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清虎
摘 要:怎樣合理地運用優(yōu)質數字方面的教育資源和相關的軟件工具來構造一個智能化的語文教學環(huán)境。通過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攜帶自己的設備,簡稱BYOD)應用來實現這一目標,從而提高語文教學在課堂中的效率,當前社會每天都在進步,怎樣落實BYOD應用融入課堂是現在很多教育專家都在研究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BYOD應用;語文教學;實踐
BYOD憑借自身獲取資源的能力快并且資源量豐富和方便攜帶的優(yōu)勢,邁入了語文教學的課堂,并且開始全新的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人機互動,這樣讓原有的語文教學方式、語文學習方法、學生老師之間的溝通方式都變得多元化。下文借助語文教學中閱讀的課例,主要說明BYOD應用在語文教學中起到的作用。
一、BYOD應用讓語文教學變得更方便
把BYOD應用到語文教學中去,學生自己帶相關的移動設備到教室,同時下載一個群用的軟件,這樣學生不僅僅在學??梢愿蠋煂W習、互動,就連在家碰到什么不懂或者不了解的問題,都可以在BYOD應用中和老師進行學習和互動。就比如在假期,我們還沒有領到相關的課本和教材,但是BYOD應用上就已經更新出了最新版本的電子教材,這樣學生在假期空閑的時候就可以拿出BYOD應用,提前進行預習,語文老師也可以在BYOD應用平臺上提前對學生講解本學期課本上的相關內容,更有益于學生在開學的時候對知識點的掌握。有人曾經說過:“交換一個梨子,就都有一個梨子,和原來無異,但是交換一種思想,兩個人就可以同時擁有兩種不同的思想?!盉YOD應用就做到了這一點,讓學生和老師的思想隨時隨地進行交換,也就是隨時隨地對思想進行共享,從而發(fā)生情感的共鳴,讓學生和教師的關系也得到了很好的緩和。
二、BYOD應用讓語文學習變得更有效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在布置作業(yè)之后,只能在第二天老師再批改,假如老師忙一點的話,作業(yè)要等兩三天才能批改完,這個時候學生就算是拿到了作業(yè)本,看到批改之后哪里錯了,怕是也已經不記得兩三天前所講的內容了。BYOD應用讓教師和學生在這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幫助,學生可以在BYOD應用上提交由教師所布置的相關作業(yè)任務,接著老師可以在BYOD應用上對作業(yè)進行批改,在第一時間內就可以讓學生知道作業(yè)的問題出在哪,這樣可以使學生把當天學習的所有內容都消化、吃透。本來學校就不可能經常性地進行測試,但是有了BYOD應用,老師就可以每個星期對該星期所學的內容,在BYOD應用上出些考題,供學生鞏固一個星期所學的內容,這樣老師也可以時刻知道學生對近期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對癥下藥”,這體現出了BYOD應用的時效性。
三、BYOD應用讓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變得更自主
在以往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的寫作方面一直是教學的難點。因為,老師怕教學生寫作,學生怕寫,所以造成寫作方面的教學處于相當被動的境地。大部分學生在寫作時,根本不知道要寫些什么東西,而讓學生使用了BYOD應用之后,這種情況發(fā)生
變化。
因為移動設備可以隨時隨地攜帶,學生在什么時候都可能會帶著移動設備,比如郊游時,學生看到了很漂亮的景色,就會隨手拿出移動設備記錄下來這個美麗的畫面,當然不止這一種情況。等回到課堂上的時候,需要寫作時,自然而然就會有題目、有內容可寫,試問以后的寫作方面的課程,老師還會怕教,學生還會怕寫嗎?而且現在的移動設備越來越先進,不僅可以拍照,還可以錄像,比如看到什么有趣的節(jié)目錄一下;看到什么感興趣的事情錄一下,這些都是學生在寫作時候的題材。BYOD應用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學會自主學習,并且相對于以前的教育方法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生自己攜帶BYOD應用設備進入課堂,已經掀起了新一代的潮流,并且已經被諸多學校所運用為語文教學方面的首選。BYOD應用之所以可以成功地使用在現代化教學的課堂上,是因為BYOD已經適應了移動學習的全球性發(fā)展需求,現在幾乎是人手一部移動設備,在何時何地都能聯網進行學習。就是因為BYOD應用的出現,所以推動了語文方面的教學,使得語文教學與時俱進,更能得到學生的認可。我想,教師只要敢于接受新的事物,敢于創(chuàng)新并且敢于實踐,BYOD應用一定能夠帶領所有的學生實現更為深度的學習體驗,會有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黎.iPad在《草船借箭》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教育信息化),2014(9):48-50.
[2]宦成林,余華平.“互聯網+”時代的課程教學變革[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4).
[3]張傳萍.從國外經驗看BYOD如何進學校[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6(10).
[4]李萬嶺.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思考[J]. 語文研究,2011(5).
[5]孟延豹.先有“數字化”教師,再有BYOD[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6(5).
?誗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