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紅霞
杭州大江東新灣街道共建村有一位108歲高齡的老奶奶王桂花,她不僅會紡花織布、刮痧拔罐,還有一手絕活——編織帶。
心靈手巧的王奶奶12歲時就開始編織帶。她命運坎坷,兒子10歲時,她的丈夫去世了。勤勞肯吃苦的王奶奶靠著紡花織布、編織帶養(yǎng)大了一個兒子和四個女兒。
王奶奶編的織帶,是用棉線編織出各種花紋的長約2~3米,寬約3~10厘米的傳統手工藝品。別看原材料是平常的棉線,制作起來卻十分費神,不僅要設計花樣、搭配顏色,還需要用多根棉線來回穿梭?!熬幍臅r候,眼、手、腦一起配合,手用力要均衡,換線要準確,這樣的織帶才平整好看,結實耐用。”王奶奶說。
織帶在農村結婚時經常用來裹包袱,需要用不同的顏色編織出各種圖案才好看?!拔移牌拍芸棾龆N不同的花樣,好看耐用,很多人慕名前來學習呢!”王奶奶的兒媳笑呵呵地說。
王奶奶年輕時學會用刮痧拔罐來治病,加上為人熱情,鄰居們遇上個頭痛腦熱都找她。因此,在大家眼中,王奶奶還是個“醫(yī)生”?!拔腋忻傲耍妥屗o我刮痧拔罐。她這個‘土法子可靈光嘍!”鄰居王荷美說。雖然為鄰居刮痧拔罐費時費力,但王奶奶卻非常樂意,她說:“能幫助別人,又能練習自己的臂力和眼力,也是對身體有益的事。”
王奶奶常說,衣服可以不新,但一定要干凈;頭發(fā)可以不染,但一定要梳得整齊。她不但把自己的房間收拾得整整齊齊,就連屋里屋外也打掃得干干凈凈,每天頭發(fā)梳得妥妥帖帖,腦后的發(fā)髻小巧而緊致。“盤髻都是娘一個人完成的,這么多年來,從沒見她不梳頭的?!眱鹤郁斦龝f。
王奶奶喜歡與他人分享快樂。鄰里親朋來看望她,有什么吃的她都會拿出來讓大家一起吃。王奶奶笑著說:“大家一起吃才熱鬧嘛!”
王奶奶生活很有規(guī)律,早上7點起床,晚上7點睡覺。雖然不吃早飯,但在上午10點左右,她會吃一些糕點墊肚子,但中飯、晚飯頓頓不落,飯量和年輕人差不多。
“婆婆不愛吃葷,喜歡吃粗糧和蔬菜,自己種的番薯、芋頭、南瓜、莧菜梗等都是老人愛吃的?!蓖跄棠痰膬合闭f,“我們種菜都是用農家肥,從不灑農藥,讓它自然生長,沒有污染,吃了對身體好?!?/p>
王奶奶性格豁達隨和,不為瑣事煩惱,她的好心態(tài)、好脾氣在村里是出了名的。“有人說她不好,她可能當時有些不高興,但過個兩三分鐘就忘記了,從不放心上,更不與人爭吵?!蓖跄棠痰膬鹤痈嬖V我們。如今,五代同堂的王奶奶是全家的“寶”,兒孫們時常來噓寒問暖,一家人相處得其樂融融。正是因為這種隨遇而安的心境以及和睦美滿的家庭,讓她平平安安地走過了一百多個春秋。
(題圖為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