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向來是大學生輔導所關注的重點問題。尤其是近年來我國高校的不斷擴招,大學生的就業(yè)壓力不斷增加,校園也越來越像一個小社會處處充滿競爭與較量。大學生心理輔導課程的開設,是大學生們最直接接觸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方法。幫助大學生們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tài),完成日常的學習和工作任務,同時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未來出社會打拼,為社會主義建設作出貢獻打下堅實的心理基礎。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疏導課程開展;方法
一、大學生心理疏導開展的重要性討論
大學生心理疏導課程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據(jù)統(tǒng)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有超過3000萬大學生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健康問題,心理不健康已經成為我國大學生的常態(tài)。更為可怕的是3000萬大學生中有超過1%的學生有著嚴重心理健康問題,甚至于產生了心理疾病。有自殺傾向或者曾經嘗試過自殺的學生超過10萬人。如此駭人聽聞的數(shù)字,讓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系列問題。而心理健康輔導課是教師們最集中的一段時間對學生們進行心理輔導和訓練。幫助孩子們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從而認識到自我調節(jié)的對策。更好的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的同時,也是高校多元化教育的提現(xiàn)。
二、大學生心里問題存在的原因分析
1.大學生擁有過高的社會期望
大學生尤其是農村大學生,擁有過高的社會期望。由于父母培養(yǎng)學生上高中、大學,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財力。家長們對于大學生們擁有很高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在畢業(yè)之后有出息,回報家庭的投入。然而,高校擴招的明顯趨勢,大學生成為“畢失族”的情況也是時常發(fā)生。過高的社會和家庭期望帶給學生們過多的壓力,是導致他們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
2.大學生對自身的定位不明確
因為社會輿論等影響,大學生對于自己的定位和高中時代有了明顯的差別。他們總是幻想著大學能夠輕輕松松的玩。同時,他們又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就業(yè)挑戰(zhàn),兩者相加導致大學生出現(xiàn)心理不平衡的狀況。
三、大學生心理疏導開展方式介紹
1.大學生心理疏導課程開展所遵循的原則
大學生心理疏導課程開展所遵循的原則,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要以大學生作為主體。目前,不少大學生的心理課堂輔導教育更多的時候是以教師為主的,教師主導了整個課程,不論是從理論講述還是舉例,大學教師都在講臺上講的起勁。和我們講授各種以前發(fā)展過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如馬加爵案件、復旦大學投毒案件等等。然而,教師們只是喜歡講大道理,假而空的闡述過往發(fā)生的故事,對于同學們的心聲沒有良好的傾聽,更沒有深入學生中解決學生的現(xiàn)實問題。因此,大學生心理疏導課程的開展,必然要遵循以學生為本的原則,以學生的意志作為課堂的轉移。第二:不少高校在開設大學生心理輔導課的時候會選用教材,而教材的主要內容確是關于我國政治現(xiàn)狀和意識形態(tài)等。教師們在進行大學生心理輔導教育的時候沒有搞清主次,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了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學生們的心理健康教育變成了一次赤裸裸的政治宣傳,心理健康教育失去了本質的作用。因此,高校在進行心理健康教材選擇的時候一定要符合課程的主題。教師們在講解的時候,也更應該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主題,幫同學們排憂解難。
2.鼓勵學生的課后自我疏導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其實是一類開放式課程。鼓勵學生們自我認知、自我疏導,自己規(guī)避可能出現(xiàn)的心理健康問題,降低學生們的焦慮與恐懼,也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疏導課程開展的目的。首先,在心理健康課堂中,教師們應該教會學生們學會心理問題找尋的方法,并且通過自我認知、自我排解、換位思考、朋友交流等方法去尋找心理問題的解決方案。其次,對于學生們的心理問題,應該在課堂上予以傾聽,并且在課堂疏導完成之后,讓孩子做一些自我疏導的練習,幫助孩子們盡快走出心理陰影。再次,教會孩子們和世界以及同伴之間的相處方式。不少學生的心理問題,來自于同伴關系的難以維系和父母思想交流存在沖突等。教會孩子們以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周圍的人和事情。當存在與學生自我意志相違背的事情,及時的與他人溝通和展開自我疏導、自我說服。最后,教師們要進行課后的跟蹤。不少學生可能在課堂上僅僅表現(xiàn)出其心理健康問題的一小部分。教師們要通過一小部分,了解到學生們心理問題的本質。在課后經常找學生們談談心,了解學生們自我疏導的過程,幫助孩子們盡早走出困境。
3.多種心里輔導方法與技巧的運用
多種心里輔導方法與技巧的運用是十分考驗教師心理輔導技巧。常用的課堂心理輔導技巧包括:滲透法、互動法、咨詢法等等。滲透法是指教師們通過案例講述,道德引領的方式對學生施加影響。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三觀,擁有道德感和正義感。例如:在心里輔導課堂中播放“感動中國人物”的視頻等,以滲透法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臃ㄊ侵?,教師在課堂上和學生們面對面的交流。教師們可以聽聽學生對于日常生活學習的反饋,也可以和學生們分享自己的故事,自己在青春期的時候面臨的困境與挫折。讓孩子們在感同深受中,將自己的不適應和委屈都得到充分交流。咨詢法是指,教師在課堂上發(fā)現(xiàn)學生一些心理不健康因素之后,在課堂后做個案的咨詢。這需要老師有較好的傾聽能力和心理輔導技巧,幫助學生們走出困境。
四、結束語
對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今依舊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題。然而,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學生具有多樣化的性格特點,并且或多或少存在著一定的心理困惑,焦慮和不安是時常發(fā)生的。教師們應該利用好心理健康課程,循序漸進的了解到學生的問題,幫助學生們尋找解決對策。
參考文獻:
[1]王麗榮.論“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課程的教學方法——實施原則與釋義.[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5.7(2004):70-73.
[2]劉陳陵,朱從書.論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湖北社會科學11(2006):170-172.
[3]林靜,胡敏輝.基于積極心理學理念的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改革.[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9(2012):95-96.
[4]楊通宇.論體驗式教學在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28(2013):216-217.
[5]汪東.西安市普通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分析.[J]陜西師范大學,2008.
作者簡介:
白勇(1962.2—),女,漢族,遼寧鞍山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