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燕
對于許多人來說,兒時生活過的地方都離不開稻田,春插秧,秋收谷,從嫩綠小苗到長出嫩黃稻穗,從鵝黃變橙黃,故鄉(xiāng)的稻田每天都孕育著不同的色彩,每個時節(jié)都在編織著不同的故事,只要站在稻田前深深地凝望,就能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真實。我們這一生,可能要去很多地方,看很多風(fēng)景,可依舊對生我養(yǎng)我的故鄉(xiāng)戀戀不忘,因為那是我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吉安永新,有我們故鄉(xiāng)的模樣,所以我們來了。
四季更替,春華秋實。永新的村民們以土地作為載體,與大自然做連接。春播,夏長,秋收,冬藏,是他們與大自然默契的配合。當(dāng)氣候把綠色漸漸涂抹成金黃,稻子一天天走向成熟,滿天的星斗也吟唱起豐收的歌謠,我們就在夕陽下的這片金黃色的稻田中奔跑起來。
風(fēng)景在哪里,就在永新的稻田里。我們有湛藍海洋,而永新也有“黃金海岸”,我們一邊跑一邊遙望著,無邊的稻田跟遠處山林相連,沉默的稻穗低垂著頭訴說往日的青蔥,羊腸小道野花盛開,村落里一棵棵大樟樹與大地竊竊私語,跟著大山與村民一起日作夜息......秋風(fēng)起,村落里桂花飄香,停下腳步,閉上眼聞到花香稻香,還聽見了稻海從遠處傳來風(fēng)的聲音。
我們一路跑,與勞作的村民們閑聊家常;我們走入稻田撫摸稻穗;我們學(xué)著用老式的腳踏軋稻木車;我們和稻草人熱情地招手;我們在伐木道里拍下最美的一刻;我們的汗水迎著金黃色的陽光曬干……
我們離自然越近,離新鮮的食材也就越近。吃過永新的菜,方知美食還可以如此讓人臉紅心跳。辣椒是永新菜里的必備單品,飯菜里可以沒肉,但是絕不能沒辣。村宴上的飯菜不能說有多精致,但卻一定是從地里現(xiàn)摘的最天然的蔬菜瓜果,農(nóng)家養(yǎng)大的家禽,再搭配一把紅綠辣椒,一大碗米飯不知覺就下肚。
這次在永新,絕不僅僅是跑一場村跑這么簡單。九月豐收的季節(jié),在秋色中來一場“豐收小旅行”再合適不過;逛一逛秋季里永新風(fēng)物市集,在稻田里,聞著稻香,聽著蛙聲,品嘗地道永新美食;在月色下聽詩人朗誦,歌手彈唱,看平凡的稻田也散發(fā)著光彩……鄉(xiāng)情野趣,自在也舒心。
在永新 ,發(fā)現(xiàn)一個豐收的九月
豐收稻花香
自然的味道,要用最接近自然的餐桌來呈現(xiàn)。金黃的稻穗是勞動的結(jié)晶與大自然的饋贈,我們將餐桌搬到稻香花海中,夜晚的涼風(fēng)攜帶著稻香散播在空氣中,在不經(jīng)意間,就悄悄地溜到餐桌上來。我們聽著來自稻田里的風(fēng),看著田壟間自由生長著狗尾巴草,與身邊好友知己話家常,笑聲和著蟲鳴回蕩在村落山間,這一刻剩下的只有自由。
稻田童話
回饋鄉(xiāng)村是村跑一直以來的堅持。這一次在永新,我們將之前發(fā)起的“賽事包公益活動”所收集到的賽事包帶給了當(dāng)?shù)氐暮⒆樱瑸猷l(xiāng)村帶去溫暖,也為鄉(xiāng)村孩子與城市孩子們創(chuàng)造更多的友誼連結(jié)。在未來的每站村跑,我們都將帶著村卷的背包到鄉(xiāng)村里,為鄉(xiāng)村公益盡一份力量。
豐收小旅行
青磚黛瓦古樸厚重的洲塘,像一幅靜雅書卷,透著濃濃的傳統(tǒng)文化氣息。荷花池里荷花開的正美,小朋友在巷弄中穿梭嬉戲,當(dāng)?shù)厝藦某靥琳獊硇迈r蓮蓬給大家品嘗,蓮子清甜可口,再到茶館里喝上一口白茶,便褪去了這秋日的燥熱。
豐收風(fēng)物展
市集是鄉(xiāng)村最能集中展現(xiàn)地方特色的所在。我們在市集上吃著“和子四珍”品嘗永新白茶,看“盾牌舞”、“永新小鼓”......瞧呀,還有一群可愛的小村卷們正認真地畫著畫,做著“花草紙”呢。
豐收詩家歌
悅耳的歌聲正從永新記憶博物館里傳出,一場別樣的豐收詩家歌正在上演。在這場與眾不同的詩家歌音樂會中,音樂隨著稻海飄向遠處,自由就如風(fēng)般蔓延開來。有一種慢,是等待稻谷從翠綠到金黃;有一種慢,是靜坐庭院中看斜陽;有一種慢,是用心去傾聽一首詩,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