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玲
高考政治內容涵蓋《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四大知識板塊的兩百多個知識點。高三音樂生的備考時間短,復習壓力較大,教師的備考任務較繁重。為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復習效率,取得理想的復習效果,教師與學生應解讀考綱,精準備考。
一、律動課堂模式
音樂生當然最熱愛的是音樂,若把看似牛馬不相及的音樂與政治課相結合在一起,課堂氣氛就會相當吸引他們。比如復習矛盾的知識點時,便可以即興來一首王菲的《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例題:“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詩詞蘊涵的哲理是( )
① 任何事物都包含著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
②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客觀的
③ 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④ 事物是發(fā)展變化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又比如在復習消費的知識點時,可以讓同學們介紹一下她們在學習專業(yè)的過程中是如何選購樂器的,并以此作為材料,逐一分析,最后由學生自己總結出關于消費的知識點。由淺入深,由暗到明,透過現象看本質,順理成章地理解并掌握重要的消費考點。
二、學案導學模式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既是學習的主體,又是自身發(fā)展的主體,教師的主導作用應充分體現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上,努力喚醒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欲望,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只有這樣才能點燃學生心靈中開拓創(chuàng)新的火花。
由于時間緊迫,練習要做到深而全是不可能的,題海戰(zhàn)術是高考應考中最低等和事倍功半的戰(zhàn)術。給音樂生上課,不能打砂槍,只能用點射。要根據各個考點的不同層次的要求,選擇適當的訓練方式,精練然后精講,讓音樂生花最少的時間,掌握盡可能多的考點知識。學案導學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動獲取知識,由學會變成會學。學案導學的基本思路是:提出問題——指導方法——學習探究——展示反饋——點撥釋疑(以問題啟發(fā)問題)——訓練鞏固。教學過程始終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但在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同時并不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學生有順序、有方法、有目標地學習,真正體現了因材施教,真正做到了“異步學習、異步指導”,真正做到了“低負高效”。如此引導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集中學習精力,學案將學習的重點前移,規(guī)定了預習的內容、方法及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課上采用問題式教學、探究式學習,大大激發(fā)了學生求疑解惑的欲望,學習的興趣及積極性得到了很大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是導學案學習的一大成果。
三、思維導圖模式
思維導圖被稱為世界大腦先生首創(chuàng)的瑞士軍刀般的思維工具。根據生理學和心理學知識,我們可以知道大腦包括了尚待開發(fā)的無限潛力。我們要嘗試用發(fā)散性思維來復習記憶更多的知識點,并且記得更久。發(fā)散性思維指的是,來自或連接到一個中心點的聯想過程。記憶力是以激發(fā)的方式進行的,通過連接,記憶力就從一個知識點擴展到其他相關聯的知識點。把政治的知識點變成像音符一樣的圖片制作出來,無疑是寓學于樂,更是把枯燥的知識點生動化、靈活化,最重要的是這種記憶方法乍一看似乎比較耗時,但是記憶效果最實用、歸納的知識點最全面。
以上三種模式,實際操作過程中完全可以穿插使用,音樂生中,有一部分學生文化科基礎相對較好,自制力相對較強,考大學的愿望非常強烈,這一部分學生如同“騏驥”,學習會比較自覺,不用揚鞭自奮蹄。而有一部分學生文化科基礎相對薄弱,自制力不強,考大學的愿望不強烈或對考大學無望的學生,這一部分學生如同“駑馬”,學習會抓得不緊,時冷時熱,紀律常有松懈。對這一部分學生,就得常常要及時鞭策,輕敲重打,促其前行??傊?,高三政治復習課是否高效,既取決于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態(tài)度、努力程度,也取決于教師的學科素養(yǎng)、教學方法和高考鉆研精神。因此,教師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并善于總結,才能促進精準備考。
責任編輯 王思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