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汪龍德主任醫(yī)師治療噯氣經驗

      2018-01-18 20:52:03吳溪瑋吳紅莉吳亞娜任培培
      中醫(yī)研究 2018年10期
      關鍵詞:噯氣胃氣脾胃

      吳溪瑋,吳紅莉,吳亞娜,石 賀,任培培,楊 博

      (1.甘肅中醫(yī)藥大學,甘肅 蘭州 730000; 2.甘肅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甘肅 蘭州 730000)

      汪龍德為甘肅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主任醫(yī)師,博士生導師,從醫(yī)40余年,治學嚴謹,積累了大量臨床經驗,擅長治療脾胃相關疾病。近年來,噯氣癥狀的出現越來越頻繁,多種伴隨癥狀也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探求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噯氣的方法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筆者有幸隨師侍診,受益匪淺?,F將汪師治療噯氣的臨床經驗介紹如下,以饗同道。

      1 噯氣的病因病機

      噯氣是人體正常的生理表現,是胃內氣體增加,從口腔中排出,也稱為胃噯氣。然而,噯氣過度而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則成為病態(tài)的噯氣癥。噯氣癥是臨床胃十二指腸功能性疾病的常見癥狀之一,可分為吞氣癥和非特異性過度噯氣,常伴隨腹部脹滿不適、腹痛胸悶、惡心等。 噯氣發(fā)生機制是胃內存儲大量氣體,導致下食管括約肌擴張,氣體進入食管進而引起環(huán)咽肌松弛,氣體從口中排出。研究[1]認為:噯氣癥患者大多存在著食管動力方面的問題,即其癥狀的產生可能有腦腸互動參與其中。該病與情緒壓力、胃食管返流病、消化性潰瘍等相關。中醫(yī)學認為:噯氣又稱為噫氣,責之于脾胃,由于胃失和降,清陽不升,濁氣上逆,加之肝氣不疏,終致氣體上沖咽喉所致,其聲緩而長?!豆沤襻t(yī)統·脾胃不和有痰有火》曰:“噯氣多是胃氣不和,窒塞不通。”汪師在熟讀經典的基礎上結合臨床經驗認為:噯氣的發(fā)生、發(fā)展、預后、轉歸與氣機失調、濁氣上逆密不可分,治療應以降氣和胃為根本;疾病初期多由外感六淫、飲食不節(jié)或情志不調導致胃氣受損、失其和降,此時病情尚為輕淺;若貽誤診治,則患者正氣虧損,胃氣將絕,損及少陰,沖氣上乘,轉為危重癥。

      2 噯氣的治療原則

      噯氣病位在胃,與心、肺、脾、肝、腎密切相關?!端貑枴び駲C真臟論篇》曰:“五臟相通,移皆有次,五臟有病,則各傳其所勝。”因此,在治療過程中要注意辨明病因,以顧護胃氣為根本,結合健脾疏肝、宣肺清心、疏肝健脾之法,使噯氣除、肺氣宣、腹脹消。汪師臨床常用方為旋覆代赭湯,該方出自《傷寒論》第161條,原書曰:“傷寒發(fā)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赭湯主之?!蓖魩煆娬{:治療噯氣不可一概而論,應謹守病機,分清主次,因勢利導;注意藥物用量,不可隨意加減;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脾胃寒涼者,選用溫熱之品溫中健脾、運達中州,可酌加附子、砂仁、干姜等;胃有積熱,選用清胃泄熱之品,可取石膏、石斛、沙參等降胃火、理胃氣。

      3 噯氣的辨證論治

      汪師認為:噯氣臨床多種證型相參,故分型不可拘泥于書本,應結合患者主癥和次癥,分析錯綜復雜的病機,從而總結出診療思路,以胃為本,綜合舌脈,分清虛實,辨證論治。

      3.1 肝氣犯胃證

      “肝為起病之源,胃為傳病之所”。肝為風木之臟,喜調達而惡抑郁。肝氣郁滯不疏,氣機不暢,橫逆犯胃,則出現脅肋部脹痛不適、情緒易激動;胃氣降逆失常,土壅木郁,胃氣應降而不降,則出現善太息、噯氣頻次增多、腹部痞滿不舒。《血證論》言:“設肝之清陽不升,則不能疏泄水谷,滲泄中滿之癥,在所不免。”該證病位在胃?!度~天士臨證指南醫(yī)案·卷三·木乘土》曰:“治厥陰以舒其用,和陽明以利其腑?!币虼?,疏肝和胃、復運中州是“土得木而達”的具體體現。常用方選四逆散加減,藥用白芍10 g、柴胡12 g、香附6 g、黃芩10 g,疏肝和胃。白芍與柴胡最為多見,兩者合用,共奏柔肝疏肝、緩急止痛之效。柴胡性微寒,味苦辛,歸經肺、肝、膽,具有疏肝解郁、和解少陽之功效。李仁國[2]通過研究證實:柴胡對胃十二指腸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提取出的柴胡總皂甙能夠抑制胰蛋白酶及胃酸的分泌。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具有柔肝止痛、平肝解郁之效。白芍中的白芍總苷具有止痛、減低平滑肌運動的作用[3]。

      3.2 脾胃虛寒證

      脾胃虛弱,則中焦運化無力,易導致濕阻、氣滯、水停、血瘀,加之寒邪侵襲,傳化入里,故病程較長。《靈樞·口問》曰:“寒氣客于胃,逆從下上散,復出于胃,故謂噫?!痹撟C多表現為噯氣間斷不續(xù),聲低氣弱,泛吐清水,面色萎黃或白,舌淡,苔白,脈緩弱?!杜R證指南醫(yī)案》曰:“太陰濕土,得陽始運?!敝委煶_x方為六君子湯加減,同時采用五音療法、子午流注法相互結合[4],在臨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藥物常用干姜6 g、小茴香15 g、砂仁10 g、吳茱萸6 g、蜀椒6 g等,溫中散寒,健脾和胃。干姜性熱味辛,歸經于心、肺、脾、胃、腎,《本經》謂其“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逐風濕痹,腸僻下痢”?,F代藥理學研究[5]發(fā)現:干姜提取出的干姜醇能夠保護胃黏膜,增強其防御能力,且干姜揮發(fā)油能夠促進胃腸蠕動,具有止嘔止吐的作用。小茴香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之功效,《本草匯言》謂其為溫中快氣之藥。付起鳳等[6]研究發(fā)現:小茴香油能促進胃腸的正常蠕動,對胃十二指腸疾病的治療具有一定的療效。

      3.3 飲食積滯證

      調查[7]發(fā)現:約9.2%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證屬飲食積滯?!毒霸廊珪吩唬骸皣啔舛嘤蓽妫瑴娑嘤蓺獠恍?。”該證臨床表現多為食積不化,噯氣酸腐,惡心嘔吐,胸悶腕痞,舌苔厚膩,脈象滑數。治療常用方選枳實導滯丸、木香檳榔丸等,藥物常用麩炒枳殼20 g、厚樸15 g、黃連10 g等,行氣導滯,降逆下氣。枳實性溫,味辛酸苦,歸脾、胃、大腸經。李新旺等[8]通過動物實驗研究發(fā)現:枳實能夠提高飲食積滯的小鼠酚紅排空率,增強胃腸運動功能。厚樸性溫,味辛、苦,歸肺、脾、胃、大腸經。研究[8]發(fā)現:厚樸中提取出的厚樸酚具有二苯基結構,有明顯的止嘔作用,可抑制胃腸痙攣。

      3.4 胃陰虛證

      胃喜潤惡燥,若外邪侵襲,化燥傷陰,或胃本身陰液虧虛,導致胃失濡養(yǎng),則升降失司,喪失收納腐熟之功能,胃氣不和,上逆沖出口唇,發(fā)生噯氣。該證臨床表現為呃聲短促不連續(xù),腹部隱痛,口干唇燥,心煩多飲,失眠,舌紅少苔,脈細數。治療常用方選為益胃湯、甘芍湯?!杜R證醫(yī)案指南·脾胃》提出:治療胃陰虛,藥用麥冬10 g、石斛12 g、沙參12 g、生地黃8 g等。蔣鳳榮等[9]研究證實:麥冬提取物麥冬多糖能夠保護胃黏膜,維持胃黏膜中的血液正常循環(huán),抑制胃蛋白酶及胃酸的活性,對于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治療有明顯作用。石斛以其根莖入藥,主要成分為石斛多糖。張紀立等[10]將金釵石斛的水煎液利用胃管注入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胃中,結果發(fā)現:胃酸排量增多,且能抑制腸管自發(fā)活動,使腸管處于麻痹狀態(tài)。

      3.5 胃中痰火證

      “千寒易解,一熱難除”。脾為生痰之源,胃為貯痰之器。過食辛熱油膩,蘊痰生火,則胃腑升降失司,氣機不調,痰火隨胃氣升降?!毒霸廊珪吩?“痰火擾亂,心神不寧,思慮過傷?!痹撟C臨床多表現為胸悶噯氣,口舌干燥,嘔吐痰涎,色黃質黏,舌紅,苔黃膩,脈滑數。張聿青言:“欲靖陰陽,當通胃腑。”臨床常用方選白虎湯、清胃散等,可酌加知母12 g、粳米10 g、黃連6 g、石菖蒲6 g等。石膏、竹葉為常用藥?,F代藥理研究[11]表明:石膏主要成分為含水硫酸鈣,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能夠調節(jié)電解質平衡,促進胃腸道蠕動,從而降逆止噯。《本草求真》曰:“竹葉據書皆載涼心緩脾,清痰止渴。”竹葉性寒涼,味甘淡。研究[12]顯示:竹葉有效成分含有黃酮、蒽醌、微量元素等,具有免疫調節(jié)、抗炎抗菌、改善微循環(huán)的作用,可發(fā)揮清熱生津、益氣除煩之效。

      4 病案舉例

      4.1 治療脾胃虛寒證

      例1?;颊撸?,35歲,2017年1月2日初診。主訴:反復腹脹2個月,加重伴噯氣1個月?;颊?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腹部脹滿不適,未予以重視;1個月前腹脹加重,且出現噯氣癥狀。患者2016年12月30日行胃鏡檢查,結果示:①慢性萎縮性胃炎;②膽汁反流性胃炎;③賁門失弛緩癥?,F癥:腹部寒冷,食生冷食物則不適加重、腹脹,二便正常,面色白,舌黯,苔白,脈澀。西醫(yī)診斷: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yī)診斷:噯氣,辨證為脾胃虛寒證。治宜降逆止呃,溫中散寒。方選旋覆代赭湯加減,處方:曲半夏12 g,柴胡12 g,陳皮10 g,代赭石(打碎先煎)30 g,丹參12 g,黨參15 g,廣藿香15 g,厚樸15 g,蜜旋覆花(包煎)15 g,木香10 g,佩蘭15 g,砂仁(后下)10 g,石菖蒲20 g,制吳茱萸6 g,炙黃芪30 g,炙淫羊藿15 g,紫蘇葉6 g,麩炒蒼術15 g。7劑。1劑/d,水煎,取藥汁150 mL,分3次口服。同時口服多潘立酮片(10 mg/次,3次/d)、復方阿嗪米特腸溶片(2粒/次,3次/d),連續(xù)服用5 d。2017年1月6日二診:噯氣癥狀有所減輕,仍感腹部寒涼,手腳冰冷,舌淡黯,苔白,脈緊。原方去曲半夏、陳皮、丹參、廣藿香、佩蘭、石菖蒲,加桂枝12 g、黑順片(先煎)9 g、烏藥15 g、鹽小茴香15 g、茯苓12 g、麩炒白術12 g,繼服7劑,同時停用多潘立酮片及復方阿嗪米特腸溶片。2017年1月13日三診:受風后偶有噯氣,面色轉紅潤,腹部寒涼、手腳冰涼癥狀明顯好轉,舌淡紅,苔白,脈緩。二診方去桂枝、黑順片,加磁石(打碎先煎)50 g,繼服5劑;同時口服枸櫞酸莫沙必利分散片,5 mg/次,3次/d,連續(xù)治療5 d。隨訪1個月,病情未復發(fā)。

      按 本例患者纏綿發(fā)病1個月余,腹冷與噯氣相兼,因患者素有陽氣不足,加之不注意飲食,使得寒者更寒,有損胃氣,故出現上述不適癥狀。脾胃陽虛,寒從中生。寒為陰邪,其主收引?!饵S帝內經》云:“陰盛則陽病,陰盛則寒?!惫驶颊咦杂X四肢寒涼、腹部冷痛。方選旋覆代赭湯,加用溫煦中陽之藥,并配合促進胃腸動力的西藥,使氣機通暢,則寒去正安。

      4.2 治療肝胃不和證

      例2?;颊?,男,53歲,2016年8月2日初診。主訴:間斷噯氣、反酸半年余,加重1周?;颊甙肽昵耙蚬ぷ鲏毫υ龃蟪霈F間斷噯氣、反酸,按壓腹部時噯氣癥狀加重;近1周噯氣頻率明顯增加,噯后緩解?,F癥:時有噯氣、反酸,偶有腹部脹滿不適,口苦,二便正常,舌紅,苔白,脈弦。西醫(yī)診斷:功能性消化不良。中醫(yī)診斷:噯氣,辨證為肝胃不和證。治宜疏肝和胃,降氣止呃。方用旋覆代赭湯加減,處方:白芍30 g,曲半夏15 g,炒苦杏仁10 g,大棗15 g,代赭石(打碎先煎)50 g,丹參15 g,黨參15 g,干姜10 g,甘草片10 g,黃連10 g,黃芩10 g,蜜旋覆花(包煎)30 g,紫蘇梗10 g,檳榔10 g,麩炒枳殼20 g。7劑。1劑/d,水煎,分3次溫服。2017年1月 4日二診:噯氣、反酸癥狀明顯緩解,偶有發(fā)作,舌紅,苔白,脈弦。中醫(yī)辨證為肝氣不疏,胃氣失和。治宜降逆胃氣。原方去大棗、紫蘇梗,加薄荷6 g、柴胡15 g、磁石(打碎先煎)50 g、當歸12 g、厚樸15 g、紫蘇葉6 g、茯苓15 g、麩炒白術15 g,繼服7劑。隨訪2個月,諸癥消失,未復發(fā)。

      按 本例患者情志不達,導致肝氣郁而不發(fā),橫逆犯胃,胃氣不降,肝氣不升。治療給予旋覆代赭湯降逆化痰,益氣和胃;加白芍、黃芩、黃連、紫蘇梗等疏肝理氣,柔肝緩急;白術、茯苓健脾和胃。諸藥合用,共奏和胃理氣、疏達中焦之效。

      猜你喜歡
      噯氣胃氣脾胃
      噯氣不斷,需要好好調理
      海峽姐妹(2024年4期)2024-04-16 05:50:14
      張景岳對《黃帝內經》脈中胃氣的闡發(fā)與運用
      好脾胃 養(yǎng)出來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12-02 15:48:21
      脾胃失調該如何調理
      李鄭生論治噯氣經驗
      脾胃升降平衡才健康
      脾胃氣滯多因肝胃不和
      也來談談“胃氣”
      胃氣痛片質量標準的研究
      中成藥(2018年11期)2018-11-24 02:57:02
      胃氣理論的形成與發(fā)展及其臨床意義
      霍山县| 南召县| 河北区| 临城县| 日照市| 天台县| 洛宁县| 胶南市| 遵义市| 永清县| 玉门市| 张掖市| 北川| 藁城市| 义马市| 厦门市| 黑龙江省| 江安县| 怀集县| 德庆县| 涟水县| 花莲市| 长顺县| 顺昌县| 论坛| 唐海县| 诸暨市| 虞城县| 吉安县| 恩平市| 漳浦县| 台山市| 丰原市| 漠河县| 沁水县| 甘孜| 汉川市| 华亭县| 白山市| 辉南县| 香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