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清平 劉振華
李林, 1896年8月23日出生,湖南邵陽縣東鄉(xiāng)灣泥渡(今邵東縣牛馬司鎮(zhèn)明亮村)人。1918年8月,堂兄李笏山資助李林去法國勤工儉學。辦完手續(xù)后,李林于保定留法預備班學習期間認識了到校演講的毛澤東和蔡和森。1920年1月,李林在巴黎與李維漢、李富春發(fā)起成立工學勵進社(后改名工學世界社),開始追求真理尋找出路。1923年,李林在法國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4年9月22日,李林在中共旅歐支部的安排下,離開巴黎前往蘇聯(lián),進入東方大學學習軍事。
1925年8月,李林與王一飛、聶榮臻、葉挺等人一同從蘇聯(lián)回國參加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李林被組織派到馮玉祥的西北軍工作,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三軍第三混成旅第一團副團長,后任中山軍事政治學校副校長兼教務主任。在此期間,他積極發(fā)展黨團組織,鼓動馮玉祥響應北伐。
大革命失敗后的1927年8月,李林在中共陜西省委的安排下,與妻子吳碧云帶著女兒白華一道輾轉來到上海,任中共上海市閘北區(qū)委常委兼組織部長,在中共江蘇省委的領導下以拉黃包車作掩護,開展秘密工作。11月,在中共江蘇省委的安排下,李林出任中共江北特委書記。此后,他在蘇北進行了近一年的革命活動。1928年,李林調回上海任中共上海市閘北區(qū)委組織部部長。1929年7月,李林任中共江蘇省委“八一”行動委員會委員。
1930年冬,黨中央派李林到中央蘇區(qū)工作。他帶著妻子、女兒首先來到贛西南革命根據地,參與創(chuàng)辦蘇區(qū)《洪荒月刊》和《農村月刊》。1931年春,李林調往閩西,任閩粵贛軍區(qū)政治部組織部部長。3月,為紀念彭湃、楊殷兩位烈士,黨在閩西虎崗創(chuàng)辦彭楊軍事政治學校。5月,閩粵贛軍區(qū)將閩西紅軍學校第一分校改稱彭楊軍事政治學校第三分校,直屬閩西革命軍事委員會領導,蕭勁光兼任校長,張鼎丞兼任政委,李林擔任副校長兼教育長。李林到職后,積極領導全校教學,狠抓政治教育和軍事訓練,并對當時的肅反擴大化進行過抵制。6月,蔣介石連續(xù)發(fā)動反革命“圍剿”,福建軍閥張真、鐘紹奎等部趁機頻繁進攻蘇區(qū)。28日,軍校隨紅軍由虎崗向白沙轉移,在閩西永定縣蘆豐至蘭家渡一帶和鐘紹奎部的一個旅遭遇,雙方激戰(zhàn)一日。李林一直在前沿陣地指揮作戰(zhàn)。29日上午,敵人向蘆豐街頭發(fā)起猛烈沖擊,軍校第一大隊被沖散,司令部作戰(zhàn)參謀伍修權左腮受傷,李林一邊組織搶救,一邊指揮還擊。在指揮部隊搶占蘆豐東山打退敵人進攻后,李林不幸被一名隱蔽在一塊大石頭后面的頑敵開槍射中,壯烈犧牲,時年3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