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患有慢性蕁麻疹,即使平時嚴格忌口,百般小心,卻仍然反復發(fā)作,十分痛苦。請問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我該怎么辦?
廣西 向女士
向女士:
很大一部分病因不清、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是自體血清反應陽性的患者,我們也稱之為自體反應性蕁麻疹。急性蕁麻疹與過敏、感染及食物不耐受關(guān)系密切,但慢性蕁麻疹僅有約10%的患者與過敏相關(guān),其余患者多是自身免疫異常。所以患上蕁麻疹,完全沒有必要進行大規(guī)模的過敏原檢測?;颊邞摻Y(jié)合病史和食物日記等進行有針對性的、必要的檢測,來明確診斷及尋找可能的病因。
常常有患者,甚至醫(yī)生認為蕁麻疹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現(xiàn),因而進食補藥,甚至吃所謂的提高免疫力的藥物,然而這是錯誤的。多數(shù)慢性蕁麻疹的患者存在免疫力紊亂,簡單點可以理解為免疫力的亢進,所以使用補藥及所謂提高免疫力的藥物會進一步加重蕁麻疹癥狀,適得其反。
得了蕁麻疹,特別是慢性蕁麻疹,醫(yī)生一般是讓患者吃抗過敏的藥物,但是常常有患者吃了抗過敏藥就有效,停藥后就復發(fā),以為蕁麻疹沒辦法治愈。這里存在一個誤區(qū),90%的患者可以在5年之內(nèi)痊愈,僅有10%的患者病程超過5年。我們應該明確的是,慢性蕁麻疹與高血壓、糖尿病等一樣是一種慢性疾病,病程較長。既然糖尿病、高血壓需要終生服藥,慢性蕁麻疹為什么不能連續(xù)口服幾個月甚至5年的抗組胺藥物呢?并且與治療高血壓和糖尿病等疾病的藥物相比,抗組胺藥物的安全性相對更高一些。所以醫(yī)生和患者的治療觀念都應該轉(zhuǎn)變,慢性蕁麻疹不是一過性的疾病,治療它應該規(guī)律服藥。對于病程較長、病情較重的患者,應該結(jié)合具體情況,選擇安全有效的藥物,適當延長服藥時間,然后根據(jù)治療的情況階段性地減量,例如病情控制后改為隔天吃一次藥,3天吃一次藥等。
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yī)師 趙作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