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是臨床常見慢性疾?。?], 屬于續(xù)發(fā)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 主要病征為咳痰、胸悶、慢性咳嗽、呼吸困難、氣短、喘息、常感疲乏、焦慮, 一些患者伴明顯疼痛感。當前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治療方案以減輕癥狀為主, 主要目的是控制病情。本文根據本院為2015年4月~2017年4月所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提供抗生素與糖皮質激素治療, 獲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80例, 將其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 各40例。對照組男28例, 女12例;年齡55~80歲,平均年齡(65.30±4.90)歲;病程4~16年, 平均病程(6.63±3.13)年。治療組男27例, 女13例;年齡52~78歲, 平均年齡(62.28±5.24)歲;病程4~14年, 平均病程(5.45±2.85)年。所有患者均表現(xiàn)為持續(xù)咳嗽、咳痰、胸悶、氣喘、唇周發(fā)紺、白色粘痰、肺部有明顯啰音。兩組患者均經過倫理委員會審批, 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標準 經胸部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或X片、肺功能等檢查確診[2];②有慢性支氣管炎病史;③病程時間>2年, 每次發(fā)作時間>3個月。
1. 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相同的基礎治療方案, 包括:抗炎、平喘、吸氧、平衡電解質、抑制痙攣、平衡酸堿質。對照組采取基礎治療及常規(guī)抗生素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注射用氫化可的松(福安藥業(yè)集團湖北人民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58653), 靜脈注射, 200~400 mg/d。1. 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住院時間、治療前后PaO2、PaCO2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 5 療效判定標準[3]根據《慢性阻塞性肺病診治標準》對本次研究中患者的治療效果標準分為:顯效:用藥后病患的臨床表現(xiàn)基本消失, 肺部無啰音, 且無感染, 非強烈運動情況下病患不喘、無呼吸困難;有效:用藥后病患的臨床表現(xiàn)得到有效改善, 肺部無啰音, 且無感染, 在強烈運動或快速行走、負重行走、斜坡行走情況下病患有輕度或中度氣喘、呼吸困難, 病患仍需持續(xù)治療;無效:用藥后病患的臨床表現(xiàn)沒有變化, 肺部有啰音, 且發(fā)生感染, 病情甚至有加重趨勢。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組顯效23例, 有效15例, 無效2例, 總有效率為95.00%;對照組顯效20例, 有效13例,無效7例, 總有效率為82.50%, 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住院時間及PaO2、PaCO2比較 治療組住院時間為(6.47±2.24)d, 短于對照組的(11.71±3.71)d,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 對照組PaO2與PaCO2分別為(61.11±2.80)、(45.66±3.72)mm Hg;治療組分別為 (60.83±3.15)、(45.90±3.42)mm Hg,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治療組PaO2與PaCO2分別為(78.38±3.26)、(40.23±2.81)mm Hg高于對照組的(69.59±2.07)、(36.52±3.26)mm Hg,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出現(xiàn)不良反應者8例(20.00%), 其中心悸1例、口干2例、持續(xù)咳嗽1例、咽喉部有異物感2例、惡心2例。治療組出現(xiàn)不良反應者5例,(12.50%), 其中心悸、口干、持續(xù)咳嗽、咽喉部有異物感、惡心,各1例。治療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 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在肺部疾病中,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較為常見, 不僅發(fā)病幾率高, 誘導病因復雜, 而且病情容易復發(fā), 發(fā)病時間長[4]。由于病癥初期不易察覺, 患者經常到中晚期才會被發(fā)現(xiàn)。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在全病理期都存在炎癥, 而炎癥也是引發(fā)氣管氣流阻礙、肺功能和血管功能衰退的重要因素, 所以多數患者的藥物治療是一直持續(xù)的?,F(xiàn)今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藥物主要為抗生素藥物[5], 治療的目的在于提升患者肺功能、延緩肺功能惡化、降低氣管氣流阻礙程度、延長患者生命。但是, 由于長期服用抗生素會讓患者產生耐藥性,所以在此次治療中聯(lián)合使用糖皮質激素共同治療[6-9]。頭孢唑肟是一種常用抗生素, 對陰性桿菌有較強的作用, 在呼吸道、膽道、泌尿道以及嚴重感染等疾病治療中應用廣泛, 糖皮質激素具有抗炎、抗休克、抑制免疫應答、抗病毒等功效, 對一般抗生素不能消滅的病菌有顯著療效[10]。從上述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出, 治療組總有效率95.00%優(yōu)于對照組的82.5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住院時間為(6.47±2.24)d顯著短于對照組的(11.71±3.71)d,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治療后的PaO2與PaCO2分別為(78.38±3.26)、(40.23±2.81)mm Hg, 高于對照組的(69.59±2.07)、(36.52±3.26)mm Hg,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治療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2.50%低于對照組的20.00%, 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糖皮質激素聯(lián)合抗生素共同使用, 可以改善患者血氣指標, 增強患者對缺氧的耐受力。
綜上所述,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具有顯著的病理特征, 對患者社會行為具有明顯的負面影響, 聯(lián)合使用抗生素與糖皮質激素具有理想的臨床治療效果, 且藥物起效快、藥效明顯、持續(xù)時間長、不良反應小, 值得臨床重點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