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強制隔離戒毒人員中偽裝精神疾病的識別與處置

      2018-01-17 06:17:57王思遠李寧歐陽秀海
      中國藥物濫用防治雜志 2018年1期
      關鍵詞:管教戒毒精神疾病

      王思遠,李寧,歐陽秀海

      (1.中南大學湘雅公共衛(wèi)生學院,長沙410007;2.湖南省坪塘強制隔離戒毒所,長沙410208)

      強制戒毒所是司法行政機關依照《禁毒法》和《戒毒條例》依法執(zhí)行行政強制措施的重要場所,改造與反改造的問題一直比較突出。隨著收治合成毒品濫用人群的增多,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的人群也逐步增多,伴隨而來的偽病、詐病人數(shù)也明顯增加,給場所的安全和管理秩序帶了重大的影響。詐病人員往往故意模擬、夸大軀體疾病或精神疾病的癥狀,從而達到逃避教育學習、習藝勞動等正常戒治工作的目的[1]。而部分吸食合成毒品的戒毒人員在脫毒過程中也可以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精神癥狀,且具有一定的自愈性[2],這就為識別詐病帶來不小的困難,易耗費大量診療資源,影響所內醫(yī)療秩序。筆者整理偽裝精神疾病相關內容,以期為更好識別和管理這一情況提供思路。

      1 偽裝精神疾病的特點

      偽裝精神疾病人員均有各自的目的和企圖,包括有:①騙取病休,逃避教育學習,或小病大養(yǎng);②掩蓋違紀行為或企圖逃避、減輕處罰;③受到同寢或者管理人員的不公正待遇;④要求調換宿舍、工作崗位或逃避參加習藝勞動等。為降低執(zhí)法風險和保護戒毒人員合法權益,診斷詐病應當以詐病者本人的坦白承認為依據(jù),否則只能是擬診。

      濫用合成毒品的人員中,精神障礙的發(fā)病率明顯高于一般人群,因此有過親身患病經歷或模擬對象,表演起來比軀體疾病的相似度要大一些。偽裝精神病經常表現(xiàn)為癡呆、木僵、緘默、興奮躁動、妄想、幻覺、亂溺或吃大小便等,而健忘、思維散漫、持續(xù)失眠等較為少見。歸納起來,偽裝精神病有如下幾種特征:(1)癥狀具有變化性。癥狀的發(fā)生與消失與其所處環(huán)境明顯相關,在監(jiān)控死角或者獨處時,精神癥狀明顯減輕或消失,在勞動教育較輕的改造單元,疾病的癥狀明顯減輕或消失;(2)癥狀具有明顯的夸張性。在視頻監(jiān)控或者民警訊問時出現(xiàn)明顯暴力自傷卻無明顯傷痕行為,采用絕食或異常飲食行為吸引管教民警注意等;(3)不符合精神疾病的發(fā)生規(guī)律。主訴癥狀與神經系統(tǒng)體查存在明顯矛盾,在民警或同寢戒毒人員中表現(xiàn)出截然不同的精神癥狀,或在安慰劑治療后出現(xiàn)明顯好轉等;(4)主觀強調自己有病。可以清晰的回憶自己的精神疾病就診史或家族史,提供的精神疾病證明存在明顯的偽造或矛盾;(5)對特定人群的敏感性。在主管的領導或鑒定醫(yī)生面前癥狀表現(xiàn)明顯,在對其行為采取忽視的管教民警面前表現(xiàn)得較為謹慎。

      2 偽裝精神疾病識別的要素

      筆者在強制隔離戒毒所內精神障礙篩查診療工作中總結出“觀、聽、查、訪、測”五步識別法[3]。通過觀其行,發(fā)現(xiàn)日常生活中的異常跡象;聽其言,縝密判斷思維和意識狀況;查其體,準確把握生理功能變化;訪其家,深入了解個人家族精神疾病史;測其心,依靠心理量表把握其心理活動。在實際工作中,不但要準確把握五步識別法的方法和內容,同時作為管理民警,還應該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在充分面談了解其心理、精神狀況基本情況的前提下,適當增加談話教育和心理輔導次數(shù)。對疑似偽裝精神疾病人員可以將其安排在專門的甄別觀察病房中對其進行一至兩周的觀察,通過綜合面談、調取視頻監(jiān)控記錄、同寢人員反饋等對其近期行為的前后一致性、真實性多角度多方位的全面了解。監(jiān)管人員加強巡視和訪談,對于管理、監(jiān)控、治療等情況進行信息共享。

      二是部分偽裝精神疾病人員是因為心理情緒波動或受財產糾紛、家庭婚姻問題影響,企圖采取偽裝精神疾病形式獲得所外就醫(yī),管教民警需積極告知其權利、義務和所外就醫(yī)的條件與規(guī)定,打消其偽裝精神疾病的企圖,同時充分告知所內法律援助、親情幫教等合法訴求表達途徑,解決其后顧之憂。

      3 偽裝精神疾病的識破技巧

      3.1 言語誘導

      如一戒毒人員詐“被害妄想”,每日向民警講述有人會在背后將其暗殺,終日惶恐。民警在觀察的同時不經意的向其同寢或夾控人員悄聲議論“一般冰毒導致的精神癥狀應該有幻嗅,也就是莫名奇妙的聞到像花香和海腥味等等異常味道,不應該表現(xiàn)為被追殺的樣子,這樣有可能不是真的?!苯Y果在后來的訊問中該員主動報告其聞到了異常的氣味,而對之前談及的“被害妄想”則避而不談。由于大多數(shù)戒毒人員對其表演的精神癥狀一知半解,再加上受到民警言語的影響,出現(xiàn)前后矛盾的癥狀,露出破綻。

      3.2 安慰劑療法

      如一名戒毒人員因打架懼怕受到處分,因此偽裝“精神障礙”,了解情況醫(yī)生當著該學員的面給其開具了“治療精神障礙效果極強”的維生素片劑,同時告知其帶來看病的民警,該員屬于精神障礙人員,可以免于處罰,同時應給以調換至其老鄉(xiāng)寢室,便于精神康復。結果其精神癥狀短期內明顯減輕。由于這類偽裝精神疾病人員覺得目的已達到,便開始放松警惕,結果露出了馬腳。

      3.3 聲東擊西

      如某戒毒人員入所時患有輸尿管結石,偶爾發(fā)作。在某次應激事件后開始出現(xiàn)精神異?,F(xiàn)象。于是在與其談話時故意過分關注其輸尿管結石的病情,使其覺得結石病很重,不經意間告知其輸尿管結石一周內頻繁發(fā)作就能申請所外就醫(yī)。之后其精神癥狀好轉,而結石癥狀明顯加重。由于該學員認為其本身的輸尿管結石可以達到預期的目的,而對其表演有一定的既往發(fā)作經驗作為基礎,表演精神癥狀又沒有實際經驗,因此主動放棄了偽裝精神疾病的行為。

      3.4 欲擒故縱

      如某戒毒人員表現(xiàn)為行為異常同時緘默不語,同寢戒毒人員反映其在偶遇老鄉(xiāng)時曾捎話給家屬。管教民警在某次與其同寢人員不經意的談話間說及“本想帶他去外面精神病醫(yī)院做鑒定,申請所外就醫(yī),但是他沉默不語,帶出去不說話醫(yī)生也不會下診斷,只能等他能開口說話了再帶出去做鑒定。”不久之后,該員開始主動跟同寢人員講述其看到和聽到的幻覺,言語情況明顯恢復,思維清晰,其偽裝精神疾病的行為不攻自破。

      4 偽裝精神疾病揭穿之后的處置

      揭露偽病是一項科學且嚴肅的工作,戒毒警察不但需要高度的事業(yè)心、責任感,而且需要具備一定的談話水平和心理專業(yè)能力。在實際工作中遇到困難仍然需要專業(yè)醫(yī)務人員和心理咨詢師的協(xié)助和指導。戒毒所的醫(yī)生與社會醫(yī)院不同,除了要按照《戒毒條例》對戒毒學員進行積極地脫毒治療和軀體疾病治療,保障在所人員身體健康的同時還肩負著與管教民警一起甄別、揭露戒毒人員偽裝精神疾病行為,教育其認錯服法,端正戒毒動機,維護正常管理秩序的重任。

      在揭穿偽裝精神疾病之后的初期,應尊重偽裝精神疾病者的人格,不宜在公開場合宣揚其偽裝精神疾病行為,防止其受到其他戒毒人員的歧視,導致惱羞成怒挺而走險或是破罐子破摔。管教民警或醫(yī)務人員要在掌握偽裝精神疾病充分證據(jù)之后,選擇適當時機誠懇而嚴肅的與患者交談,勸他不要再裝下去,部分患者考慮到已被識破,再裝沒有意思,決定收場,癥狀便完全消失。對于該部分戒毒人員可以采取既往不咎或減輕處罰的策略。但也有一部分“病人”因反改造情緒大,或具有從軍從警經歷,或是多進宮人員,仍然硬著頭皮繼續(xù)裝病。對該類詐病者輕率使用威脅、恐嚇態(tài)度是不可取的,應充分運用強戒所內管理、教育、心理、醫(yī)療多種手段進行攻關,促使其早日轉變。

      通過近年來的實踐證明,偽裝精神疾病人員能夠做到“可甄別、可管理、可控制”,但在民警的初步識別和管理工作中,仍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4.1 堅持無病推定原則

      根據(jù)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和司法精神病鑒定工作中的實踐,強調無病推定的判定模式對保證司法精神病鑒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在實際工作中也發(fā)現(xiàn),隨意的給予戒毒人員“精神病患者”的主觀推論,對于今后的行為觀察和詐病的甄別具有較強的干擾性。某些反改造戒毒人員會利用這一主觀臆斷,加強在民警和診斷醫(yī)生面前的表演成分,企圖達到變更戒毒措施的目的。

      4.2 堅持接受監(jiān)管能力評估,優(yōu)先精神疾病鑒定

      接受監(jiān)管能力就是戒毒人員在整個強制隔離戒毒過程能夠服從監(jiān)管場所管理,行使自身正當權利的能力。在實際工作中也發(fā)現(xiàn),多數(shù)所內精神活動物質所致精神障礙戒毒人員在藥物和心理治療的多種治療下,能夠正常執(zhí)行完成整個強制隔離戒毒期限,達到康復緩解出所。如果經鑒定患有精神疾病,致使提前結束強制隔離戒毒,回歸社會后將給社會和禁毒工作造成巨大損害。

      4.3 強調管教民警在甄別過程中的作用

      為了盡量讓醫(yī)生了解疑似精神異常戒毒人員當時的精神狀態(tài),管教民警在日常工作中所作的準備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有時主觀的臆斷或片面的描述會直接干擾或影響鑒定的結論,因此管理民警在發(fā)現(xiàn)戒毒人員存在精神行為異常時應當做到:(1)縝密詳實的書證材料。在做司法精神病鑒定或精神疾病診斷時往往需要充足的事實和旁證資料,一些前后矛盾有悖邏輯的癥狀和不同民警觀察到的有沖突的異常表現(xiàn),往往會決定診斷為偽病、詐病的關鍵要素。(2)及時截取視頻資料。強制隔離戒毒場所監(jiān)控資料保存的時間有限,及時截取異常表現(xiàn)的視頻資料對精神疾病鑒定的準確性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戒毒民警在發(fā)現(xiàn)戒毒人員存在精神癥狀時,應該及時將事發(fā)的視頻資料進行截取和保存,必要時移送給鑒定機構進行鑒定,從而減少偽裝精神病的可能性。(3)以客觀事實為根據(jù),減少先入為主的主觀判斷。管教民警一般容易發(fā)生根據(jù)信息員匯報和某次異常行為做出主觀判斷,這將會影響其對該戒毒人員今后的行為觀察,偽病、詐病戒毒人員在接受到這樣的心理暗示后,會不自覺的加大表演成分,這樣的書證材料和視頻材料往往存在人為的雕飾痕跡,對后來的鑒定和判斷造成不利的影響。

      [1]蘇俊義,方英燕.強制戒毒人員詐病的識別和處理[J]. 中國藥物濫用防治雜志,2005,(04):237-239.

      [2]賈少微.精神活性物質依賴[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

      [3]李寧,陳志剛,王思遠.淺談強制隔離戒毒場所疑似精神障礙人員的甄別[J].犯罪與改造研究,2015,01:15-23.

      [4]代翔.論偽裝精神病的識別[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4,(01):191.

      [5]楊德森.詐病[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2003,(06):411-414.

      [6]龔雪峰.精神疾病鑒定中的詐病與反詐病[J].人民檢察,2010,(08):53-54.

      [7]常學輝,位磊,楊雅靜.淺議“詐病”[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5,(19):3-4.

      猜你喜歡
      管教戒毒精神疾病
      堅持“五結合”,創(chuàng)新學校安全管教模式
      中國德育(2022年18期)2022-10-14 09:23:10
      輕型精神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本科課堂中的正面管教策略研究
      大學(2021年2期)2021-06-11 01:13:36
      “無形”的病痛——關懷精神疾病人群
      當代陜西(2020年17期)2020-10-28 08:18:08
      3 當我們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淺談戒毒康復愛心基金在戒毒康復工作中的應用
      中國司法(2016年1期)2016-08-23 11:56:36
      強制隔離戒毒人員自首現(xiàn)象淺析
      試論人類精神疾病觀的發(fā)展與演變
      WHERE ARE WE GOING, DAD
      管教晚矣
      华容县| 迁安市| 长宁县| 腾冲县| 台安县| 刚察县| 仲巴县| 洛隆县| 沂南县| 临朐县| 大方县| 靖边县| 隆子县| 板桥市| 沂南县| 闻喜县| 镇雄县| 炎陵县| 牙克石市| 兴隆县| 文水县| 临夏县| 辽宁省| 伊宁市| 竹溪县| 合水县| 青川县| 孝义市| 南木林县| 原平市| 淮阳县| 额敏县| 水富县| 江陵县| 石景山区| 东至县| 张掖市| 南安市| 泸溪县| 确山县| 美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