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譯英過程中因為句子結構不同而不可避免地使用到斷句譯法。本文以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版讀寫教程第一冊課后中譯英練習為例,探討斷句譯法,并對其進行一定歸類、分析,試著找出斷句譯法的規(guī)律,希望本文對四六級考生有一定借鑒作用。
【關鍵詞】中譯英 斷句譯法 新視野大學英語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0-0096-02
四六級翻譯改為段落中譯英之后就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中文長句,而翻譯中文長句就有可能需要運用斷句譯法來解決。本文試著以此為例來探討斷句譯法在四六級翻譯的運用及其規(guī)律。以下分為三點歸納斷句譯法在該教材中的運用。
1.原文長句同一個主語且連續(xù)出現(xiàn)三個或以上的謂語動詞而斷句翻譯。如果把原文的幾層意思譯成并列句或復合句都行得通。但對照參考譯文之后,將其斷句并分成兩句來譯更符合英語的語言習慣,句意更為明了。如例:
例1.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被尊稱為古代的“圣人”。(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版第一冊第一單元,簡稱為B1U1,下同)
參考譯文:Confucius was a great thinker and educator in Chinese history. He was the founder of Confucianism and was respectfully referred to as an ancient “sage”.
上句采用斷句譯法有其特性:原文有三個并列的謂語動詞“是”、“是”和“被尊稱”。但譯文主要考慮的是句意的整合:“孔子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對孔子歷史地位的陳述,而“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被尊稱為古代的‘圣人”該部分是因果關系,因而被拆譯成一句話。
2.原文句子出現(xiàn)兩個或以上不同性質主語而斷句翻譯。英文段落只強調一個主題。為了段落行文需要,中譯英時必須更換主語以達到強調主題的目的。因而中譯英時常常出現(xiàn)此類的斷句譯法。例如下句:
例2. 中秋節(jié)也是家庭團圓的時刻,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會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B1U2)
參考譯文:The festival is also a time for family reunion. People living far away from home will express their feelings of missing their hometowns and families at this festival.
雖然例2可譯為定語從句且看起來行文更緊湊,也符合英文習慣。試譯如下:The festival is also a time for family reunion when( at which) people living far away from home will express their feelings of missing their hometowns and families . 但是,我們不能為翻譯而翻譯,而應照顧行文需要。例3原句分為兩部分,主語分別為“中秋節(jié)”和“游子”。為強調中秋節(jié)的屬性和游子的思念之情,故該句使用了斷句譯法。
3.原句各部分之間出現(xiàn)目的狀語或方式狀語而對原句斷句翻譯。原因有二:(1)目的狀語或方式狀語的出現(xiàn)勢必增加句子長度而增加讀者的理解難度,因而中譯英時有必要斷句翻譯;(2)中文的目的狀語或方式狀語一般前置,而英文的此類成分后置。為了行文前后清晰明了,故而采用斷句翻譯。如例:
例3. 在地區(qū)性事務中,中國積極推動各種區(qū)域合作,為維護地區(qū)和平、促進地區(qū)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B1U8)
參考譯文:In regional affairs, China actively promotes all kinds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It has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in maintaining regional peace and promoting regional development.
例3原句前后部分主語都是“中國”且主題一樣。但是句子中部插入了目的狀語“為維護地區(qū)和平”和“促進地區(qū)發(fā)展”,如果先翻譯目的狀語,句子前后的語法連接會出現(xiàn)問題。此時采用斷句譯法確實較合適。
本文例句及參考譯文均來自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版第一冊讀寫教程教師用書。當然參考譯文并不是唯一標準答案,況且譯無定法,譯文因人而異。本文只是對現(xiàn)有文本的膚淺討論,不足之處請多包涵指正。
參考文獻:
[1]劉慶榮.英語長句的翻譯[J].中國翻譯.2009(06)
[2]伍小君.論漢語長句斷句譯法[J].外語教學.2006(02)
作者簡介:
莫家柳(1980-),男,壯族,廣西賓陽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教學、漢英語言比較和外語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