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星云 張佳婧
間瀨元朗改編的《變身》凸顯黑暗風格
霜月佳代子版《放學后》是在少女漫畫基礎上改編的校園推理故事
按理說在漫畫文化土壤豐厚的日本,優(yōu)秀的本土小說家應該樂于自己的作品改編成漫畫,擴展傳播渠道的同時,更可以成為二次元與三次元溝通的最好落點,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作為日本最暢銷的當代作家,村上春樹就非常謹慎,他直到前年才允許自己的小說改編成漫畫,更略帶諷刺的是,他還是授權了日本之外的另一個漫畫大國法國的漫畫家PMGL,根據(jù)幾部短篇小說改編的系列漫畫《村上春樹的九個故事》,已經(jīng)出版到第四集。
而東野圭吾1985年便以《放學后》摘得江戶川亂步獎,走上職業(yè)寫作之路,但他的小說改編成漫畫也是等到1997年,其早年短篇小說集《沒有兇手的殺人夜》《天使之耳》才被幾位漫畫家分別改編,如今,以東野圭吾小說改編的漫畫已多達60多部。
后來東野的小說也被大量改編成電影,但《白夜行》《嫌疑人×的獻身》《解憂雜貨店》等熱映影片大多出自于東野圭吾中年作品,玄妙、詭計、惡意叢生。反觀漫畫,他年輕時的作品也許更適合二次元,如《浪花少年偵探團》《空中殺人現(xiàn)場》《變身》《天空之蜂》,這些小說以校園推理為主,充滿陽光與激情,在二次元的語言中便是“燃情”。
東野圭吾寫作之余,也曾表現(xiàn)出對漫畫感興趣。2001年,他與插圖師杉田比呂美合作兒童繪本《圣誕阿姨》,他寫故事,杉田比呂美配插圖,意在為孩子們打破圣誕老人的刻板印象:圣誕老人可以是年輕人,可以是有色人種,也可以是女性。
他甚至還參與過將二次元轉化為三次元的“反向破壁”嘗試?!稙觚埮沙鏊肥锹嫾仪锉局螐?976年開始連載的推理漫畫,講述東京一所平凡無奇派出所里的警員兩津勘吉的搞笑探案故事,至2016年連載40年,共1960話。2007年東野圭吾與大澤在昌、石田衣良等幾位推理小說家共同將秋本治的這一漫畫改編成了小說集——《小說版烏龍派出所》。
總之東野圭吾的改編漫畫就像他的小說一樣高產(chǎn),日本大大小小知名或不知名的漫畫家們一起填補了他推理小說的視覺想象。
漫畫家:間瀨元朗
間瀨元朗以原創(chuàng)漫畫《死亡預告》在日本著稱,這部連載長達八年的漫畫作品以反烏托邦為題材,風格黑暗,并通過漫畫直接抨擊國家權力的濫用。也正因此,他決定改編東野圭吾1991年的長篇小說《變身》并在小學館《周刊Young Sunday》雜志上連載,起名為《HEVDS》。
小說本身是個弗蘭肯斯坦或者卡夫卡《變形記》式的典型故事,內斂羞澀的男主人公意外經(jīng)歷換腦手術,成了一個內心充滿暴戾與殺機的矛盾體。當他不再是他時,失去的除了生活的庸常跟平衡外,還包括他原來一直以為那就是幸福全部的愛情。
間瀨元朗偶爾顯露出恐怖與寫實畫風,將東野圭吾的故事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曾經(jīng)在美國留學分鏡的他繪畫帶有一種美國漫畫特有的風格,而這種風格恰巧與《變形記》中醫(yī)院的陰謀橋段非常搭調。當然,他更拿手的是通過漫畫劇情凸現(xiàn)對現(xiàn)實社會的倫理思考,這與原著不謀而合,直指醫(yī)學倫理與追求新知的矛盾關系。卷尾意外地表現(xiàn)出反派人物的正面情緒,也算是給漫畫讀者留下一些殘酷現(xiàn)實背后的希望。
漫畫家:霜月佳代子
《放學后》是東野圭吾的成名作。這部1985年獲得日本推理小說新人獎的作品要到2010年才被霜月佳代子改編成漫畫。
霜月佳代子以少女漫畫在日本成名,其作品中又往往有懸疑情節(jié)?!斗艑W后》原著就是校園推理小說,因此她成功地描繪出被各具特色的高中女生包圍著的男性教師和校園中的曖昧氣息。此外她還擅長將電影鏡頭的手法運用在漫畫中,在分鏡中使用大量留白以突出人物的表情和動作。
部分原著小說讀者欣賞其改編,但也有讀者認為漫畫中男主人公前島老師的形象過于“美型”,原著情節(jié)上的一些緊張場面被明顯弱化,恐怖感與懸疑感遠遠不及東野圭吾的文字。
漫畫家:淺井蓮次
原著小說出版于2010年,同名電影于2013年上映,同年改編的單本漫畫則由《怪物之子》《暴力行動》的作者淺井蓮次操刀。故事發(fā)生在未來日本,通過“白金數(shù)據(jù)”采用DNA搜索犯人,準確率達到百分之百。一天,“白金數(shù)據(jù)”的發(fā)明者在醫(yī)院被殺,為了查明真兇,負責操作該系統(tǒng)的神樂龍平到處調查,最后卻發(fā)現(xiàn)兇手的DNA與自己一樣。
很多原著讀者的感受是,漫畫人物形象的設定特別符合閱讀小說時腦海中的想象,男主人公神樂龍平是少女漫畫中常見的美少年形象,而男配角淺間玲司在原著中是位負責的好警察,為了突出這種執(zhí)著、剛正的性格特點,作者將他畫成了一個方臉、絡腮胡、抽著煙的硬朗男子。
將一部長篇推理小說濃縮成一部單本漫畫,難度可想而知。淺井蓮次將原著故事刪繁就簡,又沒有漏掉任何推動情節(jié)的關鍵性細節(jié)。東野圭吾的原著強調統(tǒng)治、特權與平等之間的關系,而漫畫的主旨則更傾向于夢和希望是任何人都可以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