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梅
(行唐縣農林畜牧局種子管理站 河北 行唐 050600)
荷蘭十五(精選)是經過脫毒單株系選育成的匍匐莖短、適合不同栽培模式種植的晚熟品種。該品種塊莖休眠期短,適合在內蒙古、遼寧、河北和廣大的中原春秋兩季栽培,也適合與其它作物間作套種。脫毒馬鈴薯荷蘭十五生育期65 d左右。株型直立,株高60 cm左右。莖稈粗壯、分枝少,莖基部紫色,葉片肥大下垂,生長勢強、葉緣呈波浪狀,花淡紫色。結薯集中,薯塊大而整齊,塊莖膨大速度較快,塊莖較耐貯藏。塊莖呈長橢圓形,芽眼極淺,薯皮光滑,外形美觀,黃皮黃肉,食味好,品質優(yōu)良,淀粉含量13%~14%,適合鮮食和出口。一般產量2 500 kg/畝左右,高產可達3 500 kg/畝。
種植馬鈴薯的地塊應選擇有機質豐富、土壤疏松、排灌良好的地塊,土壤酸堿度以中性和微酸性為宜,堿性土壤不宜采用。地塊選好后要先對土壤進行精細耕作,施足基肥,一般畝施腐熟有機肥3~5 m3,過磷酸鈣30~50 kg或磷酸二銨20~30 kg。深耕25~30 cm,土壤疏松有利于馬鈴薯根系的生長。馬鈴薯播種前要進行土壤處理。
2.1 選用脫毒種薯。病毒和病害是導致馬鈴薯減產的主要原因,植株感染病毒以后主要表現(xiàn)為矮小、葉片皺縮、葉片斑駁、出苗不整齊,植株生長緩慢,抗性降低,光合能力差,產量潛力不能被充分發(fā)揮,經濟效益嚴重降低。脫毒后,在標準的管理體系中生產的種薯各種病毒含量很低,病害減少,生活力特別旺盛,一般增產30%~70%,且商品質量明顯提高。
2.2 切塊。播種前10~15 d在散射光條件下進行整薯曬種,曬種過程中要時常翻動以確保發(fā)芽整齊,播種前1~2 d進行切塊。切塊要求:首先必須扔掉病薯,每人準備2把切刀,并浸在75%的酒精中消毒,切塊過程中每切1個整薯要換一次刀,種塊大小在35 g左右,畝用種量約140 kg。
2.3 拌種。切好的種塊要隨切隨拌種。拌種劑配方:每140 kg種塊用72%農用鏈霉素14 g+70%甲基托布津150 g+滑石粉5 kg;拌種步驟:先把農用鏈霉素、甲基托布津、滑石粉拌勻(不要加水),然后把切好的種塊放入拌種劑中使切面充分蘸滿藥粉,撿出后晾干(避免強光直射)。注意:切塊后不能再噴灑水劑或藥水浸種,也不能用草木灰拌種,以防爛種。
3.1 適期早播。早播利于提高產量,可根據(jù)當?shù)氐膶嶋H情況,地化凍即可播種。例如河北中南部最適宜在驚蟄前后播種,最好不要晚于3月10日。播種時一定要足墑播種,墑情不好的要提前澆水造墑(注:保水土壤可在年前上凍時澆水造墑)。
3.2 施足基肥。播種時開溝,每畝溝施15∶15∶15復合肥75 kg+50%硫酸鉀20 kg+二銨10 kg+尿素15 kg(追肥)。結合施肥加入防治地下害蟲的農藥(每畝用量按農藥的實際說明使用),將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合(以防燒種塊)后,將種塊點入溝內并及時蓋土起壟。
3.3 播種深度。種塊的上表面到起好的壟面8~10 cm,沙質土壤稍深一些,以不超12 cm為宜。
3.4 種植密度。單行種植行距90 cm,株距19 cm;大壟雙行種植的大壟行距110 cm,大壟內小雙行的行距10~15 cm,株距30 cm。單行種植壟上部寬25~30 cm,大壟雙行上部寬50~55 cm。畝密度4 000株。起壟后把壟面整平,以利于蓋地膜。
3.5 及時蓋膜。蓋膜前可以噴除草劑(注意:除草劑使用不可過量),將地膜平整、嚴密地蓋在壟面上,膜兩邊用土壓嚴,每隔3~5 m在膜上壓土,防止大風把膜吹開。
4.1 查膜蓋土。播種后要及時查膜,將風吹開的地膜壓好。播種一般20~28 d后開始陸續(xù)出苗,出苗前可在地膜表面蓋2~3 cm厚土壤。在苗高平均30~35 cm時進行一次中耕培土,疏松土壤、破除雜草,可有效減少青頭。
4.2 澆水追肥。馬鈴薯在田間出苗70%~80%時澆第1次透水,并隨水追施適量尿素,一般不超過15kg/畝。適量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澆水時水要澆透壟,不能漫過壟頂。到收獲前10 d停止?jié)菜?,以利于薯皮的老化和收獲。
4.3 防治病蟲害。蟲害主要是蚜蟲、白粉虱和菜青蟲。用吡蟲啉+菊酯或乳油類殺蟲劑防治蚜蟲。用烯啶蟲胺或殺蟲環(huán)防治白粉虱。用蘇云金桿菌或1.8%阿維菌素防治菜青蟲。病害主要是疫病和細菌性病害,疫病危害以變異性早疫病危害最大,發(fā)病時間為5月中旬左右,高溫干旱、薯塊膨大引起脫肥或雨后發(fā)病嚴重。發(fā)病癥狀:葉背面布滿黑點,下部葉片最嚴重,后期整個葉片干枯脫落。發(fā)病初期,用苯醚甲環(huán)唑殺菌劑防治。細菌性病害以黑脛病為代表,近幾年,脫毒種薯大面積推廣,黑脛病發(fā)病比例明顯降低,有些種植戶播種時間過早,地溫過低,種塊出苗前在土壤停留時間過長,立枯絲核菌發(fā)病機率就增加,后期細菌復合侵染,引起黑脛病的個別發(fā)生。除了用化學藥劑防治外,科學的栽培管理和水肥條件也很關鍵。
脫毒馬鈴薯荷蘭十五出苗后60~70 d收獲,5月中下旬就可上市??筛鶕?jù)市場價格進行收獲,收獲時盡可能不要碰傷薯皮,因該品種對光敏感,收獲、運輸和貯藏過程中應注意遮光。收獲后要避光、低溫保存,防止薯塊變綠影響商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