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的提升得益于優(yōu)良品種的不斷推出,良種對產(chǎn)量的貢獻(xiàn)率可達(dá)43%,選好品種是增產(chǎn)的核心技術(shù)。項城市表現(xiàn)較好的品種有豫豆22、豫豆19、周豆19、中黃13、中黃37及荷豆19等。精選方法有風(fēng)選、篩選、精選和機造,可視條件而定,目的是將秕粒、病籽、爛籽和雜質(zhì)去除,選留飽滿、色澤好的種子。
“麥茬無早豆”,早播一般增長10%~30%。小麥?zhǔn)斋@后,及時趁墑播種。若墑情差時,及時灌小水造墑后播種,大豆出苗時頂土力差,要避免澆“蒙頭水”。
項城市夏大豆生育期從6月上中旬到9月中下旬收割僅有90~115d,要想奪取高產(chǎn),務(wù)必在6月中旬前播種結(jié)束。播前應(yīng)曬種1~2d,然后用大豆專用拌種劑高巧或鷹高(6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20mL加適樂時18~24mL原液混勻拌5kg大豆種,量多可用拌種機拌種,通風(fēng)處晾干即可播種。避免暴曬,因為大豆的皮較薄,所以大豆拌種時不能加水,而是用原液混勻拌種。一定審慎選擇拌種劑,達(dá)到苗齊、苗勻、苗壯的目的。一般機播每667m2用種量12kg左右。
因為當(dāng)前小麥高產(chǎn)栽培大部分采取寬窄行半精播種技術(shù),又因當(dāng)前秸稈還田技術(shù)比較成功,所以免耕鐵茬進(jìn)行大豆播種推廣得很普遍。
小麥?zhǔn)崭詈?,利用大豆免耕播種技術(shù),精量勻播,開溝、施肥、播種、覆土,一次性完成,出苗既整齊又均勻一致??刹捎?0cm×10cm行株距,每667m2約1.6萬株;或30cm×15cm行株距,每667m2栽植約1.5萬株。如果沒有大豆專用播種機械,可采用玉米精播機,僅將施肥耬腿向內(nèi)移10cm左右,這樣既避免種肥同播時燒苗,又省時,每667m2可用45%硫酸鉀復(fù)合肥 20~25kg。
1.苗前除草。土壤墑情好時,可在播后苗前進(jìn)行封閉處理,每667m2用50%乙草胺乳油100~150mL,或每667m2用90%禾耐斯100~150mL加70%賽可津可濕性粉劑20~40g加噻吩磺隆2~3g或加75%寶收干懸浮劑2g或加48%廣滅靈乳油 50~100mL,對水 30~40kg進(jìn)行土壤噴霧。
2.苗后除草。出苗后在大豆2~3片復(fù)葉、雜草2~5葉期進(jìn)行防除。防除禾本科雜草,每667m2用5%精喹禾靈乳油60~100mL,或每667m2用15%精吡氟禾草靈乳油50~60mL,或每667m2用6.9%威霸濃乳劑 50~60mL,或每 667m2用 12.5%拿撲凈乳油80~100mL,對水30kg噴霧。防除闊葉雜草每667m2用25%虎威、龍威、氟磺酯辛醚水劑4~6mL,對水30kg噴霧也可混配兼治。
如果釆用種肥同播,在開花前就不再施肥,如果后期葉色變淡,以噴施葉面肥為主。沒有種肥同播地塊,一般大豆開花前每667m2追施45%硫酸鉀復(fù)合肥15~20kg,也可每667m2用大豆專用肥25kg左右,也可每667m2用3kg尿素、15kg二銨、4kg硫酸鉀或氯化鉀硼肥、鋅肥各1kg混配施肥。
大豆是需水較多的作物,有農(nóng)諺“大豆開花濕莢,畝收石八”“干莢濕花,有稈無瓜”之說,但不同生長期所需水分的需求也不同。大豆播種前,底墑不好需早澆地造墑,田間持水量在40%~50%,比較有利于出苗、蹲苗,分枝期田間持水量為50%~60%,如果此時自然降水跟不上,及時澆灌。大豆開花期、結(jié)莢期、鼓粒期是大豆一生中需水耗水最多即需水臨界期,耗水均占總需水量的60%,田間持水以60%~70%為主,若此期干旱,要及時澆水。
于初花期前每667m2用5%烯效唑可濕性粉劑50g噴施,可使大豆株高降低,控制旺長,莖稈增粗,防止倒伏,增加有效分枝,一般可增長6%左右。
大豆病蟲害主要有花葉病毒病、根結(jié)線蟲病、枯黃萎病及葉莖斑病和潛葉蠅、蚜蟲、飛虱、薊馬、豆天蛾、造橋蟲。大豆根結(jié)線蟲病、枯黃萎病,可在大豆播種時用“拌有益加滿適金”及早處理;對于大豆花葉病毒病,于大豆出苗后用菊酯類或高氯甲維鹽、阿維菌素、吡蟲啉、啶蟲脒等防治飛虱、薊馬、蚜蟲、粉虱、葉蟬對病毒的傳播;對于大豆葉斑病,可用甲基托布津或者代森錳鋅、咪鮮胺等進(jìn)行防治。中后期可將殺蟲劑與殺菌劑、葉面肥混合綜合防治。
現(xiàn)在規(guī)模種植,一般用小麥聯(lián)合收割機收獲,但是必須在大豆葉全部落后,壓低豆茬,但也要注意不能將豆籽扮成“泥花臉”影響品質(zhì)、價格。如果人工收割,在大豆40%葉片尚未脫落的黃熟期至完熟期,莖呈黃褐色時進(jìn)行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