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人:東方出版中心副總編輯 鄭納新
1 南宋鹽榷——食鹽產銷與政府控制
推薦理由:本書是南宋食鹽政府專賣制度的研究著作,從不同角度探究了南宋鹽業(yè)的地理分布特點、興盛與衰敝的過程、政府法令的推動與成敗、私鹽的產生機理與防治等問題。本書析論周密,使宋代鹽業(yè)史研究更臻完備而全面,當于宋史、中國古代社會史及中國古代經濟史研究有重要貢獻。
2 四七社——當德國文學書寫歷史時
推薦理由:首部深度追索當代德國乃至歐洲文學搖籃四七社的權威之作,榮獲萊比錫國際書展非虛構類圖書獎等多種獎項。在這本書里,四七社不單純是一代人的杰作,而是展現了幾代人或重疊,或相互交織在一起,有時陷入矛盾的各種政治導向和美學原則。本書的高潮部分在文本整理和作家肖像上。伯蒂格擅長處理數量龐雜的奇聞異事,很多重要場景塑造得尤為精彩,例如英格博格·巴赫曼1954年參加年會的趣事。作家借由讀者和評論家的感受以及文學手段講述了德國1945年之后如何對文學進行了新的塑造,以及文學公眾活動這種形式是如何發(fā)明的。
3 四世同堂(完整版)
推薦理由:《四世同堂》前兩部相繼發(fā)表后,第三部《饑荒》的連載因故只進行了一半,后半部整16章始終未發(fā)表。 “文革”中《饑荒》手稿散佚,從此難見原貌。因此,如今流行的各種版本的《四世同堂》,無一例外是殘本。2013年,翻譯家趙武平在美國做研究時,終于發(fā)現了保存在哈佛大學浦愛德個人檔案里的老舍和浦愛德合作翻譯的《四世同堂》的英文全稿,譯稿上還有老舍的多處筆跡。作為老舍研究專家,趙武平根據這份英文全稿,按照老舍先生的語言習慣和風格,花了兩年多時間,將《四世同堂》第三部迄今殘缺的第21至36段完整譯回中文。從此,天心月圓,《四世同堂》在歷經70年的缺憾之后,如今終于得以完整出版。
4 我們時代的詩人
推薦理由:中國第三代詩人的代表陳東東十年心血之作,講述你不知道的昌耀、食指(郭路生)、駱一禾、張棗等一代卓絕詩魂的故事。陳東東希望,通過素描他眼界里的中國當代詩人,勾勒當代漢詩輪廓,提供給對當代詩不甚了解的人們一個入門指引。
5 宋代科舉社會
推薦理由:本書深入剖析宋代科舉制度的運行模式,及其背后推動的力量,進而闡述此一制度對社會的影響與科舉文化的形成,呈現出宋代科舉社會豐富的內涵,引領讀者深入了解科舉制度,并通過此一制度了解中國社會,尤其是文化擔綱者士人的生活、心理及其相關文化。
6 海潮大聲起木鐸
一一陸建德談晚清人物
推薦理由:本書是著名學者陸建德先生談論清末民初一些杰出人物如林紓、嚴復、梁啟超、袁世凱等人的作品、思想、事跡,并論及民國初年國家治理的學術著作。圍繞“海潮大聲起木鐸”這一主題,作者不僅重點分析了林紓的翻譯與著述,對他的思想也進行了溯源。
作者以溫文爾雅的筆觸不動聲色地描寫出這些晚清人物行走在歷史的迷霧之中,他們的摸索在一個世紀之后仍有可貴的價值,他們都對晚清、民國時代的政治、思想、文學領域具有巨大的影響力。
7 秦朔訪問:
照亮世界的中國企業(yè)家精神
推薦理由:本書系作者對當今中國一批商業(yè)人物的一手采訪與對話,包括馬云、任正非、柳傳志、張瑞敏、馬明哲、王石、陳啟宗、陳東升、雷軍、劉強東、董明珠、李東生等各行業(yè)企業(yè)家37人。他們敢于冒險,勇于創(chuàng)新,勤于思考,善于總結;對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經濟趨勢、產業(yè)發(fā)展與企業(yè)未來充滿洞見,對如何發(fā)現和把握機遇、做強做大、做優(yōu)做精具有豐富經驗。作者通過對企業(yè)家們的深入訪談,總結了新時代企業(yè)發(fā)展規(guī)律與制勝之道,揭示了他們的經營管理智慧與人生思考,彰顯出獨特的中國企業(yè)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