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飛
馬晟嵐(左)和父親馬之平
80后杭州姑娘馬晟嵐畢業(yè)于浙江工業(yè)大學,學的是廣告學平面設計專業(yè),畢業(yè)后在廣告公司做平面設計。搞平面設計很辛苦,常常加班到很晚,而且要遵照客戶的意思反復修改設計稿。馬晟嵐不想做“畫圖的機器”,做了兩年就辭職了。
2009年淘寶正火的時候,馬晟嵐開了一家網(wǎng)店,小打小鬧地做點生意。這年夏天,家里一批貼皮家具由于時間久了都漸漸起了皮,油漆紛紛剝落。馬晟嵐和父親馬之平覺得夾板貼皮家具有缺陷,決定換實木家具??晒浔榱撕贾莞鞔蠹揖呤袌?,就是找不到他們合意的家具。
作為室內(nèi)設計師的馬之平和女兒商量自己做家具。馬之平和女兒馬晟嵐天馬行空地畫了一堆草圖,請臨安的一位木匠照圖紙做。那位木匠看了設計圖稿后蹙起眉頭,但看到馬之平真誠請求,木匠終于答應做。準備的材料少了,馬之平到處找材料,廠房里廢棄的舊木板,山上不成材的彎樹枝統(tǒng)統(tǒng)被他撿了回來。木匠師傅看了一下那些殘缺的舊木板和彎樹枝,說這些都不能用。馬之平說:“用上,沒事?!睘榱四茏寧煾涤蒙夏切U料,馬之平也參與到家具制作中來,為木匠打打下手。
漸漸地,家里擺滿了各種奇特好玩的家具,讓馬晟嵐和她父親有了滿滿的成就感。數(shù)量眾多的家具占據(jù)了家里太多空間,連本來寬敞的客廳都“舉步維艱”,馬晟嵐便想到把那些多余的家具放到自己網(wǎng)店去賣。媽媽說:“這樣的家具除了你們父女倆,誰要啊?”
馬晟嵐不信,中國那么大,總有和她有同樣審美觀的人。
馬晟嵐風風火火地給那些家具拍照、修飾、上架、發(fā)布,配上精心撰寫的文案……然而,她很快遇到了問題:包裝該怎么弄?大件發(fā)到外地要怎么發(fā)?如果需要安裝,怎么和客戶溝通……
馬晟嵐想到網(wǎng)上有家具店鋪,便進店看他們的交易信息、客戶留言。還作為顧客和客服聊天,詳細了解大件家具的采買過程、發(fā)貨方式,最后馬晟嵐買了一件小茶幾。就這樣,家具包裝、發(fā)貨流程終于被馬晟嵐摸透了。
萬事俱備,接下來馬晟嵐天天守在電腦邊,看淘寶有沒有動靜。然而,一個星期過去了,無人問津。這讓馬晟嵐有點失望,難道真如媽媽所說,這樣的家具是沒有人要的。到了兩周后的一個晚上,終于有一個顧客來問,當時馬晟嵐還在外面和朋友吃飯,接到父親的電話,她趕緊回家做起了“店小二”。來詢問家具的是山東的一對小夫妻,他們想買些家具城買不到的新穎家具,于是在網(wǎng)上找到了馬晟嵐的家具店。除了選中網(wǎng)店幾樣家具,客戶還想再做幾件。父親馬之平把他室內(nèi)設計師的本領亮出來,用了一個晚上把顧客新增的家具效果圖畫了出來,客戶看后非常滿意。這對客戶把全套大件家具都讓馬晟嵐父女來做。
初戰(zhàn)告捷,馬晟嵐高興不已,這讓她發(fā)現(xiàn):原來家具還可以這樣賣。
馬晟嵐和父親把地下車庫清理了一下當作生產(chǎn)車間。馬晟嵐買來了木工工具,父親馬之平請來了木匠,一切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由于人手少,馬之平和木匠一起干活,噴漆也是他一個人包攬了。這樣,第一單家具順利交貨,客戶收到后非常滿意。就這樣,“野木1978”成立了。
馬晟嵐把父親的設計手稿掛到網(wǎng)上,作為效果圖,向客戶傳遞定制實木家具的概念。這種服務方式在當時網(wǎng)上僅有的幾家家具店中是非常超前的,時刻有網(wǎng)友來詢問,生意出奇的好。每天早上馬晟嵐都是被淘寶旺旺的叮咚聲吵醒,還沒來得及刷牙洗臉,就坐在電腦前和顧客溝通。
2016年3月,千島湖一家民宿要做一些與眾不同的家具,他們找到“野木1978”,把自己民宿的特點和風格對馬晟嵐說了。馬晟嵐幫他們設計了一套家具,往室內(nèi)一擺,頓時那種造化自然的氛圍呼之欲出。歐洲橡木結疤面的玄關柜擺放在門廳顯著位置作為主景,每一個抽屜面的結疤都呈現(xiàn)出樹木的原始美麗;房間里一只長形多斗柜的抽屜不以整齊合縫為美,而是運用殘缺的木板隨性而為,匠心獨運;衣柜的拉手和樓梯扶手都直接采用了黃檀樹枝,讓客人感覺住進樹屋一般……
馬晟嵐可以根據(jù)客戶的需要打造出不同風格的家具。上海有位叫方聰?shù)念櫩鸵鸭抑匦卵b修,想把家裝修成適宜孩子活動的空間,而室內(nèi)家具要“打造一種自然的場所感”,他和妻子跑了許多家具廠家,最后找到了“野木1978”。
結疤狩高柜
“野木1978”先后兩次派人到上海方聰家測量,制定家具尺寸,多次修改設計圖紙,最后制成的家具往室內(nèi)一擺,頓時讓方聰家成為“游樂場般的親子空間”:超厚原木打造的大地臺,可以把它看成是日式的榻榻米,也可以看成是一張碩大無比的“床”,孩子在上面活動足夠開闊;還有那兩只高低多斗柜用一塊木板相連做出了一個滑梯,滿足孩子愛玩的天性。
在“野木1978”,工人們會把有結疤和裂縫的板都特意保留起來,這些在別人眼里的廢料馬晟嵐都能把它用上,她將那些有裂縫和洞眼的家具作為一個系列命名為“不補”。不補,就是盡量保留原木初始的形態(tài),不會對“缺陷”進行任何修補加工。在馬晟嵐妙手設計下,一條坑坑洼洼的面板就是一幅“山水畫”,一個洞眼也能變成抽屜的“點睛之筆”。
馬晟嵐把有結疤的木材用在家具上,把這系列家具命名“結疤狩”,借用日本人的“紅葉狩”一詞。日本人秋季賞紅葉叫“紅葉狩”。“野木1978”就像日本人守候紅楓葉一樣,守候每塊木頭上的結疤。一件結疤狩高柜,大小21個抽屜,每個抽屜面都有形狀不一的結疤,就像開在上面的花朵,讓整件高柜有它不可復制的美。這只結疤狩高柜成了爆款,受到許多客戶的喜愛,成了許多民宿的“標配”。
把所有木材“物盡其用”,是馬晟嵐一貫的理念。他們得到一段黑檀木,開出塊料后,馬晟嵐覺得適合做一張茶桌,由于木板有不規(guī)則的邊,兩塊板合起來便形成了不規(guī)則的大縫隙。在別人看來,這兩塊木料根本就不適合做桌面,如果實在要做,那只能把木板修正,做個小桌子。馬晟嵐卻不愿浪費哪怕是一丁點木料,她記得中學時讀到一篇散文《開花的課桌》,于是想到把茶桌中間的大空隙種上蘚苔,這種開腦洞的創(chuàng)意,賦予了家具全新的理念。桌面上有綠植,讓飲茶人心中多了一份自然的綠意。馬晟嵐把這款茶桌命名“青苔入境”。除了茶桌,玄關柜、茶架、大木床……都能看到樹疤、蟲洞和裂縫,顯露出木材的本真,也成就了家具的殘缺之美。
制作一件家具,需要刨板、加工、組裝……雖然很多工序變成機械化,但是有些步驟仍需要手工去完成,如裁切、測量、打磨、上蠟……在“野木1978”,有著精湛手藝的木匠師傅盡量放慢手腳去做,為的是最大限度保留木材的氣韻。有時候,連做一把椅子也要花一個月時間。
馬晟嵐寧愿“慢工出細活”,也不上生產(chǎn)線批量化生產(chǎn)。她說:“我們的家具是作品,而不是‘商品,它有一份‘感情在里面,值得我們花時間去打磨。”他們的每一件作品,都以匠心精神去完成。
2018年6月,馬晟嵐忙著布置新的家具展,在這次產(chǎn)品展示會上,她又新增了用邊料依形制成的各式木勺,還有一些憨態(tài)可掬的小動物。這些木頭做的小玩意兒,吸引了許多客人。目前他們的家具和小物件每年有近2000萬的銷售額,受到高端民宿和許多年輕人的喜愛?!耙澳?978”從原先的地下車庫到租用農(nóng)家大院再到如今已經(jīng)擴大到2000平方米的工廠車間,生產(chǎn)基地不斷升級,產(chǎn)品也漸入佳境。未來,馬晟嵐可能會和一些獨立品牌合作,推出服裝、茶器或其他家居用品。她最大的心愿是能做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帶給客戶更好的生活體驗。
責編/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