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17日,一位男青年給《溫州晚報》送來一個包裹,里面裝著2萬元,并留下一封信:“這2萬元是我們辛苦掙來的,捐給急需幫助的人……希望用33年時間,每年捐獻2萬元‘星雨心愿善款……”信上署名“農(nóng)民的兒子蘭小草”。此后,在每年11月中下旬,“蘭小草”都會托人送來2萬元,一送就是15年。
“蘭小草”很神秘,來去匆匆,聯(lián)系都是用公用電話。他曾榮獲“溫州改革開放三十年十大慈善人物”“感動溫州十大人物”,卻從來沒有現(xiàn)身。誰也沒想到秘密揭曉時,竟是與“蘭小草”永別之日——2017年10月20日晚,48歲的“蘭小草”因病去世。這時世人才知道,他本名叫王玨,生前為溫州洞頭區(qū)大門鎮(zhèn)的一名鄉(xiāng)村醫(yī)生。彌留之際,他在妻兒耳邊留下的最后一句話是:“一定要多做公益事……”
翻開王玨的記錄本,“尊老愛幼,扶貧助弱”幾個字非常顯眼,這也是他的人生格言。他總是笑瞇瞇地對病人說“會好的”,村民有什么不舒服,都喜歡去找他?!坝袝r候風大雨急,有些老人看完病輸完液,王玨還要貼點錢,叫三輪車把路遠的老人送回家?!迸笥蚜植手艺f。每到年節(jié),他還會去敬老院里給老人們義診、辦分歲酒,發(fā)紅包,或者送上妻子包的粽子。
“我也是偶然得知溫州人家喻戶曉的‘蘭小草,就是二哥。”王玨的弟弟王瑜說,二哥說他更愿意默默地做點善事。家人曾問為何以“蘭小草”名字行善。王玨說,平凡、善良的奶奶愛畫蘭花,因此將“平凡小草”與“高潔蘭花”結(jié)合,以“蘭小草”之名行善溫州。至于為何許下33年的“星雨心愿”,“蘭小草”說,他33歲萬事剛起步時,在有流星雨的那天許下了心愿:“希望我越干越好,在每年的今天,用33年來實現(xiàn)我回報社會的‘星雨心愿。”那一天,剛好是11月17日。自那以后,王玨不管經(jīng)濟狀況如何,每年都省吃儉用,積攢下2萬元錢,按時行善。
“蘭小草”的秘密,王玨從未主動提起。他常對家人說,幫助別人不需要說,做了就好了,為什么一定要讓別人知道呢?
如今,王玨走了,但他的家人說,他們會克服困難,繼續(xù)完成那個“33年的約定”。
熱議銳評:隱秘而偉大的他有著高尚的靈魂,醫(yī)者仁心,這才是真正的大愛。沒有聚光燈下的高調(diào),更沒有名與利的追逐,他那有愛心、有責任、有善心的善行從來不是為了博取人們的目光,而是心底與生俱來的吶喊,是他的心愿。正如當年采訪“蘭小草”的新華社記者張和平說:“‘蘭小草是有全國影響力的道德標兵,用自己15年的歲月,陪伴愛心,隱名長跑,他把愛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李宏鵬,中國網(wǎng);袁壽省《溫州晚報》)
素材運用:行如微塵,大愛無疆;一諾千金;善良的堅守;愛的升華;樸實的情懷;高尚的靈魂;道德標兵;喚醒沉睡的誠信……
(資料來源:《溫州晚報》、中國網(wǎng)、新華網(wǎng)等)
編輯/華放 關(guān)曉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