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杰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推動,在語文教學中融入生活化,既可以滿足學生在學習方面的需求,還可以讓學生通過生活化的教學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并讓其得到更深層次的感悟及體會。由于小學語文知識所涉及的范圍比較廣,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理解理論方面的知識,還要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進行稽核,這樣才可以加深學生對學過知識的印象。小學生主要是在課堂上學習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課本知識的傳授,還要重視讓學生將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運用在生活中,使學生不僅能夠解決書本中遇到的問題,還可以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針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生活化的教學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
將生活中的事物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好基礎知識,還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有著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其具有豐富的知識底蘊,它的文化精髓對學生的學習觀念及能力有著直接的影響。小學語文的教學是傳授給學生相關的語言文字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思維能力,同時還要教育學生做人及生活的道理,同時有效培養(yǎng)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并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一、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
小學處于基礎教育階段,所有的學習都需要為日后的進步奠定堅實的基礎,由于小學生的個性及心理素質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有效的引導和幫助。小學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及人文性較強的學科,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教學情境中感悟生活。比如,在學習《淺水洼里的小魚》這一課文時,由于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不高,在理解課文時存在一定的困難。小學生對一些抽象的知識很難理解,教師通過與實際生活進行聯(lián)系,創(chuàng)設具有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用生活中的語言來引導學生對其進行理解,正好讓學生體驗到語文知識與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讓富有生活化的語文課堂更好地適應學生學習。教師通過一些圖片可以讓學生理解淺水洼與大海的差別,讓學生懂得淺水洼里的小魚的困境;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和大海相關的音樂,讓學生切身體會到文中所描繪的情境,進而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二、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讓課堂回歸生活
目前,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一些知識與學生的認知存在差距,這樣很容易使學生因為認識不全面而出現(xiàn)偏差。其中,一部分是學生可以理解的生活嘗試,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學生無法了解的知識。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在實際教學中,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生活,通過對生活的觀察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不斷加強對語言文字的訓練,進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及理解能力,使學生的生活積累逐漸豐富。比如,在學習《小露珠》這一課文時,雖然對于學生來講,露珠是經常見到的,但是能夠將露珠描述出來的學生卻比較少,這主要是因為平時學生對身邊事物觀察太少,針對這現(xiàn)象,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提出明確的觀察任務,引導學生抓住露珠特點來進行觀察。在觀察結束之后,學生了解了植物是因為有了露珠才會發(fā)生變化,然后就可以很輕松地理解文章主旨。由此可以看出,讓學生通過對生活的觀察,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學方式生活化,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小學語文教材的選取是專家多番論證精選的結果,但是由于文體及時代的不同,與學生目前的生活存在差異,造成了學生理解上的困難。同時,學生閱歷比較少,生活和學習的視野也比較窄,這都阻礙了其對內容的理解。為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所學內容與學生的聯(lián)系,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課文,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能積極參與其中,懂得知識的運用。
比如,在學習《長征》這一課文時,因為學生對長征的知識掌握不深,對長征的歷史背景及過程沒有詳細的認識,學習范圍比較窄,視野不夠開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對生活進行觀察,組織學生參加讀書活動,有效拓展學生的視野。如果將知識強行灌輸給學生,會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在上課之前,讓學生搜集一些與紅軍有關的資料,使學生對紅軍長征這段歷史有所了解。在課堂上,讓學生積極參與,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作為基礎性的學科,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都具有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只有將生活知識有效地融入日常教學過程中,才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拓展知識面,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和道德修養(yǎng)。將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還能為學生后續(xù)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唐士江.引生活體驗之水 澆真情實感之花:小學語文生活化寫作的探討[J].語文天地,2014(9):42.
[2]姜寧.讓生活之水澆灌數(shù)學思維之花:談初中數(shù)學課堂生活化教學[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6(16):25.
[3]史亞琴.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淺淡小學語文課堂生活化的教學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2(28).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