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
【摘 要】:目的:探討腦梗死護理中偏癱肢體康復訓練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將本院患者分為2組,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加強肢體康復訓練。結果:觀察組護理后NIHSS(2.85±0.14)分、肌力(4.14±0.25)級、ADL(93.50±1.69)分、有效率96.88%、住院時間(10.70±1.31)d、滿意度96.88%。對照組護理后NIHSS(6.47±0.99)分、肌力(2.50±0.47)級、ADL(80.66±2.51)分、有效率78.13%、住院時間(5.12±0.59)d、滿意度75%。結論:將體位訓練、翻身訓練、起坐訓練以及步行訓練等肢體康復訓練方式,應用到腦梗死偏癱患者的護理中,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促進肢體功能恢復。
【關鍵詞】:腦梗死;偏癱;肢體康復訓練
【中圖分類號】R7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9--02
前言:腦梗死由腦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所導致,易誘發(fā)腦組織周圍神經(jīng)壞死,誘發(fā)偏癱。腦梗死患者發(fā)生偏癱后,生存質量將嚴重降低。加強康復訓練,是改善患者肢體功能的主要途徑。本文于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偏癱患者中,隨機選取64例作為樣本。闡述了偏癱肢體康復訓練的方法,觀察了護理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患者分為2組,觀察組性別:男/女=15/17,年齡(68.74±6.95)歲,病程(2.94±1.46)年。對照組性別:男/女=14/18,年齡(68.88±7.00)歲,病程(3.12±1.35)年。兩組患者可對比(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加強肢體康復訓練。從急性期、恢復期、后遺癥期等多個階段入手,加強護理干預,促進肢體功能恢復。肢體康復訓練方法,包括體位訓練、翻身訓練、床上主動運動、起坐訓練等。具體如下:(1)體位訓練:針對長期臥床的偏癱患者,應加強體位訓練,促進肢體功能恢復。護理人員應輔助患者練習患側臥位、健側臥位以及仰臥位等多種體位。減少壓瘡、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促進肢體功能康復。以健側臥位為例,方法如下:囑患者將患肩前伸,關節(jié)伸展,置于枕上。上肢向頭部方向上舉100°,髖關節(jié)自然屈曲。(2)翻身訓練:長期臥床且無法自主翻身的偏癱患者,應進行翻身訓練。以緩解痙攣、改善肢體功能。方法如下:囑患者雙手手心緊貼,由護理人員輔助患者同時翻轉臀部及足底,引導偏癱側,實現(xiàn)體位的變化。(3)床上主動運動:病情允許者,應在床上進行主動運動。通過“橋式運動”、“抱膝運動”、“雙手叉握”的方式,增強肢體功能。在此階段,護理人員同樣需輔助患者進行肩關節(jié)、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活動。
2 結果
2.1 患者的訓練效果
觀察組護理后NIHSS(2.85±0.14)分、肌力(4.14±0.25)級、ADL(93.50±1.69)分。對照組護理后NIHSS(6.47±0.99)分、肌力(2.50±0.47)級、ADL(80.66±2.51)分。兩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患者的預后情況
觀察組有效率96.88%、住院時間(10.70±1.31)d、滿意度96.88%。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腦梗死患者發(fā)生偏癱后,肢體功能將明顯下降。部分患者甚至需長期臥床接受護理,壓瘡、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生風險顯著提升[1]。腦梗死偏癱患者的常規(guī)護理方法,雖能夠挽救患者的生命,但在改善患者的肢體功能方面,卻收效甚微。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常規(guī)方法護理后,患者NIHSS(6.47±0.99)分、肌力(2.50±0.47)級、ADL(80.66±2.51)分。與護理前相比,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以及肌力恢復情況,均有待進一步改善。本組患者治療有效率78.13%、住院時間(5.12±0.59)d、滿意度75%。上述研究結果表明,腦梗死偏癱患者的常規(guī)護理方法,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將肢體康復訓練納入其中,對護理方法進行改進較為重要。
急性期、恢復期以及后遺癥期,偏癱患者的肢體功能均具有不同的特點,其護理需求同樣不同。當患者無法自主活動,且需臥床時。通過體位訓練以及翻身訓練的方式,進行肢體康復訓練,能夠有效預防壓瘡等并發(fā)癥[2]。對患者肢體功能的康復,具有積極意義。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上述方法對偏癱患者進行護理后,患者NIHSS(2.85±0.14)分、肌力(4.14±0.25)級、ADL(93.50±1.69)分。與采用常規(guī)方法護理相比,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更強、肌力等級更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顯著提升(p<0.05)。進一步觀察發(fā)現(xiàn),本組患者治療有效率96.88%、住院時間(10.70±1.31)d、滿意度96.88%。與常規(guī)護理方法相比,患者的預后明顯改善(p<0.05)。上述研究成果,共同證實了肢體康復訓練在腦梗死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將體位訓練、翻身訓練、起坐訓練以及步行訓練等肢體康復訓練方式,應用到腦梗死偏癱患者的護理中,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促進肢體功能恢復。
參考文獻
鄒康芹.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出血術后偏癱肢體康復效果的影響[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8,10(23):163-165.
姚美艷.中醫(yī)特色護理聯(lián)合康復訓練對腦梗死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恢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8,25(07):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