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晟
(甘肅省涇川縣畜牧獸醫(yī)局豐臺工作站,744300)
牛血尿癥是指牛的泌尿器官發(fā)生病變后,排出的尿液中混有血液。臨床上按照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分為腎性、膀胱性、尿道性血尿,在治療過程中應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可提高治療效率,防止其他并發(fā)癥的產(chǎn)生,療效確切,值得推廣。
病牛精神沉郁,食欲下降,行走無力,黏膜蒼白,排尿頻繁,表現(xiàn)有疼痛感,尿量少且呈紅色,不透明,靜置后有多量紅色沉淀物。腎性出血,尿液與血液混合均勻,觸壓腰部有疼感,行走吊腰;膀胱性出血,在排出尿液的過程中,起初不混有血液,只是在最后的一部分尿液中混有血液;尿道性出血,僅在最初的一部分尿液中混有血液,血液混合不均勻。
中藥:秦艽 40g,黃芩 30g,大黃 30g,梔子25g,白芍 30g,當歸 40g,紅花 30g,炒蒲黃 30g,大薊25g,瞿麥 40g,仙鶴草 25g,車前子 40g,天花粉30g,竹葉 15g,甘草 30g;水煎去渣,候溫灌服,1次/天,連用3-5天。同時配以西藥治療:肌肉注射慶大霉素、頭孢噻呋鈉和止血敏,連用3-4天。
2016年7月13日,甘肅省涇川縣玉都鎮(zhèn)太陽墩村劉某飼養(yǎng)的黃牛一頭。主訴:精神萎靡,采食量下降,排出的尿液中混有血液且頻繁排尿。癥見:精神不振,行走遲緩且無力,眼結膜蒼白,排尿時在最后的一部分尿液中混有血液,有疼感。診斷為牛血尿癥。采用上述方劑治療3天該牛已基本痊愈。
4.1 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牛血尿癥時,可以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使其治愈率明顯增高。
4.2 在平時的飼養(yǎng)管理方面,應注意衛(wèi)生和飼養(yǎng),防止生殖系統(tǒng)和泌尿系統(tǒng)的感染,加強畜體與畜舍的嚴格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