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楊,王學建 (南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神經外科,江蘇南通226001)
腦出血是臨床極為常見的一種疾病,發(fā)病率及致殘率較高,極大的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1]。而偏癱是腦出血較為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影響患者的運動,給患者及家庭帶來了極大的身心痛苦,需要我們加強重視[1-4]。促進腦出血偏癱患者的功能恢復,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解決患者家庭及社會問題,具有重要意義。自古以來,針灸對于腦卒中的治療取得了大家的認可,是公認的治療卒中的重要方法之一[2-3]。而康復措施是現代醫(yī)學的研究結果。對于出血性卒中的偏癱患者,我們采用針灸結合現代康復治療,對神經外科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82例腦出血的偏癱患者,在傳統(tǒng)針灸治療的基礎上結合康復治療取得很好的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病例資料為南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神經外科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住院的腦出血偏癱82例患者,均通過影像學CT或MRI檢查確診為腦出血。其中男47例,女35例,患者年齡為32~68(平均47.6±1.7)歲。
1.2 排除標準①患者病情存在波動,未穩(wěn)定,甚至出現卒中加重;②有額外的治療方案對觀測指標存在影響;③患者不能耐受針灸或者康復治療;④部分生理狀況以及病理狀況對于觀測指標存在影響,如既往已存在卒中偏癱病史;⑤未成年人,嬰幼兒以及孕婦等;⑥患者存在心臟以及腎臟等身體其余器官損害的情況,不能很好的接受治療。
1.3 方法
1.3.1 針灸治療 偏癱患者取仰臥位,主穴取患側上肢曲池、合谷、手三里、外關;取患側下肢環(huán)跳、髀關、陽陵泉、足三里、懸鐘、解溪、太沖。1次/d,30 min/次,10 d為1個療程。
1.3.2 康復等其他配合治療措施
1.3.2.1 對患肢實施推拿 針對患者上下肢主要選擇合谷穴、曲池穴、足三里穴進行推拿。家屬輔助行足底及肢體按摩,每天數次。
1.3.2.2 選擇中成藥活血治療 選擇疏血通、葛根素等中藥輸液治療。發(fā)揮活血化瘀、溫通經絡以及消腫止痛的功效。
1.3.2.3 氣囊輔助鍛煉 針對難以站立患者,對于患肢偏癱肢體采用氣囊輔助鍛煉。2次/d,30 min/次,10 d為1個療程。
1.3.2.4 對患者選擇其他方法進行治療 對于運動性失語及感覺性失語患者,進行相關語言認知訓練。30 min/次,2次/d。輔助音樂等聲樂聽力輔助。對有心理障礙的患者,采取相應的心理康復訓練。
1.4療效判定標準治愈:患者的肢體活動全部表現正常,患者的生活可以完全自理,可恢復正常工作生活;顯效:患者自覺癥狀好轉,可獨立行走,臨床癥狀以及臨床體征表現為好轉,肌力明顯改善;有效:患者癥狀體征均好轉,癱瘓肢體肌力有所提高;無效:患者癥狀無如何改善甚至病情加重。
所有患者均完成臨床治療,依據臨床標準及治療要求,達到治療療程;82例患者中治愈28例,顯效患者31例,有效患者18例,無效患者5例,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3.9%。
腦出血所致的偏癱是臨床常見的并發(fā)癥,主要由于顱內破裂血管導致出血形成。主要破裂血管出血導致顱內腦組織血液供應紊亂,血液循環(huán)障礙,由此導致腦組織缺氧及營養(yǎng)缺乏,此外,出血的血凝塊導致的占位效應,壓迫腦組織導致神經功能的障礙,患者表現為偏癱、失語、偏盲、偏身感覺異常,嚴重者導致腦疝及昏迷可能[5]。其中,偏癱是其中的主要并發(fā)癥之一,嚴重影響患者后期康復,直接與患者后期的生活及工作能力相關,一直是臨床治療的重點之一[6-8]。
自古以來,針灸治療偏癱是祖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重要治療作用的表現之一。針灸治療通過促進全身氣血流通,經絡舒暢,舒筋活血,從而增強中樞與周圍神經、肌肉及血管的聯系,最終改善失神經支配狀態(tài),促進功能的恢復,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有研究表明,針灸通過穴位刺激有利于損傷神經元突觸的再生,從被動運動和主動運動均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促進對側大腦半球的功能代償及功能的重組,增強肌營養(yǎng)代謝,改善機體功能,阻止肌肉萎縮[6,9-10]。而針灸結合現代醫(yī)學的康復理念及方式,使傳統(tǒng)的中醫(yī)治療得到進一步優(yōu)化,使患者康復效果更佳,進一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8,11]。
對于高血壓腦出血偏癱的治療,以往是從腦出血病情溫度后再開始康復訓練,一般在患者發(fā)病2周后才開始,主要觀點認為發(fā)病早期患者生命體征尚不完全穩(wěn)定,有加重病情,甚至使病情惡化可能[5]。隨著康復醫(yī)學的發(fā)展,康復的治療理念在不斷變化,現代康復醫(yī)學認為,任何疾病發(fā)作之時,康復即應開始[7]。
目前對于腦出血后并發(fā)癥,尤其是偏癱并發(fā)癥的治療,臨床治療主張中西醫(yī)結合的綜合治療。腦出血患者多由于高血壓等疾病導致病情突發(fā),短時間患者由健康或者亞健康狀態(tài)成為殘疾狀態(tài),軀體功能的缺失,甚至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別人給予日常的護理及幫助從而生活,經常出現焦慮不安、抑郁、憤怒,易激動等,存在心理問題等復雜情況,治療時需要充分考慮患者的身體及心理狀態(tài),加強心理護理,從而可以加強治療效果,提高患者依從性,提高治愈率[9]。
目前治療方案及理念不斷成熟,新的技術及手段不斷出現。在臨床治療中,我們采用針灸結合氣囊輔助鍛煉,配合中藥活血,加強心理疏導的綜合措施下,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82例患者中治愈28例,顯效患者31例,有效患者18例,無效患者5例,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3.9%。
由此可知,腦出血后偏癱的治療是對于出血并發(fā)癥的治療重點之一??梢杂行У膸椭颊咛岣呱钪委?。而針灸結合康復治療,運用現代康復理念,可以很好的促進患者偏癱的好轉,提高偏癱治愈率,有重要的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