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行
下決心大干一場
——“捋”“擼”和“挽”
人們描寫要下決心大干一場的時候,通常用“捋胳膊挽袖子”這一動作來顯示。如:
“農(nóng)戶邀請外國朋友們親自試試炒茶,蕭恩捋起袖子就上陣了?!?/p>
“醫(yī)務(wù)人員全部捋起袖子,挺身而出,以最快的速度從各自的崗位上趕到縣血站獻血。”
“你還忍哪,要是我,早捋起袖子,上去跟他們干了?!?/p>
除了“捋”,還可以用“擼”。例如:
“擼起袖子,老王要重出江湖?!?/p>
“銀川市民擼起袖子爭獻血?!?/p>
“小兄弟后半程干勁不減,擼起袖子要下手抓魚?!?/p>
也可以用“挽”,比如:
“守城的士兵們正挽起袖子準備與敵方大干一場,忽見敵軍退入戰(zhàn)壕?!?/p>
“挽起袖子獻血表愛心?!?/p>
“挽起袖子的女人大多都有工作的自信、認真的態(tài)度,有高效率的工作作風(fēng),還有顆積極向上的心。”
“挽起袖子好好干,記得穿件紅襯衫?!?/p>
但是由于“捋”“擼”“挽”不是每個人都會寫,因此就出現(xiàn)了很多錯誤的代用字。下面就是把“捋”寫成用“撂”“擄”“虜”“摞”的例子:
“撂起袖子,準備工作?!?/p>
“當(dāng)你看到一些美好的文字的時候,你會被感染,然后就會像我今天的題目一樣擄起袖子就寫?!?/p>
“老大我要虜起袖子敲敲你?!?/p>
“于是她成了挽起頭發(fā)摞起袖子的家庭主婦,她漸漸淡出了她的那些朋友圈子?!?/p>
其實他們都想寫“捋”,卻鬧出了這么多寫法。這說明人們不會寫“捋”,但也說明“捋”是常見的動作。
雖然都是拉,動作有區(qū)別
——“扽”“捯”和“拽”
單田芳的評書《白眉大俠》第五十一回《翻江鼠失算被困,小達摩刀劈兇僧》中有這樣一句話:“蔣平?jīng)Q定自己先上,他用手抓住繩子往懷里扽了扽,上邊可能發(fā)現(xiàn)了,往上一捯,就見蔣平身形越來越小,一會兒不見了,可能被拽到山頂上去了。”
這句話里有 “拉”的三個同義詞——“扽”“捯”和“拽”。更巧的是,這三個字都屬于常說卻不會寫的字。值得一提的是,這三個詞如果換成拉,這句話的意思一點兒都不會變。可是分別用上這三個詞以后,這些動作的特點就凸顯出來了,人物的動作就形象逼真了,這句話也就生動活潑了??磥硪岣呶淖直磉_水平,還真得多學(xué)一點兒同義詞,別圖省事,碰到常說卻不會寫的字就繞道而行。
這三個詞各有什么特點呢?
“扽”的主要意思是“猛拉”。《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釋為“用力一下一下地拉或猛地一拉”。蔣平“抓住繩子往懷里扽了扽”,目的就是給上面的人發(fā)送信號,以便把他拉上去。發(fā)信號不能慢慢使勁兒,要猛拉一下,松一松再猛拉一下。這就是“扽了扽”要表達的意思。
“捯”更不是一般的拉,而是兩手不斷替換著往回拉。一般的拉是抓住一處不放,而捯必須“倒手”——不斷改變手握的位置,以便接近另一端。上面的人往上捯繩子,蔣平才能一點兒一點兒地接近山頂。
“拽”倒是一般拉、拖的另一個說法,不過多用于十分用力拉的情況下。你想,蔣平雖瘦,畢竟是個成年男子,想把他拉上山頂,不用把子力氣行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