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華
彼采艾兮[1], 葛蕭依依[2]。
一日不見,如三歲兮[3]。
[1]彼采艾兮:出自《詩·王風(fēng)·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這是艾草在中華文獻(xiàn)中首次記載。
[2]葛蕭依依:根據(jù)《詩經(jīng)》填詞。詩經(jīng)中,表達(dá)了作者對于采擷葛、蕭、艾三種藥草的姑娘,思念不已,度日如年。證明三種草本都生長在一處,依依相存,靜待君來,描繪了美好的愛情場景。
[3]出自《詩·王風(fēng)·采葛》原句。
耆艾而信,可以為師[1]。
惠于萬民,無德不報(bào)[2]。
[1]耆(qí)艾而信,可以為師:出自《荀子·致士》:“師術(shù)有四,耆艾而信,可以為師?!币馑际?,年老而有威信,可以成為老師?!抖Y記·曲禮上》記載:“五十曰艾。六十曰耆?!焙愃枷爰臆髯佑冒荼扔鞯赂咄亍⒛旮叩论康睦险?。
[2]無德不報(bào):荀子隨后引用《詩經(jīng)》曰:“無德不報(bào)?!币馑际牵┒骺倳?huì)有報(bào)答。《詩·大雅·抑》中有:“無德不報(bào)?;萦谂笥?、庶民小子、子孫繩繩、萬民靡不承?!惫识?,填詞“惠于萬民”。
與人為善,得道多助[1],
樹于有禮,艾人必豐[2]。
[1]得道多助,出自《孟子·公孫丑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币馑际?,站在正義、仁義方面,會(huì)得到多數(shù)人的支持與幫助。
[2]樹于有禮,艾人必豐:出自《國語·周語上》,韋昭注:艾,報(bào)也。豐,厚也。意思是,對人彬彬有禮,收到對方的報(bào)答也會(huì)豐厚。
政通人和,天下艾安[1]。
君子萬年,福祿艾之[2]。
[1]天下艾安:出自《漢書·郊祀志上》:“漢興已六十余歲矣,天下艾安,縉紳之屬皆望天子封禪改正度也。”天下艾安,意思是,天下太平。
[2]君子萬年,福祿艾之:出自《詩·小雅·鴛鴦》。意思是,祝福君子萬年壽,福祿將他來滋養(yǎng)。
產(chǎn)于山陽,采以端午,
治病灸病[1], 堪稱美艾[2]。
[1]產(chǎn)于山陽,采以端午,治病灸?。撼鲎悦鞔顣r(shí)珍的父親李言聞著作《薪艾傳》一卷,稱贊艾葉“產(chǎn)于山陽,采以端午,治病灸病,功非小補(bǔ)?!睂Π~的生長習(xí)性、采
摘日期、治病針灸之情況,予以高度概括。[2]堪稱美艾:出自明代盧之頤《本草乘雅半渴》:“薪州貢艾葉,葉九尖,長盈五七寸,厚約一分許,豈唯力勝,堪稱美艾?!笨胺Q美艾,是對艾草極高的褒獎(jiǎng)。
五月五日,采艾懸門[1],
百邪不侵,萬福云集[2]。
[1]五月五日,采艾懸門:出自南北朝民俗著作《荊楚歲時(shí)記》所載:“五月五日,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攘毒氣?!薄渡胶=?jīng)》亦有此說,略同。
[2]百邪不侵,萬福云集:民間有“三月戴柳,五月掛艾”的習(xí)俗,戴柳是對春天的珍惜,掛艾則為驅(qū)邪避災(zāi),預(yù)防疾病。在端午節(jié),民間有掛戴艾葉及食用艾葉以“避邪解毒”的習(xí)俗。一些經(jīng)史書籍有端午節(jié)“懸艾人、戴艾虎、飲艾酒、食艾糕”等民間習(xí)俗的記載。時(shí)至今日,民間還流行著“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的諺語。由此可見,民間對艾葉藥用價(jià)值的由衷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