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是樹還是草?
竹子是一種草本植物,而不是樹木,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根本區(qū)別是看它們是否有年輪。樹木每過一年,就會增添一圈同心輪紋,所以砍斷樹木的時候,會看到一圈一圈的年輪,生長時間越長的樹年輪越多。而把竹子鋸斷,里面卻是空的,周圍也沒有一圈圈的年輪。所以竹子是草本植物,不是樹。
●竹子會不會開花?
竹子不像一般有花植物那樣每年開花結果,因此有人誤以為竹子不開花,其實竹子是有花植物,等到了一定時間年限也要開花結實。竹子開花后便會因為沒有足夠的養(yǎng)分繼續(xù)生長而死亡,開花時一般會出現白色絮狀物,花穗中有白色花絲和一種米粒大小的小顆粒,民間叫作竹米。
竹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非凡:四季常青象征著頑強不息的生命,空心代表虛懷若谷的品格,彎而不折是柔中有剛的做人原則,生而有節(jié)、竹節(jié)必露則是高風亮節(jié)的象征,而竹的挺拔灑脫、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是中國文人一直以來的人格追求。
竹類屬單子葉禾本科植物,喜愛生長在溫暖潮濕的氣候,因此,竹子主要分布在低緯度的熱帶或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中國是竹類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素有“竹子王國”之稱,竹林種類、面積和蓄積量均居世界前列。
箭竹別稱滑竹、箭竹仔等,屬禾本科。稈小型,少數為中型,直徑可達5厘米。箭竹為榛木科植被,多年生竹類,地下莖匍匐。箭竹從秦嶺南坡的佛坪,經四川盆地北界的南坪、平武、北川、寶興,最后到川南的雷波都有分布。箭竹的林地面積頗大,用途多,是大熊貓的主要食物來源,同時,箭竹筍也可以供人食用。箭竹葉具有藥用價值,味甘性寒,可清熱除煩,利尿。
慈竹別稱茨竹、甜慈、酒米慈、釣魚慈、叢竹、吊竹、子母竹等,禾本科,高5—10米,慈竹頂端細長,弧形,彎曲下垂如釣絲狀,直徑3—6厘米,主要分布于陜西、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慈竹具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慈竹花可用于止血;竹芯、竹葉則可用于治療熱病煩渴,小便不利,口舌生瘡;竹根通乳,主治乳汁不通。此外,慈竹還常常被用于制作竹編工藝品。
棕竹別稱觀音竹、筋頭竹、棕櫚竹、矮棕竹等,為棕櫚科棕竹屬常綠觀葉植物。棕竹喜溫暖濕潤及通風良好的半陰環(huán)境,不耐積水,極耐陰,畏烈日,主要分布于東南亞、中國南部至西南部,日本亦有分布。它常繁殖生長在山坡、溝旁蔭蔽潮濕的灌木叢中,高2—3米,莖稈直立圓柱形,有節(jié),直徑1.5—3厘米,莖纖細如手指,不分枝,有葉節(jié),上部被葉鞘,但分解成稍松散的馬尾狀、淡黑色、粗糙而硬的網狀纖維。
斑竹別稱湘妃竹,為禾本科竹亞科剛竹屬植物,是一種散生竹。高7—13米,直徑3—10厘米。與原變種的區(qū)別在于莖稈有紫褐色斑塊與斑點,分枝亦有紫褐色斑點。相傳是先古時期湘妃淚灑青竹染之成斑。為著名觀賞竹,常被用來制作工藝品。斑竹性喜溫暖、耐高溫,生命力強。據生物學家考證,九嶷山區(qū)原有一條斑竹林帶,分布于寧遠、道縣、江華、藍山4縣的山區(qū),1981年,國家在這里建立了自然保護區(qū)。
金竹別稱黃竹、黃皮竹、灰金竹、白夾竹、粉金竹等,是禾本科剛竹屬植物,平均高7米,最高的可以長到12米,直徑4—10厘米。新長出的竹子呈深綠色,隨時間推移逐漸變白,每一竹節(jié)下都有一個白圈。金竹的側枝短,葉片小。隨著竹子的生長,莖稈上葉鞘的顏色會由紫紅色或褐色變成更淺的棕褐色或黃白色。金竹喜溫涼氣候,原產中國,黃河至長江流域及浙江、福建等地均有分布,生于山坡林地中。
紫竹別稱黑竹、墨竹、竹茄、烏竹等,為禾本科竹亞科剛竹屬植物,高4—8米,直徑可達5厘米。幼竹呈綠色,覆蓋細柔毛及白粉,一年生以后的紫竹逐漸出現紫斑,最后全部變?yōu)樽虾谏W现裨a中國,南北各地多有栽培,在湖南南部與廣西交界處尚可見野生的紫竹林,印度、日本及歐美許多國家均引種栽培。紫竹根狀莖可祛風、散瘀、解毒。紫竹竹材比較堅韌,常用于制作小型家具、手杖、傘柄、樂器及工藝品。
紫竹
方竹
金竹
棕竹
慈竹
斑竹
箭竹
方竹別稱方苦竹、四方竹、四角竹等,為禾本科竹類植物,高3—8米,呈青綠色,新長出的幼竹是圓形的,成材時才呈現四方形,竹節(jié)頭帶有小刺枝,綠色婆娑成塔形。方竹葉薄而繁茂,蒸騰量大,容易失水,適合生長在陰濕涼爽、空氣濕度大的環(huán)境中。主要分布在中國貴州、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和廣西等地區(qū)。方竹形狀別具一格,常種植于庭園觀賞,是適宜觀筍觀姿的竹種。也可以做成手杖,但是因質地較脆,所以不宜用來編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