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兆武
對于略讀課文教學,教學的實施策略應當注重對全體學生的引導,注意調(diào)動學生興趣,努力讓教學過程簡化,凸顯學生學習主體的作用,切實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現(xiàn)巧設教學情境,進行自讀自悟,在簡約的教學中力求“精”。這是幾年來我在略讀教學中不斷嘗試得到的點滴啟示,具體做法如下。
一、巧設情境,激情導入
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這就要求教師在導入新課時合理創(chuàng)設情境,并恰到好處地煽情,讓學生在還沒學習新課時便迫不及待地想成為課堂的主角,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卡羅納》這篇課文,教學伊始,我先播放同學們熟悉的這首歌──《世上只有媽媽好》,音樂播完,我問:“同學們,聽了歌曲你想說什么?”這時,一只只小手紛紛舉了起來,有的說:“有媽真幸福!”有的說:“有媽真好!”……這時我及時煽情:“是啊,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小朋友像根草,母親,是給我們溫暖呵護的人,母親,一個最溫暖的名字??墒?,你們知道嗎?在我們享受萬般溫暖的母愛時,有一個跟我們同齡的小朋友,他,卻失去了最親愛的母親,他再也無法享受母愛,因為嚴酷的病魔奪走了他母親的生命。這個可憐的小朋友就是卡羅納!”然后出示課題——卡羅納,隨后讓學生大聲地齊讀課題,再來一遍小聲點,再來一遍大聲點,學生通過多次對課題的朗讀,腦海中再現(xiàn)媽媽的關(guān)愛、生活的幸福;再現(xiàn)卡羅納失去媽媽的痛苦,從而奠定哀傷基調(diào)。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再讀課文時,對文中大家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是怎樣做的,在交流各自的閱讀體會和感受時,容易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學生對課文理解就輕而易舉了。再如教學《給予是快樂》這篇略讀課文時,教師應當善于分析教材特點,實施以下教學策略:(1)把握課文情節(jié)曲折的特點,實施導入:在圣誕節(jié)前夕,保羅與一個生活貧困的小男孩相遇,而在這個過程中小男孩的行為震撼了保羅的心靈。(2)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引導學生抓住“快樂”一詞,進行探究:什么是快樂的?給予為什么是快樂的呢?學生通過對詞語的理解,感到疑惑,好奇心促使他們想進一步去學習課文,探個究竟,這樣就抓住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習興趣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發(fā)。總之,如果在教學之前能巧設情境,煽情導入,將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留足時間,自讀自悟
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略讀課文,實施指導的相關(guān)策略時,注意不要過于精細,應當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擁有充足參與自主閱讀的時間。那么,教師又充當什么樣的角色呢?教師應當居于“二線”,把學習的“主戰(zhàn)場”交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讀自悟,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擁有充分的自我展示以及進行語言實踐的機會。比如,課文《小英雄雨來》這樣一篇較長的文章,其教學目的在于讓學生學會快速閱讀,抓住人物神態(tài)、動作和語言等方面來學習人物形象。教學時,我通過巧妙談話,并以此來導入,先讓學生讀讀課文三分鐘,進行預習檢查,看看學生是否能夠從整體領(lǐng)會課文;隨后提問:課文圍繞小英雄雨來到底寫了哪幾件事?留五分鐘放手讓學生概括。
三、把握教點,簡中求“精”
雖然說略讀教學講究“簡”“略”,不能等同于精讀課文面面俱到、精雕細琢,但也不能輕描淡寫、囫圇吞棗,一讀帶過。略讀課文也要用心進行教學預設,并不能應付了事。略讀課文有其特定的教學,有其相應的教學重點。因此,在教學中,對于教學重點,課文描寫的精彩點,教師要運用恰當?shù)慕虒W策略進行引導,使略讀與精讀互相促進,相得益彰,要力求做到指導突出“精”,使時間富有實效。這就要求教師更加充分備課,吃透教材,在教學中必須緊緊抓住重點部分,提出特別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問題,指導學生一步一步地細讀解疑,方能在內(nèi)容理解、情感感染與語言感悟上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比如,在教學《烏塔》一文,通過充分備課,我提出:“烏塔十四歲獨自游歐洲,你認為行嗎?”讓學生通過讀課文,結(jié)合課文有關(guān)語句進行辯論,結(jié)果出現(xiàn)兩種不同的觀點,通過精彩的辯論,學生對烏塔的做法有了初步了解,隨后我馬上又提出“你認為烏塔是個怎樣的孩子?”讓學生再認真讀文,很快學生小手紛紛舉起,我便讓學生找出有關(guān)語句進行品讀。學生不但被小姑娘勇敢、獨立、熱情所感動,同時也認識到中國教育與外國教育的不同,我們應學習烏塔這種獨立自主、自立自強的精神。整節(jié)課緊緊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描寫進行教學,學生自讀自悟,學得輕松,效果事半功倍。又比如《卡羅納》一文的教學,我大膽取舍,淡化“悲痛”部分,強化“關(guān)愛”部分,緊抓“在卡羅納最悲痛的時候,大家是怎么獻出自己的一份份關(guān)愛的”這一統(tǒng)領(lǐng)性的問題,貫穿全文重點部分,引導學生細細品讀,面對遭遇不幸的卡羅納時大家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甚至是每一個眼神,品詞析句,使學生從中感受到濃濃的愛意,也對課文內(nèi)容及語言特點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教學目的得到充分體現(xiàn),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總之,在教學略讀課文時應緊抓文章精要部分,引導學生在積極主動的閱讀實踐中感悟和思考。通過反復地讀,讓文本感動自己,感動他人,將課文所體現(xiàn)的內(nèi)涵在心里得到充分感悟。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