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華
老師:很多同學的作文不乏優(yōu)美的辭藻、新穎的謀篇、鮮活的素材,然而這些作文卻無法引起我們的閱讀興趣。比如這次的月考作文“難忘的決定”,大多數(shù)同學寫“決定選擇哪一所高中”“決定選擇向朋友道歉”“決定選擇某樣東西或者某件事情”等,缺乏深刻的感受或獨到的認識,缺乏對事件意義的挖掘和提煉,故而寫出來的作文平淡無味,思想單薄,感染力不強,可讀性不足。那我們怎樣才能寫出有情有味的作文呢?
請大家先閱讀下面這篇作文,想一想結尾部分有哪些問題。
難忘的決定
花,是春日的主角。我想嘗試養(yǎng)花,卻因為毫無養(yǎng)花經(jīng)驗而無法鼓起勇氣去買花。
又一次經(jīng)過那家花店,目光再次被那艷麗的花朵所吸引。我情不自禁地蹲下身子擺弄起花來?;ㄈ镯斨桓ńz,花絲上掛著花粉,漸變色的花瓣包圍著花蕊,整朵花被花莖高高架起,如珍貴的寶物般;花朵周圍是一圈綠葉,這綠葉,一定是花朵的騎士吧?有著騎士的陪伴,公主顯得更加高貴。
我看得出神,猶豫著到底要不要買。買吧,多美的花?。∥夷莛B(yǎng)好它嗎?不買,它似高貴美麗的公主,燦爛地向我微笑……
因為我經(jīng)常在此流連,花店的阿姨早已和我熟識。她微笑著問我:“還是喜歡這花?。俊蔽尹c了點頭?!皼Q定要買了嗎?如果真的喜歡,那就買回去吧。不嘗試著養(yǎng),怎么知道養(yǎng)不好它呢?”
花店阿姨的話觸動了我的心弦,我鼓足勇氣決定買花。
我把花買回家后,每天精心照料。澆適量的水,適時給花曬太陽,及時除去雜草。有一次,花瓣的葉子上長了蚜蟲,我便用牙簽把蟲子一只只清除。
只是,如此精心的照顧仍不能使公主永遠高貴下去。有一天,花垂下了腦袋。我望著花,有些心灰意冷。但我無意間發(fā)現(xiàn)枯萎的只是花,莖和葉仍然精神抖擻地挺立著,而在那枯萎的花朵下面,竟然長出了小小的果實!瞬間,我心中興奮不已!原來,我的公主是在嘗試著找到一個嶄新的自我,一個洗盡鉛華后更加成熟而豐富的自我。
我的鮮花,你永遠怒放于我的心田,因為這次難忘的決定,我收獲了很多。
老師:這篇作文描寫細膩,無論是對花的外形描寫,還是對自己到底要不要買花的猶豫心理的描寫,都細致入微。但結尾卻表現(xiàn)不足,主要體現(xiàn)在小作者的立意上:第一,結尾處“收獲”不明確;第二,“難忘”的理由不充分;第三,就“決定”寫“決定”,就事論事;第四,中心不明確,立意不深刻。針對這些,我特意給這篇作文修改了一下結尾,請大家比較兩者的差異。
我的鮮花,你永遠怒放于我的心田,因為這次難忘的決定,我收獲了很多。(原稿)
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很多時候,我們都要像這美麗的花一般,去做出勇敢的決定,嘗試挑戰(zhàn)自我。只要我們付出了努力,在嘗試之后,我們將會懂得生活就是勇敢嘗試的過程,在嘗試中,我們會收獲經(jīng)驗,收獲成長。(修改稿)
季北宸:修改稿從難忘中悟理,使作文的中心更加明確,立意更加深刻。
顧天憶:修改稿的結尾,由花事引到人生,不再局限于評論花事本身,從而使作文的立意有了新的高度。
葉子:修改稿從花事中得到生活的啟迪,悟出人生的道理,在立意上更為深刻。
老師:在作文中我們如何做到立意深刻呢?我們可以參考兩篇學過的課文的結尾。
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時刻,面對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或者一個令人畏懼的情境,當我感到驚慌失措時,我都能夠輕松應對——因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懸崖上的那一課。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遙遠的巖石,而是注意相對輕松、容易的第一小步,邁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這樣體會每一步帶來的成就感,直到達成了自己的目標。這個時候,再回頭看,就會對自己走過的這段漫漫長路感到驚訝和驕傲。
(莫頓·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這樣,我們就在陽光下,向著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了。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我的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我們的兒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莫懷戚《散步》)
老師:《走一步,再走一步》和《散步》兩篇文章在行文上有什么共同特點?
黃戎:兩篇文章都屬記敘類的文章?!蹲咭徊剑僮咭徊健穼懙氖亲髡咝r候一次攀登懸崖的經(jīng)歷,《散步》寫的是作者和家人一次散步的經(jīng)歷。
王夢軒:兩篇文章所寫的內容都是平凡的生活小事。
老師:它們有沒有僅局限于寫事件本身呢?
王郁沁:沒有。兩篇文章都是先寫一件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再從中闡發(fā)對生活的感悟或啟示。
老師:從寫作的角度來說,兩篇文章的結尾是怎樣把中心點出的?
周靜儀:在《走一步,再走一步》中,作者從每次移動一小步,慢慢爬下懸崖,到最終成功的事件中,感悟出生活中遇到困難要提醒自己,不要想著下面遙遠的巖石,而要著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達成自己的目標。這個道理是深刻的。
胡怡:在《散步》中,作者以選擇走大路還是走小路的散步經(jīng)歷,挖掘出“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表達了作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老師:這樣的寫法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立意的方法——以小見大。什么是以小見大的立意方法?簡單地說是以小題材表現(xiàn)大主題的方法。生活中有些材料看起來很平常,但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只要善于透過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本質,把小題材放到廣闊的社會及歷史背景中展開,并深入開拓,就能收到“一滴水映射出太陽光輝”的藝術效果。這就是所謂的“小題大做”??!我們怎樣才能把小題做大,從平常的小事和瑣事中揭示現(xiàn)象后的本質和材料所蘊含的普遍意義?請大家深入研讀《難忘的決定》的修改稿,琢磨一下這種立意方法的特點。
尚馨藝:敘述平凡、普通、不起眼的日常生活小事或現(xiàn)象。如文中小作者決定買花的事就是一件平常小事。
吳菲:從所寫的日常生活小事或現(xiàn)象中挖掘受到的啟發(fā),獲得的感悟,明白的道理等。
蔣昊:正像老師剛才所講的那樣,文末要揭示“材料所蘊含的普遍意義”。
周暢:小題大做之前往往要對所敘寫的“小題”進行適當?shù)奶釤?。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遙遠的巖石,而是注意相對輕松、容易的第一小步,邁出一小步,再一小步”,也就是說先點出所寫材料的“特殊性”和蘊含的意義,再引申出材料的“普遍性”。這就是所謂的現(xiàn)象背后的本質。
老師:說得句句在理。我結合《難忘的決定》的修改稿對剛才同學們的看法作一個具體解釋:作文先寫“我”做出買花的難忘決定的經(jīng)歷,再從枯花也做出決定,提煉出枯花嘗試挑戰(zhàn)自我、收獲美麗這一特殊意義,最后用過渡句“人生何嘗不是這樣”揭示出材料的普遍性的道理——人只有努力付出,勇敢嘗試,才能收獲經(jīng)驗,收獲成長。這一感悟就是作文的立意,從難忘決定的本身走向人生的感悟,小題大做。
以小見大的立意法,要注意兩點:第一,啟發(fā)、感悟、明白的道理等是從生活的小事和現(xiàn)象中自然而然得出的;從生活的小事和現(xiàn)象到自己的生活或人生的感悟等之間要有一個明顯的過渡的內容(包括過渡句)。
明白了以小見大立意法后,請大家思考下面的作文題,如何審題立意?尤其在立意上怎么“以小見大”?
“本來我可以放棄,卻咬牙堅持了下來;本來我可以沉默,卻勇敢地發(fā)出了自己的聲音……”
“本來我可以爭取,卻因猶豫而錯過;本來我可以面對,卻因膽怯而逃避……”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類似的經(jīng)歷,也許,這就是成長過程中的喜悅與煩惱。
請以“本來我可以 ”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寫作提示:寫好本文,需要注意四個方面:選材上,選擇成長中的故事;詳略上,突出故事中的轉折;對象上,強調故事中的主體“我”;立意上,表達成長中的感悟。尤其在立意上,比如寫“本來我可以放棄練習鋼琴”,寫作中不能止步于堅持練鋼琴一事,而要有適當?shù)摹包c化”,小中見大,闡發(fā)堅持之于人生的意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