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依妮
苦是一種難以令人愉悅的味道,但是近兩年吃“苦”竟成了一種小眾而高級的口味。
有學者對新貴階級的味覺做了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新貴階級的口味有著相似之處——能吃“苦”。他們熱愛各類異域香料,鐘情于99%可可含量巧克力帶來的苦味,能辨析葡萄酒里單寧的結構感、手沖咖啡的酸苦單寧味、苦菊沙拉的微微苦澀味。食物最好少一點調(diào)味,吃“食材本身的味道”。吃“苦”這種小眾的口味能流行起來的原因,在調(diào)研機構發(fā)布的各類飲食健康報告中可見端倪。2016年,英國著名醫(yī)學雜志《柳葉刀》發(fā)表全球成年人體重調(diào)查報告。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全球成人肥胖人口已經(jīng)超過瘦子人口,而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國家。
在當下的中國,日益富裕的生活意味著人們可以在飯菜里加入更多食用油。食用肉類被誤解為是富人的生活方式,就和歐洲當年糖被認為是富人才享有的資源一樣??瓷先?,重油、重鹽、高糖分的食物才是肥胖等疾病真正的罪魁禍首。紅樓宴烹飪大師居長龍曾經(jīng)公開表示:“中國人把吃視為一種藝術,就像繪畫和作詩一樣。做菜必須使用雞油,其他任何油都不行?!彼f的是《紅樓夢》里面的一道菜,名為“茄鲞”。一道紅燒茄子就要用20只雞的卵巢煉出來的雞油來做,油膩程度可想而知。
麻辣火鍋前兩年在國內(nèi)風靡一時,人們在火鍋店的門口排起長隊。有專家說,讓中國人變胖的罪魁禍首并不是快餐食品,火鍋可能才是真兇。許多人知道,大腦對糖的反應與對可卡因的反應是一樣的,吃糖會上癮。鮮為人知的是,吃辣椒也會上癮。從科學上可以用“辣椒素快感”來解釋。其理論依據(jù)為辣椒素帶來的辛辣感使人體釋放內(nèi)啡肽。
美國普利策獎獲得者MichaelMoss曾經(jīng)研究過食品當中的味道陷阱。他發(fā)現(xiàn)薯片里含有大量的鹽和脂肪,它們提供了大部分的熱量。人們咀嚼薯片時會產(chǎn)生一種獨特的口感,吃到嘴里的脂肪,能讓大腦瞬間就感受到愉悅。薯片里還含有糖,讓人血液里的葡萄糖水平迅速升高,血糖升高會讓人食欲大增。
當整個社會基本不存在營養(yǎng)不足時,食品公司為了把食物做到最好吃,達到人們生理味覺的“極樂點”,紛紛使出渾身解數(shù),在討喜的口味上大做文章。糖、脂肪、鹽成為加工食品產(chǎn)業(yè)的三大支柱,是誘引消費者上癮的三大詭計。
提早識破了詭計的人,開始對吃“苦”這件事較真起來。提倡吃“苦”的人并非享受苦味本身,但是他們愿意以清教徒禁欲般的虔誠去對待吃“苦”這件事。他們不再害怕吃“苦”,而是希望盡量吃“苦”。
在自然界中,苦味物質要比甜味物質多得多,如分布于植物體內(nèi)的生物堿、苷類、內(nèi)酯和肽類等化合物,有不少就是屬于苦味的??辔妒澄铩凹易濉鳖H為龐大,以蔬菜和野菜居多,如萵筍、生菜、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蘿卜葉、苜蓿、苔菜等;果實類還有杏、荸薺、柚子、黑棗等。最早的苦味原料主要來自中草藥和香料,如陳皮、檳榔、杏仁、茶葉、咖啡、菊花等。此外,動物體內(nèi)的膽汁也具有很強的苦味。
日本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苦味食品含有較多氨基酸,在30多種氨基酸中有苦味的就有20多種??酀澄锏暮橇客ǔ:艿?,所以它帶給人們的卡路里要比其他食物少得多??辔兜氖澄镞€能夠抑制食欲,克制人的身體最原始的飲食沖動。
中國人愛吃“苦”,也能吃“苦”。中國是全世界最能欣賞苦瓜的國度,向來會吃的中國人對于吃苦味的料理頗有一番心得。同樣能吃“苦”的還有意大利人。曾在米其林餐廳工作的一位意大利主廚說:“米其林遵循著儒家思想中的陰陽原則,追求色香味以及菜品造型的和諧統(tǒng)一。飲食的關鍵是講究各種風味均衡,太甜、太辣、太咸、太油膩,這些都是米其林所嫌棄的?!彼?、甜、苦、咸、鮮這五味中不偏袒任何一味,懂得欣賞苦味并駕馭苦味,這大概也是米其林評級總是偏愛意大利菜式的一個原因。
懂得吃“苦”的人們漸漸明白,當我們屈從于糖、脂肪、鹽的誘惑,吃下任何食品時,我們不只是“吃”而已,更是在根本上改變了自己的生命以及所處的世界。
(右鍵誼人摘自《新周刊》2017年第8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