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若瑜
從結(jié)繩記事到倉頡造字,從甲骨文到楷書,中華文字演變了成百上千年,真是博大精深,源遠(yuǎn)流長。文字,象征著民族的文明進步,象征著民族的文化積淀。方塊字像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小精靈,在筆墨間快樂地舞動著,在紙面上靈巧地跳躍著。
祖國的文字多么形象、多么生動,與字義多么貼切。拿“裳”字來說,古代稱下身的衣服或裙子為“裳”,所以說“裳”字很早就出現(xiàn)了。韓愈《秋懷》詩中有句“蟲鳴室幽幽,月吐窗冏冏”。不過,這里的“冏”字是明亮的意思,意同“炯炯”?!皟住弊痔褚粡埦趩实娜四樍?,而且還和“窘”字同音,更使它成為了“沮喪”一詞的絕佳代言人。古人多聰明??!
雖然每個漢字都只是由簡單的橫豎撇捺這些筆畫構(gòu)成的,可是每個字都有屬于自己的、與別人截然不同的情感與意義。
祖國的文字,我為你驕傲;祖國的文字,我為你自豪。我愛祖國那橫平豎直的方塊字!
老師鮮點評:
小作者介紹的是祖國的文字,先總體介紹文字的歷史源遠(yuǎn)流長,然后運用舉例的說明方法,形象生動地描繪出祖國文字的可愛,贊美了中國人民的智慧。文字不多,言簡意賅,流露出對祖國文字深深的喜愛之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