàn)爭的發(fā)動。這是葉劍英為黨、為人民立下的一大功績。(編輯 黃艷)

      作者: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

      調研員,副研究員endprint

      猜你喜歡
      廣州起義南昌起義張國燾
      南昌起義的代總指揮是誰?
      廣州起義中的手車工人
      紅廣角(2018年1期)2018-04-21 06:18:28
      略論惲代英對廣州起義的歷史貢獻
      北方文學(2018年5期)2018-03-19 16:44:58
      南昌起義參戰(zhàn)人數(shù)考
      軍事歷史(1997年1期)1997-08-20 08:40:04
      葉劍英在南昌起義前夕
      軍事歷史(1997年3期)1997-01-18 00:03:02
      張國燾叛逃有新說
      軍事歷史(1993年3期)1993-01-18 00:11:40
      南昌起義中的外國人
      軍事歷史(1992年2期)1992-08-21 06:19:00
      廣州起義中的葉劍英
      軍事歷史(1992年6期)1992-08-15 06:25:10
      廣州起義的決策經(jīng)過
      軍事歷史(1990年6期)1990-08-16 07:02:46
      張國燾也是“豬八戒”
      軍事歷史(1988年3期)1988-01-18 05:12:35
      灵川县| 区。| 达拉特旗| 乡宁县| 阳朔县| 和田县| 平顺县| 淮安市| 额济纳旗| 泰顺县| 威海市| 建德市| 阜南县| 闽侯县| 明光市| 五莲县| 兴国县| 法库县| 清苑县| 城市| 湖南省| 平和县| 天台县| 汽车| 攀枝花市| 建昌县| 中卫市| 衡东县| 安达市| 博湖县| 汝城县| 交城县| 会理县| 瓦房店市| 安阳县| 河北省| 巴东县| 新源县| 丹阳市| 德格县| 靖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