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靜
【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從古到今,“物”始終是個話題。
管子曰:“君子使物,不為物使?!?/p>
蘇軾言:“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雖微物足以為樂,雖尤物不足以為病。留意于物,雖微物足以為病,雖尤物不足以為樂。”主要意思是,君子可以將心寄托于物,而不可把心意留滯于物。
對于“物”,你怎么理解?請體現(xiàn)你的思考、權(quán)衡與判斷,寫一篇文章。
【寫作指導(dǎo)】
“君子使物,不為物使”,君子要能夠支配和利用萬物,而非被萬物所役使和束縛。這個“物”是外物,和“我”相對,可以是具體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物,如權(quán)力、思想等?!熬涌梢栽⒁庥谖铮豢梢粤粢庥谖?。寓意于物,雖微物足以為樂,雖尤物不足以為病。留意于物,雖微物足以為病,雖尤物不足以為樂”:“寓”:寄,寄托,是精神層面的需求;“留”:止,占有,是欲望的體現(xiàn)。君子可以寄情于物,但不能執(zhí)迷于物。
兩句話都指向一個意思:人不該成為“物”的奴仆,人應(yīng)該駕馭外物,讓外物“臣服”于我。要做到這一點(diǎn),要役物,但不讓“物”凝滯于心。
立意時,可以從以下角度思考:1.要利用萬物;2.不受外物驅(qū)使;3.駕馭外物;4.物我的辯證關(guān)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