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芝
(湖南廣益實驗中學,湖南 長沙 410000)
就民族器樂演奏和表現(xiàn)來說,具有非?;磉_的精神,使用民族器樂的過程中,例如彈奏《春江花月夜》,從靜到動,或者是從動到靜,又或者是從遠打到近,其中,創(chuàng)作者借景抒情,又將情寄托于景,完美地展現(xiàn)了絲竹樂音樂美,利用委婉的旋律與多變的節(jié)奏,對月夜春江的景色作了描繪,再現(xiàn)了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給人們展現(xiàn)了一副山水畫卷,與此同時,向受眾傳達了作者的豁達和悠揚意境。所展現(xiàn)的心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作者感懷于世的思考,另一個是其在現(xiàn)世中的豁達和灑脫,并沒有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
民族器樂能夠對不同的情感進行表達,無論是悲傷的還是歡樂的是可以輕松展現(xiàn),例如嗩吶演奏,不只能夠將悲傷的哀樂進行演奏,還能傳達歡快的節(jié)奏,可以激發(fā)人們本身的情緒,比較適合在婚慶和廟會中運用,就嗩吶來說,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發(fā)揮自身的感染力,當人們聽到這一聲音,就會非常高興,也就是因為如此嗩吶何以經(jīng)常在婚慶中使用,并沒有任何聲音可以超越嗩吶帶給人們的喜感,這就是其的價值所在。民間吹打樂器本身就有一定的穿透力,時快時慢,緩急交錯,不但能夠走街串巷,還能夠互相互動,使得藝術和大眾之間的互動沒有任何距離,可以在民間深入,演奏人員并不屬于演奏家,而是普通的大眾,這是民族器樂所具有的魅力。
民族器樂在表達情感的過程中,充分地展現(xiàn)了哀怨之思和離愁之情,可以說是酣暢淋漓。例如《琵琶行》當中,其所表達的及時琵琶女嫁給商人婦的一種愁苦,彈奏琵琶時的哀婉曲調和思婦情感,給人一種離愁別緒以及無可奈何之感,琵琶在曲調上非常動人,可以讓為之動容。再例如表達邊塞離別的作品,《陽關三疊》和《從軍行》,我國古代多發(fā)戰(zhàn)亂,離愁別緒也正因為而來,親朋好友不能團聚,因此,人們寄相思之情于樂曲,進行表達最多的是琵琶和古箏與二胡以及古琴,可以很容易給人一種潸然淚下之感,激起凄涼之情,曲調可以完美地對自身的感知體驗進行表達。漢朝時期的詩歌、唐朝的故事以及宋代的辭曲,都是使用民族器樂最為廣泛的時期,人們將情寄予民族器樂之中,長時間存在,并得到不斷流傳,樂曲投射各種離愁之情和傷感之意,表達了不同時期的人文情懷。
對于民族器樂來說,之前主要在婚喪嫁娶中運用,一直到今天為止,依然如此,足以看出其藝術造詣,從古到今,婚喪嫁娶都是人們非常重視的一件大事,可以說,民族器樂一直以來都受到人們的關注。民族樂器的藝術感染力也是非常強的,截止目前為止,依然運用民族器樂進行表演的有嗩吶所演奏的《百鳥朝鳳》,還有琴曲所演奏的《高山流水》,給人一種美的意境感受。演奏《高山流水》時,大眾可以深切地體會高山與潺潺流水,讓人感知一種豁達,在情感上獲得共鳴,是新的意境與體會。民族器樂自身的價值不能被任何樂器所取代,是獨特的和無價的存在,大多數(shù)音樂和目前的重金屬音樂,均從民族器樂當中激發(fā)的靈感,運用民族器樂進行表演是我國不朽的珍寶。
民族器樂和當前的流行音樂不同,與歌唱和舞劇,還有音樂劇表演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器樂表演主要是在樂器發(fā)聲基礎上進行的,雖然同樣是人演奏,然而以樂器的音色給人藝術感染力,通過人聲和人自身的情感表現(xiàn)聲樂感染力的,器樂同樣如此,器樂當中需要注入豐富的情感,然后由樂器所傳達,在中國古代就已經(jīng)有器樂了,塤能夠發(fā)出動聽的聲音,即器樂表演的魅力。給予人們的是激情之感,也可以能是溫柔的感覺,從來都是與時俱進的,民樂審美在人們的心中永存。
綜上所述,民族器樂具備較高的價值,值得人們深入探究??梢哉f,民族器樂演奏是歷史性的和民族性的,和現(xiàn)階段的音樂不同,民族器樂是產時間流行的,具有非常廣闊的審美范疇,在人文情懷層面上,民族器樂將喜怒哀樂傳達給人們,并深入到受眾的內心世界中,民族器樂的表達形式,比較關注人情人性,能夠對情感進行表達,因此,需要大力發(fā)揚民族器樂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