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孟翔
新課程倡導新型教學模式,在此大背景下,各種形式新穎的教學模式應運而生。顯然,只有適合學生和學科特點的教學模式,才是最好的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中也才會更有效。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采用問題解決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親自經(jīng)歷問題解決的過程,調(diào)用舊的知識,在解決問題中形成新的認知和能力,促成學生的知識更新和能力成長。這不僅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凸顯了高中化學注重邏輯思維、注重問題解決的學科特點,這是高中教學中有效的教學模式,值得我們?nèi)ヌ接憽?/p>
一、問題解決教學模式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在新課程背景下,越發(fā)地強調(diào)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問題解決教學模式,本身就是立足于讓學生自己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形成知識的內(nèi)化。
比如:在蘇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的教學內(nèi)容《鈉、鎂及其化合物》中,學習鈉與氧氣、氯氣、水反應時,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師就會直接講授鈉的物理性質(zhì)和化學性質(zhì),并簡單地介紹鈉與氧氣、氯氣、水反應的結果。這樣的教學過于注重學習的結果,而忽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導致學生的學習很難深入,解決問題的能力欠缺。如果采用新課程所提倡的問題教學,教學的設計可以是這樣的:首先要創(chuàng)設一個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情景,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我在教學中引入了一則新聞:江面上浮起來若干個金屬桶,有時還會冒起白煙,甚至會出現(xiàn)黃色的火焰,還不時地傳出爆炸聲。不少經(jīng)過的群眾都感到不可思議。請同學們幫助他們查明這些物質(zhì)是什么?如何處理這些物質(zhì)?通過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和思考,進而展開研究。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針對“鈉與氧氣反應”“ 鈉在氧氣中燃燒”“ 鈉與水反應”等學習內(nèi)容進行研究和分析,最終得出結論。這樣的學習過程符合新課程教學的要求,教學中不僅重視知識的結果,更重視知識形成和研究的過程,注重讓學生形成問題解決的能力。
所以,采用問題解決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是新課程對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能力要求的體現(xiàn),符合新課改的教學要求。問題解決教學模式是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
二、問題解決教學模式需要創(chuàng)造問題情景
問題解決的教學模式,需要學生的自主參與和自主研究,這就需要讓學生對所研究的問題感興趣,才能形成研究的動力,促成研究的行動。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情景,讓學生在問題情景的感召下,開展自主研究和問題解決。
比如:在蘇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的《化學反應中的熱量》的學習中,我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問題情景:在課堂上展示小實驗,用試管裝著生石灰塊,并在試管中加入適量的水,拿到學生的跟前,讓學生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并用手體驗試管的溫度變化。并提出問題:(1)通過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現(xiàn)象?(2)試管的溫度有什么變化,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么呢?這樣的問題情景,頓時會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緊接著問題的提出,給了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向。學生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展開積極的研究和問題解決。
可見,問題解決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創(chuàng)造問題解決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展開自主探究活動??梢哉f,生動有趣的問題情景是實現(xiàn)學生自主探究、問題解決的有效動力。
三、問題解決教學模式需要教師的有效引導
在問題解決教學模式中,要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要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的有效引導是保障學生順利解決問題的重要條件。這是因為學生的問題解決需要教師的幫助,需要教師在必要的時候,進行有效的組織和引導,才能讓學生不會走入歧途,提高學習的效率。
比如:在蘇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的《電解》的學習中,教師首先要設置疑問。電解的能量轉化形式是怎樣的?學生會回答:電解是把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過程。隨后教師會提出:電解的時候,電極有什么特點?通電之前的時候,溶液中的物質(zhì)組成是怎樣的?通電后溶液中的物質(zhì)是這樣運動的?這些問題的提出,是具有邏輯性的,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逐漸實現(xiàn)學生由舊知識向新知識的過渡和遷移。
所以,在問題解決教學模式中,千萬不能忽視教師的引導作用,正是教師通過一個個問題的有效提出和引導,指引著學生更深入地思考和順利地進行問題解決。
四、問題解決教學模式需要對問題進行分析總結
分析總結是問題解決教學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只有經(jīng)過對問題的分析和總結,才能讓學生對所研究的問題有一個清楚的認識,為學生形成問題解決的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比如:在學習高中化學《油脂》內(nèi)容的時候,學生們經(jīng)歷了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實驗研究、分析論證的活動環(huán)節(jié)。為了讓學生對問題解決的過程更清楚,對知識掌握得更牢固,我在教學的最后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所學的知識和問題解決策略的過程,進行了分析總結,很好地夯實了知識和能力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實施問題解決策略開展教學,需要教師優(yōu)化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問題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的探究過程,讓學生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實現(xiàn)知識的進步和能力的培養(yǎng)。
(作者單位:江蘇省清浦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