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
摘 要:生物是一門基礎自然學科,與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發(fā)展都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要重視生物學習,認識到生物學習的重要性,通過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動手創(chuàng)新及綜合實踐運用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終取得良好的生物學習效果。
關鍵詞:認識;理念;習慣;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
生物作為一門自然學科,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動植物及四周環(huán)境、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提高、社會的發(fā)展進步都與生物學的發(fā)展和應用有著密切關聯(lián)。例如試管嬰兒、轉基因食品等,生物學的研究發(fā)展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影響和改變是不可估量的,甚至是學生對大自然和生命物種的認識等都會產生影響。所以,學生通過生物學科的學習,不僅可以掌握許多實用的生物知識,還可以增進學生對大自然及生命科學的了解和認識。但在初中生物學習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面對和解決。
一、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對生物學習認識不足
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不僅是學生,甚至是一部分教師都認為生物與語文、數學、英語這些學科相比,是處于次要地位的一門學科。這種認識上的不足,使學生在生物學習過程中缺乏足夠的學習動力和欲望,甚至在潛意識里,在內心深處都認為生物這門學科是可學可不學的一個科目。這樣的學習認識使學生對生物學習提不起興趣。認識上的不足,態(tài)度上的敷衍,使學生在生物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變得不踏實、不認真,對生物知識的掌握也不牢固。
2.教師對新課改教學理念缺乏深入理解和實際應用
新課程體制的改革,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動手實踐等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這必然需要生物教師在課堂上多為學生創(chuàng)設能夠培養(yǎng)學生這些方面能力的學習環(huán)境。比如實驗操作環(huán)節(jié)等。鼓勵學生動手實踐,提高自我操作能力。然而,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影響下,部分教師仍沿用自己熟練卻缺乏變革和新意的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活動,將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過程設定成一種單一循環(huán)模式,將生物知識的學習和運用活動人為分離,使學生失去更多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將知識活學活用的機會。
3.缺乏好的學習習慣
好的習慣讓人終身受益。培根曾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焙玫膶W習習慣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但現(xiàn)在的學生,普遍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比方說,很簡單的課前預習習慣。很多學生就沒有養(yǎng)成這樣的好習慣,有的偶爾做課前預習,但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能長期堅持。有的學生甚至還會認為,這樣的預習習慣是沒有必要的,預習對生物學習也沒有太大的影響和改變。
二、通過正確的思維導向指引學生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面對以上問題,我們要想從根本上改變初中生物的教與學狀況,提高生物教學水平和學習效果,首先就要從改變思想認識入手。
1.教師自身要對所從事的工作,對所教的科目有正確的理解和認識
教師熱愛自己的工作,才會將全身心的熱情和積極性投入到工作中,才愿花更多的時間鉆研生物教學內容,掌握生物教學重點,努力攻克難點。以課程改革目標為導向,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現(xiàn)狀和需求,認真學習落實新課改精神,貫徹傳播新課改教學理念,設計出形式豐富,內容飽滿,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需求的教學計劃。
教師要以自己的實際教學行動和教學熱情感染和影響學生,改變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認識,使其加強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生物的重要性和學習生物知識的意義。
2.教師在更新教學理念的同時,也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要多角度考慮,多方面安排教學。在授課過程中將多種授課方式融合運用,特別是實驗教學,掌握以實驗操作為核心的教學方法,運用生物實驗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在生物實驗活動中培養(yǎng)自己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運用能力等,并通過實驗形成認真、嚴謹、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這樣的實驗活動不僅提升了學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同時又豐富和活躍了課堂氛圍,提高了教學效率。
3.引導學生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認識到好習慣的重要性
習慣是人們在較長時間內形成的規(guī)律性的、穩(wěn)固性較強的行為方式。一些國內外研究統(tǒng)計資料表明:大部分學生學習的好壞,與學生的信心、興趣、習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有關,而習慣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良好的習慣可以使學習在一種更加科學、有序的過程中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特別是好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長期的堅持和努力。許多時候,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可能往往只是因為一個好習慣的堅持。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養(yǎng)成一些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使學生認識到良好的學習習慣對自己學習上的幫助。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這必然需要教師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在轉變教學理念、深化教學改革的同時,運用多種教學手段,通過實驗活動,在增加生物教學趣味性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另外,教師在生物教學中要努力幫助每個學生有效地開展學習活動,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fā)展,都能在生物學習中真正做到學有所獲。
參考文獻:
黃勝.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
編輯 李燁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