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鵬
(甘肅省天??h旦馬鄉(xiāng)畜牧獸醫(yī)站,733200)
馬騾慢性肺氣腫以劇烈氣喘為主證 。 中獸醫(yī)認為本病由肺氣不足、五勞七傷所引起,屬里虛氣滯之證。實踐證明,用抗菌素治療無效,不少馬騾常因患此病而喪生。馬騾肺氣腫多因過度勞役、劇烈運動、長期飼用霉變飼料或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患繼發(fā)引起的一種以肺部脹滿、鼻孔開張、張口呼吸、胸部煽動為主要特征的疾病。
2018年1月4日早晨,天祝縣旦馬鄉(xiāng)橫路村張姓牧民飼養(yǎng)的一頭5歲黑色馬騾來診。主訴:該馬騾性情暴躁,15天前脫韁奔逃,捉回時張口喘息,渾身大汗,此后經(jīng)常發(fā)喘,間歇性咳嗽已有10余天,且晝重夜輕,尤其是勞役后,咳嗽較為頻繁;病畜精神沉郁,食欲減退、胸部脹滿、呼吸加快且困難,畜主曾用泰樂菌素和魚腥草等藥物治療,治療效果不明顯。
病畜精神沉郁,食欲減退,背毛粗亂,頭低耳耷,勞役或運動后出汗明顯,易疲勞;病初僅見咳嗽頻繁,漸漸出現(xiàn)呼吸困難,結(jié)膜發(fā)紺,舌色暗紅,喘促氣微,呼吸主要呈腹式呼吸,有時呼吸時全身顫抖。體溫38℃,P 72次/min,R 48次/min。
通過馬屬動物肺氣腫的臨床表現(xiàn)、臨床檢查可對該病有準確性的診斷。
臨床檢查:通過畜主的詢問和對病畜的視診、聽診,對該病畜的患病癥狀做出進一步的分析。
問診:畜主描述病畜病初咳嗽頻繁,逐漸呼吸困難,勞役后病情加重。
視診:病畜精神沉郁,食欲減退,背毛粗亂,頭低耳耷,呼氣時腹部收縮且出現(xiàn)全身發(fā)抖,吸氣時腰部下沉。
聽診:能聽到“支咕”音響的干啰音,此音在吸氣時較為明顯 肺部有干性羅音,左側(cè) 前部及右側(cè)中部肺泡音微弱 ,其余部位肺泡一音則明顯增強 咳聲短鈍,心音弱,腸音紊 亂。
青霉素80萬U,鏈霉素100萬U,魚腥草10-20 mL/次,肌注,2次/d;土霉素注射液 10-20 mL/次,肌注,2次/d;呼吸困難者加用氨茶堿5 mL/次。
投服藥:百合 50g、川貝母 30g、麥冬 30g、沙參 50g、黃梨 1000g,煎汁。
灌服藥:桑皮 60g、瓜蔞 90g、冬花 60g、紫菀30g、葶藶子 45g、桔梗 45g、檳榔 30g、枳殼 30g、杏仁30g,用法:先研粉沬,一副藥煎 3次,灌服3天;第一二天煎汁服,第三天煎汁后連渣胃管投服,連服 6-9天。
經(jīng)過以上藥物治療14天后,病畜病情明顯好轉(zhuǎn),無明顯癥狀。
近年來,肺氣腫發(fā)病逐年上升,對農(nóng)村發(fā)展有直接的影響,要引起農(nóng)村廣大群眾的認識,對本病必須采取“防重于治”的原則,推廣預(yù)防技術(shù)是減少肺氣腫發(fā)生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范正強.馬屬動物秋季常見病的防治[J].中國畜牧獸醫(yī)文摘,2015.
[2]王凱.馬屬動物氣喘病研究[J].中國獸醫(yī)雜志,2001,02.
[3]陳忠.對馬屬動物肺氣腫的辨證論治[J].中國獸醫(yī)雜志,2002,06.
[4]蘇增華.我國馬病防治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N].中國畜牧水產(chǎn)報;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