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潤良
文清麗的魯院同學小說家胡學文寫過一篇《傾聽者文清麗》,把作家文清麗作為一個生活的觀察者、傾聽者的形象描述得頗為傳神,文中還重點剖析了文清麗的兩篇小說,《面石》和《你為什么要這樣》。這兩篇小說我也很喜歡,從中可以看出文清麗對生活的冷靜觀察以及扎實的寫實功底。但在我看來,一個冷靜的傾聽者只是文清麗形象的一個方面,在她的作品尤其是小說集《回望青春》中更多地還體現(xiàn)了她作為一個內心敏感、充滿詩情的傾訴者的另一種形象。
這種傾訴者形象首先是建立在小說人物與作者現(xiàn)實身份的某種程度的重合上。比如小說《當時只道是尋?!分械呐魅斯缑际且粋€愛好文學的中校女軍官,這與作者的現(xiàn)實身份差距并不大。由此我們甚至可以帶著看散文的心態(tài)來看這部小說,這樣作品無疑增添了幾分真切感。小說表面上寫柳如眉和女同事張萌萌跟隨領導到倫敦出差的不同表現(xiàn),事實上寫出了兩種人生追求和態(tài)度。張萌萌代表的是一種處處以功利計算為中心的凡俗人生態(tài)度。張萌萌步步緊跟局長,局長不喜歡照相她也不照,她和柳如眉解釋的理由是“聽說局長到咱們單位只是個過渡,不久就要榮升總部的,我們要百般小心,不能圖一時快樂,惹得領導不高興,將來對個人發(fā)展不利”。而柳如眉則認為出來一趟不容易,也許一輩子只有這一次,一定要滿足自己內心的詩情與夢想,因為她特別喜歡徐志摩的那首《再別康橋》和他寫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橋》,所以想到康橋也就是劍橋看看。還有離它不遠的約克郡,那兒就是姐姐寫《簡·愛》、妹妹寫《呼嘯山莊》的勃朗特姐妹的故居。為此,她不怕給領導留下自由、散漫的印象,鼓起勇氣向領導要求自費找導游帶領游玩這些地點。領導勉強同意了,她闖過了一關,但還得面對更艱巨的一關,隨同一個陌生人逛旅游景點。盡管她和劉平一路上的交談已經(jīng)知道彼此是同道中人,對文學有著共同的愛好,對人生和人性的見解有很多契合之處,但當劉平因為單獨駕車去尋找加油站長時間未回時,柳如眉還是陷入了各種受騙上當?shù)幕孟胫?。這一情節(jié)意味深長,一方面說明當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是多么淡薄,即使是在愛好文學、內心供奉人性理想的人們之間,信任的缺失說明背離道德的事件在日常生活中絕不少見;另一方面,劉平的去而復歸,他和柳如眉之間超越導游與客人的關系建立又說明文學、詩情、人性理想與信任在當下的世界又是非??少F而值得保有的?!敖痫L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這種詩意化的心靈契合在功利主義彌漫的當下無疑令人心動。
盡管這只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作品所蘊含的人生感受、思考無疑是作者念茲在茲也急于傾訴的。文清麗的小說往往從一個懷著文學夢想與詩情的女主人公的角度傾訴外在功利世界帶給她的煩擾?!痘赝啻骸分袉挝皇组L對單身女軍官自由戀愛的干擾,《鏡中人》寫女主人公多年后再次見到初戀男友,才發(fā)現(xiàn)心中深藏多年的美好形象只是自己的文學虛構,是鏡中花水中月。詩情的堅持、守望與功利世界的困擾或許是傾訴者文清麗內心的一個心結。傾訴與傾聽構成了文清麗的多面,也成就了其作品的豐富多彩。
在文清麗的作品中,敘述者與主人公往往形成隱形的對話關系,這種對話旨在探詢人物更深層次的心理世界與情感生活。她的近作《綻放》就頗為典型。小說的敘述者“我”是一個部隊媒體記者,因為宣傳典型事跡材料知道了女主人公李珂的存在。故事從報道結束開始。原本兩人之間的關系已經(jīng)結束。“我”完成了三萬多字的關于李珂的先進人物報告文學,在中央級刊物發(fā)表。在這篇文章中,“我”依照自己所接受的李珂同事、領導的采訪結果,把李珂塑造成一個為了軍事學術嘔心瀝血,直至付出寶貴生命的典型。但李珂在夢中質問我,說我在她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所寫的文字是不負責任的。憑著女性的敏感,“我”感覺李珂的日常生活與情感世界一定存在不為人知的一面,為此多方求索。隨著情節(jié)的推進,我們知道李珂之所以從事軍事戰(zhàn)略學并不是出于個人興趣,她的職業(yè)選擇與父親有很大關系。她的情感生活也是斑駁多彩的,有著內心的諸多無法排解的心結,她的患病與個人情感生活的不順有著內在的關聯(lián)。但這一切,都在她去世后被一筆勾銷,她曲折、豐富的個人心路歷程被埋沒、無人提起,先進、典型,幾個抽象的字眼概括了她的一生。好在,那本日記留下了她情感的生動軌跡,留下了她的體溫。作者意在通過這個故事喚起我們對于軍人豐富心靈世界的尊重。軍人,也是鮮活的生命個體,除了職業(yè)需求,還要尊重其個體的情感需求,才能真正激發(fā)其內在的創(chuàng)造力,才可能構筑真正和諧的軍營。
對軍人情感世界的關注與探詢,使得文清麗近來也把目光轉移到退休軍人身上。這些戎馬倥傯一生的老人,他們的內心世界有著什么樣的幽微的過往,他們如何在晚年安頓自己的心靈,這些問題或許都是文清麗努力探討的命題?!渡顝耐诵蓍_始》中的“哥哥”曾任某集團軍政委,退休后一下子門可羅雀。在經(jīng)歷了一系列難堪的心理適應之后,他與自己的老部下劉總偶然相遇。美貌時尚的劉總以“成功人士”的面貌引領“哥哥”領略上流社會生活模式,卻最終騙走了“哥哥”借來的百萬元錢財。在經(jīng)歷了一番風雨之后,“哥哥”走出了受騙的陰影,既不追慕虛榮的華貴,也不甘于柴米油鹽的平淡,精心設計和享受生活,真正步入美好的晚年?!豆廨x歲月》中干休所的女干部文干事跟著退休老干部賀校長和他的兩個女同學回母校,一步步了解了老人們所經(jīng)歷過的崢嶸的青春歲月,也一步步接近他們內心中隱秘的情感往事。賀校長之所以愿意在考學的事情上幫助文干事,雖然與文干事在外表上與他的初戀情人楊玫有幾分相似有關,但更主要是因為他喜歡文干事的單純、善良,愿意看到這個年輕人有更加光明的未來。一個老人的一生就是一本書,敘述者與老軍人的對話打開了他們內心豐富的情感世界,也會帶給我們無窮的啟迪,正如敘述者在小說結尾時所說:“我很后悔,在干休所工作,當時沒能跟那些老干部進行深入交談,不知道他們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怎樣的光輝歲月,調走后也沒有再回去。在我寫這篇小說時,怎么也想不起來東院有多少位軍職老干部,西院的學習室門朝哪開?甚至四五十戶的老干部的名字記著的不到十人。我關注的不是關于他們的革命生涯,這些史書、影視劇上都有,我想知道關于愛情、嫉妒,關于舞蹈,關于檢討書,關于已經(jīng)消失的那些革命生涯中成千上萬的細節(jié),可惜他們大多數(shù)都走了,再也不會回來,想起來,喟嘆不已。”
可以看出,文清麗的軍旅題材中短篇小說聚焦軍人情感世界,在敘述手法、敘述語言等方面都有自己獨到的地方,尤其擅長對基層官兵情感生活、心路歷程的書寫,塑造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當代軍人的立體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