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照丁
“雅量涵高遠,詩書見古今”是張銅彥先生用魏楷創(chuàng)作的一件書法作品。作品點畫清晰雄渾、使轉剛勁古樸富有質感,藏頭護尾,拙中藏秀,充滿神韻。內容是一副集句聯(lián),上聯(lián)出自唐杜甫《移居公安敬贈衛(wèi)大郎鈞》,下聯(lián)原為“清言見古今”,出自唐儲光羲《題虬上人房》,意為有了寬宏的氣度就能意氣高遠,有深刻思想哲理的箴言才能察見古今。后人把“清言”改為“詩書”,表示從詩書中察見,倒也十分貼切。常言說,字如其人,熟悉張銅彥的人都知道,這幅作品的形與質正是他人品與書品的寫照。
雅量不是天生的,它源于豐富的知識,源于對生活的參悟,源于人生的閱歷,源于詩書的教化。張銅彥的雅量從認識書藝起就開始積累,在這期間,他把書藝融進自己的生命,是書藝讓他增長了見識,使他懂得了生活的滋味,給了他豐富的人生。
這位農(nóng)民的兒子14歲因書畫專長被特招入伍后,被分配到負責軍事標圖的部門,工作與愛好相得益彰使他成了小有名氣的“書法家”。之后,他主動放棄機關的工作生活環(huán)境,到邊陲沙漠把一個落后團隊帶成了所在部隊的標桿,他與所在部隊多次立功、受獎。1992年因書畫特長被國務院軍轉辦特批轉業(yè)至中國人民銀行,他從零開始,很快勝任了崗位工作,從美術編輯直到擔任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宣傳部副部長職務。同時,他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積極參與籌備成立中國金融書法家協(xié)會,并當選主席。正當他仕途與事業(yè)一帆風順的時候,2004年他竟然不顧領導和朋友的勸阻,主動進行了第二次人生選擇——辭去司局級領導職務提前正式退休。有人問他原因,他說要專心致力于金融書協(xié)的發(fā)展與自身書法藝術的提高。果然,2008年金融書協(xié)在他的帶領下被中國書協(xié)吸收為團體會員,成為書法界的一支重要力量,他本人也被增補為中國書協(xié)理事。就在金融書協(xié)事業(yè)興旺的關鍵時刻,2015年他再次急流勇退主動提出辭去金融書協(xié)主席和金融文聯(lián)副主席的請求。至此,他完成了人生關鍵的三次選擇,實現(xiàn)了他潛心藝術的人生理想。在有的人不擇手段追名逐利的今天,他以寬宏的氣度展現(xiàn)了一個新時代文人的雅量。
張銅彥的雅量還體現(xiàn)在他對藝術的追求和作品里?!澳耢o慮,端己正容。秉筆思生,臨池志逸”。這是歐陽修《三十六法》對書藝提出的要求,張銅彥對書藝的追求簡直到了“癡”的程度。他轉益多師走的是一條漫長而曲折的道路。在四十多年的書藝追求中,他從楷書起步,臨習了篆、隸、楷、行、草多種書體、多種碑帖,臨過王羲之、鄭道昭、李邕、顏真卿、蘇軾、趙孟、吳昌碩、伊秉綬等名家碑帖,崇拜過沙孟海、劉炳森等名師,在廣泛吸收的基礎上,經(jīng)過反復實踐,揚長避短,終于選定了隸書、行楷和魏碑作為主攻書體,隨后選定伊秉綬風格作為隸書主線,并將篆書、顏體、漢碑、行楷等筆意糅入其中;顏體行楷以《自書告身》為主渠道,將《勤禮碑》和趙孟《三門記》《膽巴碑》《妙嚴寺》等行楷筆意進行融合;魏楷則選定《鄭文公碑》為主線,將鄭道昭不同時期的風格與《崔敬邕墓志》《刁遵墓志》《泰山經(jīng)石峪金剛經(jīng)》和趙孟行楷等筆意相互糅合,追求厚重古樸、雄渾剛勁、雅俗共賞的書風。
今天,張銅彥書法作品的雅量已得到業(yè)界廣泛的認同。中國書協(xié)副主席毛國典說:“張銅彥多年以來潛心學習和創(chuàng)作,并在伊秉綬風格的基礎上融入漢碑筆法,形成了厚重、雄強、寬博、華貴的個人風格,在書法界獨樹一幟?!敝麜覐埿窆庹J為:“張銅彥時時刻刻都在思考集百家之長,時時刻刻都在進行不同字體、不同風格之間的融合,他的大字隸書“云鶴游天,群鴻戲海”以伊秉綬為基礎,參入張遷碑的方筆,凸現(xiàn)出凝厚健麗、樸茂開張、大氣磅礴的境界。他的顏楷用功最早,又融入了《鄭文公碑》,推動大字魏楷走向高俊。”書法評論家孟云飛則這樣評價張銅彥:他是在顏、趙兩座楷書高峰的基礎上,參以其他書體,才產(chǎn)生了偉大的中國創(chuàng)造,此誠如孫過庭所言的“凜之以風神,溫之以妍潤,鼓之以枯勁,和之以嫻雅?!痹诹⒆銈鹘y(tǒng)的基礎上,誕生了適合時代的“混血兒”——“三分趙貌,七分顏光”的行楷書法。
張銅彥的雅量來自于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敬仰,來自于對書法事業(yè)的忠誠?!吧彸鼍G波有君子德,蘭生幽谷為眾人香”,張銅彥的雅量還在積累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