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鄧小平與“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評價問題研究

      2018-01-23 08:34:43肖建平
      現(xiàn)代哲學 2018年5期
      關鍵詞:毛澤東思想決議歷史

      肖建平

      “文化大革命”結束后,黨內(nèi)外對不少歷史問題進行激烈討論,主要包括“文革”10年和“文革”前17年一些重大事件的對錯、得失,以及貫穿于這兩個歷史時期的毛澤東的功過是非和毛澤東思想的性質地位問題。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評價是一個密切相關的整體,對其中任何一方的評價都會影響到另一方。這個整體是解決歷史問題的關鍵。對二者的評價事關對中共歷史、新中國成立以來歷史的態(tài)度和認識。正如鄧小平所說的:“對毛澤東同志的評價,對毛澤東思想的闡述,不是僅僅涉及毛澤東同志個人的問題,這同我們黨、我們國家的整個歷史是分不開的?!盵注]《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99—300頁。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以強烈的歷史擔當、高遠的政治視野、高超的執(zhí)政藝術推動這一難題的科學解決。

      一、1977年4月:完整地準確地宣傳、理解和運用毛澤東思想

      針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評價問題,黨內(nèi)外、國內(nèi)外議論不斷、分歧嚴重,即使黨中央高層也莫衷一是。受“文革”的影響,毛澤東的形象、地位和毛澤東思想的性質、內(nèi)涵等都受到強烈歪曲,有些內(nèi)容甚至遭到毛澤東本人的否定?!拔母铩钡慕Y束就意味著要加以“重新評價”。在“文革”剛結束的揭批“四人幫”運動期間,當時的黨中央部分領導人提出“兩個凡是”的方針,堅持毛澤東晚年錯誤思想。

      與此同時,黨內(nèi)高層存在另一種態(tài)度,即以鄧小平為代表的實事求是的立場、觀點、方法。在“文革”前后及期間,鄧小平反復強調(diào)要正確地學習、宣傳和貫徹毛澤東思想。早在1960年,他就提出要防止“把毛澤東思想用得庸俗”,避免“把毛澤東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割裂開來”[注]《鄧小平文選》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83頁。。1975年,領導全面整頓的鄧小平反思了如何宣傳毛澤東思想的問題。他在一次農(nóng)村工作座談會上表示贊同羅榮桓“學習毛主席著作要學精神實質”的看法,指出“毛澤東思想有豐富的內(nèi)容,是完整的一套……我們一定要全面地學習、宣傳和實行”[注]《鄧小平文選》第2卷,前揭書,第36—37頁。。1977年4月,沒有恢復領導職務的鄧小平鑒于事關重大,致信黨中央,批評了“兩個凡是”,認為“必須世世代代地用準確的完整的毛澤東思想”來指導黨和國家[注]《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第157頁。。這里的“準確”針對的是歪曲的做法,“完整”針對的是割裂的現(xiàn)象。5月,他向前來探望的兩位領導人明示“‘兩個凡是’不行”[注]同上,第157頁。。7月,他對寫信一事作了詳細說明,旨在強調(diào)“要對毛澤東思想有一個完整的準確的認識,要善于學習、掌握和運用毛澤東思想的體系來指導我們的各項工作”,“毛澤東思想繼承和發(fā)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注]《鄧小平文選》第2卷,前揭書,第42—43頁。。8月,他同胡喬木、于光遠、鄧力群討論十一大講話稿時指出,“不能用毛主席的只言片語損害毛澤東思想體系。講毛澤東思想,關鍵在于發(fā)揮根本思想”[注]《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冊,前揭書,第170頁。。不久,他再次指出“毛澤東思想是我們一切領域的指導思想,應當從總體方面完整地準確地表達出來。這是很重要的”[注]《鄧小平文選》第2卷,前揭書,第49頁。。由此,鄧小平在多種場合,對多個群體反復強調(diào)一條中心思想,即要正確地學習、宣傳、理解和運用毛澤東思想。

      此外,其他中央領導人如葉劍英、李先念、陳云、胡耀邦等,都呼吁堅持毛澤東思想最根本的東西,支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討論,要求恢復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等思想路線和工作路線。1978年7月,葉劍英在一次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指出:不主張對討論采取壓制態(tài)度;對待毛澤東思想不能采取教條主義態(tài)度;還建議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篇文章印發(fā)到全國去[注]《葉劍英年譜:1897-1986(下)》,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7年,第1152頁。。李先念批評《紅旗》繼續(xù)“左”,要求刊登譚震林的題為《井岡山斗爭的實踐與毛澤東思想的發(fā)展》的文章,認為“應當?shù)牵坏恰都t旗》太被動了,《紅旗》已經(jīng)很被動”[注]《建國以來李先念文稿》第4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第155頁。。1978年,陳云在中央工作會議東北組的發(fā)言強調(diào)要實事求是,有錯必糾[注]《陳云年譜》下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年,第255頁。。胡耀邦贊成鄧小平的意見,以“實事求是”反對“兩個凡是”。他在中央黨校三部第一期學員結業(yè)會上談到真理標準討論運動時說,“為什么要討論這個問題,因為我們有許多同志不懂。這個是常識問題,我們有許多同志對常識問題就是不懂,在實際工作中不會解決問題”;“我們要尊重實踐論”,反對“天才論”“特權論”“盲從論”;強調(diào)“馬克思主義是發(fā)展的嘛,毛澤東思想是發(fā)展的嘛!所以我們要研究新問題”[注]《胡耀邦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91—92頁。。

      由此,針對毛澤東的地位受挑戰(zhàn)、毛澤東思想受歪曲、黨的優(yōu)良作風受侵蝕的嚴峻態(tài)勢,以鄧小平為代表的老一輩革命家根據(jù)長期的革命和建設經(jīng)驗,在一系列重要場合抵制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加以全面肯定和全盤否定的兩種錯誤思潮,并提出科學論斷:1.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都是指導思想,二者并不對立、各具意義、相互作用,后者是對前者的繼承與發(fā)展;2.要完整準確地學習和宣傳、掌握和運用毛澤東思想,要對其抓根本、看實質。鄧小平竭力對思想路線進行撥亂反正,強調(diào)評價問題要堅持完整準確的指導思想,總結毛澤東思想的實質性的內(nèi)容。這為后面有步驟、講策略地處理評價問題奠定了政治基礎。

      二、1978年8月:盡快以新的決議對評價問題作出定論

      鄧小平等領導人對“兩個凡是”的抵制,促使真理標準討論運動很快取得壓倒性勝利,實踐成為檢驗是非的根本標準。據(jù)此,人們開始反思此前近30年的歷史遺留問題。

      在廣泛反思的熱潮中,鄧小平與陳云對如何解決評價問題進行思考。1978年秋的一次交談,他們一致認為應通過作決議敲定一系列歷史遺留問題。鄧小平說“該拿個東西出來了”,還說“毛澤東思想還是不能丟”。陳云回應說“丟不得。這項工作要細。蘇聯(lián)丟了,結果吃了虧”,“要像延安時搞的決議一樣,一次性把一些問題定下來”。鄧小平認為,決議里“關于毛澤東的評價要慎重。有些事是毛澤東同志的錯誤。但關鍵問題在林彪、江青這些人起了壞作用”,“林彪、江青集團搞了許多‘左’的東西,搞決議要從這個問題上打開缺口”。對此,陳云表示十分贊同。鄧小平進一步提出更多細節(jié)問題,認為“這些事只有靠我們來做了。不能拖”,還對陳云說“你是老同志,出來把一些歷史問題理一理怎么樣”。陳云沒有給出明確回答,只是肯定說“延安時期,把許多問題弄清楚了,定下了,全黨統(tǒng)一了思想”,故而歷史問題的決議“非搞不可”[注]圖們、肖思科:《特別審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受審實錄》,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第37—38頁。。根據(jù)年譜、傳記等交代的鄧、陳的行跡,這次談話應是在8月下旬[注]肖建平:《鄧小平對出臺〈歷史決議〉的四次考量》,《上海黨史與黨建》2017年第6期。。

      這次交談達成了4點共識,初步構思了解決歷史評價問題的可行性方案。

      第一,談話的重點問題。陳云認為應學習延安做法,盡快以黨內(nèi)決議的方式敲定歷史遺留問題。鄧小平表示贊同。陳云是“文革”后最早建議作決議的領導人。在十一屆三中全會閉幕會和中央紀委第一次全體會議開幕式的講話上,他兩次指出要盡快作決議。在延安時期,“大家面對面指名道姓地批評和自我批評,認真總結建黨以來的經(jīng)驗教訓,在這個基礎上寫出了《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以后就開黨的七大,全黨同志團結一致,取得了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注]《陳云文集》,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第453頁;《陳云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39—240頁。。他認為,延安時期的《歷史決議》很好地起到團結統(tǒng)一的效果,在新形勢下,有必要學習這個正面經(jīng)驗,作出新的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決議。

      第二,決議的對象問題。談話涉及的對象有兩個:一是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評價,二是對“文革”及林彪、“四人幫”的評價。只要重點解決好這兩個關鍵問題,就說明了毛澤東的功過、毛澤東思想的內(nèi)容和實質,認清了“無產(chǎn)階級專政下繼續(xù)革命”理論的破壞性和林彪、江青集團的極左本質,其他的歷史、現(xiàn)實、實踐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第三,決議需要注意的問題。在全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鄧力群的發(fā)言談到,“蘇聯(lián)從否定斯大林、否定斯大林時期開始,直至否定列寧、否定十月革命、否定列寧主義”,“從赫魯曉夫到戈爾巴喬夫,在蘇聯(lián)搞的就是自己反對自己,自己丑化自己,自己毀滅自己”[注]《鄧力群文集》第3卷,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8年,第346—347頁。。蘇聯(lián)的教訓十分慘痛,因此鄧、陳一致認為必須深刻汲取教訓,我們黨決不能“丟”了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而要全面、歷史地對待歷史問題,尤其是重大錯誤,以免重蹈覆轍。

      第四,決議的時機問題。談話認為作決議的時間要盡快,但時機要恰當。決議不可避免會涉及許多敏感人物、事件、文本,必須慎之又慎,否則很可能“火上澆油”,惡化形勢,因此要注意作出決議的條件和時機。至于決議的負責人,鄧小平提議由陳云擔任,但后來由于陳云身體多恙、精力有限,歷史重擔落在了鄧小平身上。

      三、十一屆三中全會:不糾纏和不匆忙解決評價問題

      鄧小平等的呼吁在黨內(nèi)掀起一些改革浪潮,但由于歷史的慣性作用強大,黨和國家的航向一時難以完全轉變過來,后來形勢的惡化影響了歷史問題的解決。揭開功過評價的“蓋子”之后,不但沒有制止紛爭、反而加劇了社會上極左、極右思潮的濫觴。“西單民主墻”等群眾議論歷史與現(xiàn)實問題的集會地、《四五論壇》等不規(guī)范的油印刊物、“啟蒙社”等知識青年的自發(fā)組織日益增多。他們關心國家大事、推動社會進步的意愿是好的,但由于發(fā)聲者自身水平和所知信息有限,又容易被有目的地利用,往往導致好心辦壞事。黨內(nèi)也有一些同志對毛澤東晚年的錯誤、對經(jīng)歷嚴重歪曲后的毛澤東思想的本質、內(nèi)容、作用等產(chǎn)生疑惑,相互之間議論不斷。各種勢力和言論充斥全國,有越演越烈的趨勢,“特別是在這次中央工作會議和三中全會前后,民主墻上的大字報越來越多,涉及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注]總249,第五組(51):《西單民主墻的剖析——范榮康、余煥春同志的聯(lián)合發(fā)言》。《理論工作務虛會》(201-264),天津市檔案館,X0213-C-000013。?!巴h”和“以訛傳訛”的現(xiàn)象普遍,造成社會上出現(xiàn)“三信”危機,即“對馬列主義的信仰、對黨的信任,對社會主義四化建設的信心問題,主要是懷疑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注]中央宣傳部:《關于三中全會以來的宣傳工作向中央的匯報綱領》。《中共中央批轉中央宣傳部〈關于三中全會以來的宣傳工作向中央的匯報綱領〉的通知》,天津市檔案館,X0211-Y-000266。。這給當時的意識形態(tài)工作帶來極大困擾,也給政局穩(wěn)定帶來威脅。

      值此危機關頭,鄧小平在1978年11-12月中央工作會議和三中全會期間果斷改變態(tài)度,更加慎重地對待歷史評價問題。他提出“不爭論”“不糾纏”的方針,“宜粗不宜細”“不必匆忙去做”的原則,以保障國家的安定和團結。1978年11月25日,鄧小平在聽取工作匯報時指出,“有些歷史問題,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nèi)不能勉強去解決。有些事件我們這一代人解決不了的,讓下代人去解決,時間越遠看的清楚”,“我們處理任何問題,都要從大局著眼,小局服從大局,小道理服從大道理”[注]《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冊,前揭書,第435—436頁。。12月1日,他在黨內(nèi)打招呼會議上指出,“歷史問題只能搞粗,不能搞細。一搞細就要延長時間,這就不利。要以大局為重”[注]同上,第445頁。。他還親筆為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的講話列了一份提綱,其中第三點寫到“解決遺留問題要快,要干凈利落,時間不宜長”,“安定團結十分重要,要大局為重”[注]同上,第446頁。。12月13日,他在正式講話中明確要求“處理歷史遺留問題為的是向前看”,“要大處著眼,可以粗一點,每個細節(jié)都弄清不可能,也不必要”,對“文革”等歷史問題“總要總結,但是不必匆忙去做”,因為“要對這樣一個歷史階段做出科學的評價,需要做認真的研究工作,有些事要經(jīng)過更長一點的時間才能充分理解和作出評價,那時再來說明這一段歷史,可能會比我們今天說得更好”[注]《鄧小平文選》第2卷,前揭書,第147—149頁。。鄧小平的意見得到多數(shù)中央領導人的認可。根據(jù)多數(shù)領導人的意見,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中要求“堅持一分為二的科學態(tài)度。要求一個革命領袖沒有缺點、錯誤,那不是馬克思主義,也不符合毛澤東同志歷來對自己的評價”,宣告在“適當?shù)臅r侯”進行評價“是必要的,但是不應匆忙地進行”[注]《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1頁。。

      不糾纏和不匆忙的原則與實事求是并不對立,前者是后者的重要體現(xiàn)。鄧小平等中央領導人考慮到:1.政治路線、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尚未解決,國內(nèi)外情況復雜多變;2.現(xiàn)實問題任務繁重、時間緊迫,解決它更重要,應把主要精力放在撥亂反正和建設事業(yè);3.歷史問題牽扯的東西過于龐雜,相比現(xiàn)實問題,分歧更大且時間太近,難以看清楚,如果沒有解決好,不但會越描越黑,而且會加重現(xiàn)實困難的解決。因此,決定暫時不觸碰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的“敏感神經(jīng)”,以免加劇對立和分化。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消極對待“文革”等歷史問題,而是等待時機,當黨和國家趨于安穩(wěn)時再通過決議加以一舉敲定。

      1979年1月18日黨的理論工作務虛會開幕式上,胡耀邦撰寫的、得到黨中央批準的《理論工作務虛會引言》印發(fā)給所有與會成員。它同樣強調(diào),對待歷史問題,“我們還不宜匆匆忙忙地做判斷,匆忙判斷往往容易吃虧”[注]《胡耀邦文選》,前揭書,第115頁。。務虛會《簡報》第1期也要求思想、理論、宣傳界的干部和工作者,“對很多問題,我們的同志不宜匆匆忙忙作出判斷”[注]總1,綜合(1):《理論工作務虛會開始》。《理論工作務虛會簡報》(1-70),天津市檔案館,X0213-C-000010。。這再次強調(diào)了三中全會和鄧小平的指示。

      四、“國慶講話”后:立即以中央決議的方式作定論

      三中全會后的理論工作務虛會和真理標準討論“補課”運動,促使黨中央將評價問題提到議事日程。不糾纏和不匆忙作評價的方案有其合理之處。但是,解決現(xiàn)實問題與歷史問題也存在相互促進、交匯交融的一面,不管是處理各項實際工作還是討論教訓,都無法繞開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評價問題。因此,黨內(nèi)外都大力呼吁對其給出定論。

      其一,思想理論界呼吁作出評價。解決歷史評價難題是思想理論界與黨中央互動的碩果之一。1979年1-4月,根據(jù)鄧小平解放思想、暢所欲言的指示精神,黨的理論工作務虛會積極討論重大問題,呼吁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作出統(tǒng)一定論。第一組代表對“不匆忙”評價的方針提出質疑,“毛澤東同志作為一個偉大的馬列主義者,一位歷史人物,是可以評價的,是應該評價的”,“事實上,現(xiàn)在國內(nèi)外、黨內(nèi)外都在評價他。我們黨不主動作出正確的評價,很被動。這件大事,已經(jīng)擺在黨的議事日程上,不能全部留給后人去解決”,“總結我黨三十年的歷史經(jīng)驗不能不涉及對毛澤東同志的評價”[注]總112,第一組(21):《正確評價毛澤東同志的問題已經(jīng)擺在黨的議事日程》?!独碚摴ぷ鲃仗摃唸蟆?71-150),天津市檔案館,X0213-C-000011。。其中,丁代表從作用層面提出,“三中全會有了一個很好的開端,但問題還很多,很有必要有一個社會主義時期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衷心希望黨中央能夠盡快地作出社會主義時期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在全黨范圍內(nèi)澄清是非、統(tǒng)一思想,造福于子孫萬代”[注]總50,第一組(9):《丁偉志同志一月二十三日在小組會上的發(fā)言》?!独碚摴ぷ鲃仗摃唸蟆?1-70)天津市檔案館,X0213-C-000010。。青海省委宣傳部的荊代表從一線工作經(jīng)歷提出,“在日常宣傳工作中經(jīng)常碰到這樣的問題,如毛主席在社會主義時期關于革命和建設的理論,哪些是正確的,哪些不正確?毛主席的哪些語錄是毛澤東思想體系之內(nèi)的,哪些是之外的?群眾提出了以后,宣傳干部說不清。在報紙宣傳上為了回避毛主席的缺點、錯誤,往往把毛主席說過的一些錯話,說成是林彪、‘四人幫’的謬論,用毛主席的另一些話來批判,群眾看了有意見”,建議“對于毛主席功過的評價現(xiàn)在應提到議事日程上”[注]總203,第五組(43):《青海省理論務虛會情況匯報》。《理論工作務虛會簡報》(201-264),天津市檔案館,X0213-C-000013。。這些觀點和建議引起熱議。

      其二,真理標準討論的“補課”運動繼續(xù)解放思想,撥亂反正。三中全會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主旋律。各界對鄧小平在理論工作務虛會作的《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講話解讀有爭議,引發(fā)全國“說三還是道四”的議論。有的懷疑風氣又變了,中央又要“收”了。但三中全會和四項基本原則兩次講話并不矛盾,都是實事求是,既反“左”又反右。當發(fā)現(xiàn)肯定“文革”、否定三中全會的傾向依然嚴重后,鄧小平要求各級黨、政、軍的機關就實踐標準問題進行“補課”[注]《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冊,前揭書,第541頁。。1979年5月,《解放軍報》《人民日報》根據(jù)鄧小平的思想觀點,發(fā)文要求“抓緊補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課,要重新好好學習三中全會文件”[注]《重新學習三中全會文件,補上真理標準問題討論一課》,《人民日報》1979年5月22日,第1版。。7-8月,鄧小平在山東、天津的講話繼續(xù)強調(diào)“補課”。由此引發(fā)全國性的“補課”運動,軍隊系統(tǒng)和全國未開展討論、開展不深入的地區(qū)和部門繼續(xù)解放思想。黨內(nèi)再次對思想路線、政治路線進行反思和調(diào)整。而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評價問題“又在全國上下、黨內(nèi)黨外迫切地提了出來”,“國際上也等著我們在這些問題上的態(tài)度”[注]程中原、李正華、張金才:《1976-1982:實現(xiàn)轉折,打開新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45頁。。

      鑒于黨內(nèi)外、國內(nèi)外的呼聲很高,黨中央認識到要盡快以中央講話為契機,盡力解決歷史敏感問題。1979年6月,中央常委會一致決定由葉劍英作為代表發(fā)表講話,這次講話要有新內(nèi)容、新水平。講話經(jīng)反復討論和修改后定稿。討論的群體既有民主人士,又有中央和地方的領導干部,還有中央常委,“是一個集體的創(chuàng)作,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注]《鄧力群文集》第1卷,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8年,第270頁。。

      國慶講話對評價問題作出回應。它較為充分地概述了毛澤東的功績,對于他的失誤和錯誤“沒有直接的批評,不過暗含著一種批評”;對毛澤東思想,改變了“文革”時的夸大做法,“還是恢復了七大的提法”[注]《胡喬木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32、128頁。。至于更多具體細節(jié)問題,準備之后再一一敲定。對此,胡喬木解釋說,“這是一個慶祝講話,不是對過去三十年作全面的總結”,“那樣的總結只能在另外的時間經(jīng)過另外的會議,經(jīng)過詳細討論,作出正式的專門的文件”[注]同上,第127頁。。這里所說的正式“文件”指的就是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黨史上的第二個《歷史決議》。

      國慶講話為作決議創(chuàng)造了時機,表達了黨中央主動回應社會聲音,反思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問題和經(jīng)驗教訓的態(tài)度,引發(fā)各界的強烈反響。講話起草時,有人提出對歷史的評價問題“不能拖久了”,“十二大總該解決了”[注]劉金田:《鄧小平與第二個歷史決議》,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32頁。。講話后,“大家都希望在開十二大的時候”[注]《鄧力群文集》第1卷,前揭書,第271頁。作定論。這表明全黨翹首期盼新的決議的誕生。10月下旬,中央決定立即著手起草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評價等歷史遺留問題的決議,以中央決議的方式對它們作出正式結論。

      五、決議起草初期:最核心的是維護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地位

      理論工作務虛會和國慶講話為解決歷史問題提供了思想、政治的準備。前者是第二個《歷史決議》的邏輯起點,后者是邁出最后一步的“探路石”。決議自1979年10月底開始,至1981年6月定稿,經(jīng)歷了多次黨內(nèi)外大型討論,在博采眾議的基礎上力排錯議,在充分民主的基礎上充分集中。

      鄧小平親自領導決議起草工作和集體討論,為決議傾注了大量心血。鄧小平對決議先后發(fā)表19次重要談話。1980年3月19日,他對起草小組負責人的談話是最關鍵的一次,對決議闡發(fā)了三條意見。其中,“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還是第一條”,即“確立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堅持和發(fā)展毛澤東思想”[注]《鄧小平文選》第2卷,前揭書,第291—293頁。。在此后的談話中,他多次從黨史發(fā)展的過程來說明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重要性、特殊性,要求做到堅決維護它們的地位。例如,他強調(diào)“如果沒有毛澤東同志的卓越領導,中國革命有極大的可能到現(xiàn)在還沒有勝利,那樣,中國各族人民就還處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tǒng)治之下,我們黨就還在黑暗中苦斗”[注]《鄧小平文選》第2卷,前揭書,第148頁。;“對于毛澤東同志的錯誤,不能寫過頭”,“不能把所有的問題都歸結到個人品質上”[注]同上,第301頁。;“毛澤東思想這個旗幟丟不得”,丟了就是“犯歷史性的大錯誤”[注]同上,第298、300頁。。他還在會見意大利記者法拉奇時,再次強調(diào)我們黨堅決維護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地位的態(tài)度。

      在中央領導人的關懷下,決議并未等到十二大,而是在十一屆六中全會便得以順利通過。決議充分說明了毛澤東在黨和國家的歷史地位,以及毛澤東思想作為指導思想的重要意義;還對“文革”10年、“文革”前17年、“文革”后4年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作科學分析和判斷。1981年5月,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鄧小平總結說,“這個文件差不多起草了一年多了,經(jīng)過不曉得多少稿”,是合乎“三項基本要求”的,可以通過了,黨內(nèi)外、國內(nèi)外都在等,“所以,不能再晚了,晚了不利”[注]同上,第305—306頁。。在六中全會的預備會和閉幕會上,鄧小平都對決議作了充分肯定。六中全會會議公報也指出,決議“對于統(tǒng)一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思想認識,同心同德地為實現(xiàn)新的歷史任務而奮斗,必將產(chǎn)生偉大的深遠的影響”[注]《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第176頁。。《歷史決議》同六中全會一道,具有里程碑意義。

      決議通過后,鄧小平考慮到很有可能還會冒出各種不同聲音,影響黨和國家的團結統(tǒng)一,遂在六中全會閉幕會上嚴肅地說:“今后作為一個共產(chǎn)黨員來說,要在這個統(tǒng)一的口徑下來講話。思想不通,組織服從?!盵注]《鄧小平文選》第2卷,前揭書,第383頁。不久,他同中宣部負責人的談話也強調(diào),要“在黨的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基礎上,團結一致,整齊步伐,努力工作,使我們的思想戰(zhàn)線、文藝戰(zhàn)線和其他戰(zhàn)線都不斷取得新的勝利”[注]同上,第393頁。。相較而言,鄧小平對決議的前期醞釀、中間起草、通過后的貫徹落實等各方面事項都居功至偉。

      除鄧小平外,陳云也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陳云在黨內(nèi)最先建議以黨內(nèi)決議的形式“敲定”歷史問題,并對作決議的時機、條件,決議的指導原則、注意事項等作思考;主張在決議“反復推敲,反復斟酌”和“經(jīng)得起歷史的檢驗”的原則下,把歷史問題“一錘子敲定”[注]《陳云文選》第3卷,前揭書,第283頁。;總結了毛澤東的主要功績,強調(diào)必須從政治全局來認識確立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崇高地位的重大意義;建議“增加回顧建國以前二十八年歷史的段落”;要求補上學習哲學、革命史、黨史的要求,以促使黨員干部切實掌握實事求是的路線和作風。這既推動了第二個《歷史決議》的誕生,又保障了決議的說服力和生命力;既很好地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文革”等重大歷史問題作了評價和定論,又為加強黨內(nèi)民主、干部水平和避免歷史悲劇的重演提供了方案。陳云雖然不如鄧小平那樣起決定性作用,但也提出眾多不可或缺的建議,在助力解決重大歷史問題的過程中貢獻卓越。鄧、陳二人的大量思考有同有異,互為補充,互相生發(fā),合力推動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評價等歷史敏感問題的解決。

      六、十二大前后:報告、黨章、憲法都要寫入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

      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歷史決議》后,為進一步鞏固決議的精神和導向,黨中央在十二大的政治報告、新黨章和1982年通過的新憲法中,繼續(xù)寫入毛澤東的功績和毛澤東思想的地位。這是舉全黨全國之力確保鄧小平所強調(diào)的“第一條”原則不被撼動。

      黨中央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作評價的時間節(jié)點是1982年[注]六中全會通過的《歷史決議》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作出全面評價。一般認為評價的節(jié)點是六中全會,事實上,之后的十二大政治報告、黨章和“八二憲法”以黨紀國法的形式,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地位作了更為重要的貫徹和鞏固。。十二大政治報告、黨章和“八二憲法”以黨紀國法的形式鞏固了《歷史決議》主題、內(nèi)容和精神。報告、黨章、憲法連同決議,是堅決維護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崇高地位的“組合拳”。據(jù)胡喬木的秘書黎虹回憶,這4個文件的“起草任務,多半是齊頭并進或相互交叉,延續(xù)時間很長”[注]《我所知道的胡喬木》,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12年,第424頁。。鄧小平在指導四者的起草工作時,就有意將其統(tǒng)一起來,合力推動走出舊困境,開創(chuàng)新未來。

      中共十二大是極具歷史轉折意義的會議,既是對三中全會以來改革成果的鞏固,更是對今后四化建設的全面推進。胡耀邦、胡喬木對報告付出大量心血,就報告的宏觀設計,提出獨到見解。胡耀邦認為三中全會以來“各方面都有很大進展”,“但各條戰(zhàn)線的問題并不等于都解決了。各條戰(zhàn)線、各個部門都要結合十二大的召開系統(tǒng)地總結一下經(jīng)驗,提出各自的工作究竟怎么搞。不能零敲碎打,要從根本上系統(tǒng)總結一下,要搞‘成套設備’”[注]同上,第749頁。。胡喬木則提出“十二大報告既不同于六中全會通過的歷史決議,也不同于國慶三十周年葉帥講話,要求理論性強,有文采,有新意”[注]《胡喬木傳(下)》,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749頁。。

      經(jīng)過起草小組近5個月的努力,報告達到預期目的。十二大報告指出,歷史決議通過前后,“黨依靠廣大干部和群眾的集體智慧,既對多年來的‘左’傾錯誤和毛澤東同志晚年的錯誤做了科學的分析和批判,又堅決地維護了黨在長期斗爭中形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維護了毛澤東思想的科學真理和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宣告“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在新的偉大實踐中,積累新的經(jīng)驗,創(chuàng)造新的理論,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推向前進”[注]《胡耀邦文選》,前揭書,第420、466頁。。這再次鞏固了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地位,也向黨內(nèi)外、國內(nèi)外表明了黨中央的一貫態(tài)度。

      十二大黨章修改的時間相對較長,篇幅較大。鄧小平對黨章的修改工作提出不少指導性意見和具體性建議。黨章有“新”的內(nèi)容、特點和意義:1.內(nèi)容上“清除了十一大黨章中‘左’的錯誤,繼承和發(fā)展了七大、八大黨章的優(yōu)點,系統(tǒng)地總結了歷史上黨的建設的經(jīng)驗和反映了黨的現(xiàn)實生活的要求”[注]《胡喬木文集》第2卷,前揭書,第197頁。;2.特點上取長補短,破舊立新,契合新時期的需求和時代特征;3.對提高黨員干部的綜合素質和黨組織的戰(zhàn)斗力、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意義重大。鄧力群說:“十二大通過的黨章,是我們黨的歷史上最好的黨章,這是黨內(nèi)黨外一致公認的。”[注]《鄧力群文集》第2卷,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8年,第57頁。

      十二大黨章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作了科學定位。黨章“總綱”寫到:“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創(chuàng)立了毛澤東思想”;“中國共產(chǎn)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fā)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jīng)驗總結,是中國共產(chǎn)黨集體智慧的結晶”。總綱明確說明要以毛澤東等人創(chuàng)立的毛澤東思想作為行動指南,既對全體共產(chǎn)黨員有指導作用,也意味著一如既往地肯定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崇高地位?!稓v史決議》稱毛澤東思想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jīng)驗總結”,但在概括毛澤東思想的內(nèi)容時,又涵蓋了“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注]《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前揭書,第156、158頁。。這樣看來,毛澤東思想的性質中明顯少了“建設”一面。十二大通過的新黨章就對這個問題作了修改,補上“和建設”3個字,即“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jīng)驗總結”[注]《十二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第53—54頁。。這是對《歷史決議》的一個小修繕。

      憲法是國之重器的“重器”,絲毫含糊不得。1978年12月26日,鄧小平讀完《憲法修改草案(12月4日送審稿)》后,對胡喬木說“憲法序言里要提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條文里不提。要盡快把憲法草案拿出來,用最短的時間修改好”[注]《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冊,前揭書,第793頁。。根據(jù)鄧小平的意見,分管公檢法工作的彭真強調(diào)憲法同歷史決議、十二大文件在精神要一致,要將這些精神與“四項基本原則”相結合,“現(xiàn)在沒有多少人公開反對,實際上有些人并不贊成。我們還是要講‘四個堅持’,憲法修改草案中要寫上去”[注]《彭真年譜:1902-1997》第5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2年,第155頁。?!八膫€堅持”最重要的一個“堅持”,就是必須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在反復商榷和多方考量后,“八二憲法”繼續(xù)高度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序言”指出,20世紀中國發(fā)生的歷史變革中,除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外,其余都是“以毛澤東主席為領袖的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進行的,包括“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逐步實現(xiàn)了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等;強調(diào)“中國各族人民將繼續(xù)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引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注]《十二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前揭書,第185—186頁。。新憲法講歷史、看現(xiàn)實,盡管與決議、報告、黨章分屬不同的規(guī)范體系,但相得益彰,交織成維護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紅寶書”。

      十二大之后至今,黨中央繼續(xù)完善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評價。對毛澤東,增加了愛國者、民族英雄、偉大人物、一代偉人等稱謂。對毛澤東思想增加了“創(chuàng)造性”的性質定位。毛澤東思想的內(nèi)容體系也不斷完善。例如,毛澤東誕辰100周年時,在第3部分的“軍事”方面增加“國防建設”的內(nèi)容;毛澤東誕辰110周年時,在第6部分增加“外交工作”的內(nèi)容;有些官方重要著作還增加“關于世界觀和方法論”“關于國防建設和外交工作的理論”“關于思考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論”等內(nèi)容。黨中央雖然根據(jù)時代和實踐的變化,對《歷史決議》作了一些修改,但并非改變評價,而是在決議、報告、黨章、憲法基礎上的新補充,旨在繼續(xù)鞏固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地位。正如龔育之提出的,對決議要在堅持中前進[注]龔育之:《黨史札記(一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95頁。。《歷史決議》畢竟是黨內(nèi)的政治性決議,反映的是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實踐發(fā)展情況和黨內(nèi)的理論認識水平,存在局限性。但總體而言,它依然是一個偉大的、至今仍具指導作用和教育意義的文本。

      綜上,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解決以“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評價問題為重點的歷史問題,呈現(xiàn)出越來越深入、越來越成熟的趨勢。在歷史轉折關頭,鄧小平于1977年7月的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完整地準確地宣傳、掌握和運用毛澤東思想;1978年8月,同陳云達成盡快敲定評價問題的共識;1978年12月,三中全會確立不糾纏和不匆忙處理的方案;1979年10月,國慶講話后決定以黨中央決議的方式作出評價;1980年3月,強調(diào)決議最核心的是維護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崇高地位;通過十二大的黨代會報告、黨章和“八二憲法”的崇高形式,合力鞏固《歷史決議》的精神。這幾次決策盡管存在變化和反復,但都是根據(jù)具體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化而進行的策略性調(diào)整,凸顯了鄧小平等中央領導人實事求是的理論品質和高深的政治智慧,從側面體現(xiàn)了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評價問題的復雜性和艱巨性。最終,黨中央以恰當?shù)臅r機和方式解決了評價問題,確立了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作用。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同對新中國創(chuàng)立以來的社會主義模式的態(tài)度是一體的??隙珴蓶|和毛澤東思想,意味著不是全部摒棄原有基礎,而是對它的繼承與發(fā)展。

      評價過程所體現(xiàn)的立場、觀點、方法,對敏感人物的評價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其一,認識論意義在于要著眼政治大局,保持宏觀全局意識和戰(zhàn)略戰(zhàn)術思維;要積極遵循問題導向,提高工作的針對性;要“站在今天和明天寫昨天”,重在從歷史事件中總結經(jīng)驗和汲取教訓,而不是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其二,方法論意義在于要堅持“開門討論”的方針,有黨內(nèi)外意見又有中央決策,先民主后集中;要堅持全面、歷史、辯證的科學方法。其三,現(xiàn)實意義在于要堅決抵制教條主義和虛無主義,避免“翻燒餅”;要將黨性與科學性結合起來,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恰如其分地作出評價,在不違背事實的情況下分配好得失與對錯的分析權重。

      一般而言,中國共產(chǎn)黨作出決議需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發(fā)生了重大事故,并開始作調(diào)整,歷史航向開始往對的方向前進;二是黨的領導核心已經(jīng)發(fā)生變化,并且新的領導人支持作決議的工作;三是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比較擁護作決議。由于條件所限,尤其是改革開放40年來,沒有發(fā)生重大變故,新一屆領導集體不會作出新的歷史決議,更不會否定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注]現(xiàn)在網(wǎng)絡和民間有傳言:新一屆領導集體將會作黨內(nèi)第三個《歷史決議》,該決議將會更多地否定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比如,茅于軾、辛子陵等在《紅太陽的隕落》一書、《把毛澤東還原成人“一文中,混淆是非,不講實際,惡意宣揚”毛澤東罪惡滔天“等錯誤言論;辛子陵在接受《新史記》采訪時捏造所謂的“鄧小平、胡錦濤關于重新評毛的談話”,還提出“只有和毛切割,中共才能找回自信和光榮”;網(wǎng)絡上流傳《萬里致信中央政治局重新評價毛澤東“是時候了”》一文。這都是別有用心地歪曲歷史和領袖,造成惡劣影響。作新決議的前提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時期是錯誤的、黨內(nèi)外對它的評價分歧很大,所以需要通過決議來統(tǒng)一思想。但事實并非如此,因此沒有必要作出新的決議,第二個《歷史決議》至今仍起指導作用。至于否定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更是一廂情愿的想法。如果這么做,等于我們黨自己動手挖立足的墻角,自愿步蘇聯(lián)的后塵。三中全會以來,幾代黨中央領導集體都充分汲取蘇聯(lián)的慘痛教訓。新一屆領導集體更是要求不能將毛與鄧相互否定,不能將改革開放前后歷史時期相互否定,而是強調(diào)這兩個歷史時期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

      猜你喜歡
      毛澤東思想決議歷史
      黨的三個歷史決議的經(jīng)驗啟示
      公民與法治(2022年3期)2022-07-29 00:57:02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jīng)驗的決議
      當代陜西(2021年21期)2022-01-19 01:59:40
      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現(xiàn)代思想的啟蒙
      我省干部群眾堅決擁護全國兩會各項決議決定
      當代陜西(2018年6期)2018-05-22 03:03:48
      毛澤東思想的永恒價值
      湖湘論壇(2016年1期)2016-12-01 04:21:40
      新歷史
      全體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4月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三原县| 阿城市| 弥渡县| 宣恩县| 姚安县| 双鸭山市| 罗定市| 河津市| 房山区| 博兴县| 龙里县| 铜川市| 萨迦县| 舟山市| 建湖县| 达拉特旗| 霍邱县| 永仁县| 朝阳区| 米脂县| 中西区| 醴陵市| 德州市| 大同市| 米易县| 平定县| 泽库县| 赣州市| 定陶县| 临泽县| 贺兰县| 定西市| 镇沅| 丹阳市| 泗阳县| 陈巴尔虎旗| 柳林县| 珠海市| 晴隆县| 台中县| 宜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