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肝脾腎-筋肉骨平衡論治“骨錯縫、筋出槽”所致頸性眩暈及其臨床思考*

      2018-01-24 00:31:22范莉叢于海波劉永鋒
      中國中醫(yī)急癥 2018年8期
      關鍵詞:錯縫頸性正骨

      范莉叢 于海波 劉永鋒

      (1.廣東省深圳市中醫(yī)院,廣東 深圳 518000;2.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廣東 廣州 510120)

      頸性眩暈是指由于頸椎退行性改變、頸椎間盤突出、頸椎失穩(wěn)、頸椎關節(jié)紊亂、頸部軟組織僵硬等因素,或致椎動脈直接受到壓迫,或使頸交感神經(jīng)受到刺激,引起椎-基底動脈痙攣,造成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引起以位置性、發(fā)作性眩暈為特征,常伴有惡心、嘔吐、耳鳴、耳聾、眼震、失眠、頸項部疼痛等癥狀的一系列臨床綜合征。此病多見中老年人,但隨著電子產(chǎn)品使用的普及,其發(fā)病率也呈上升趨勢,且日趨年輕化,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頸性眩暈發(fā)病機理比較復雜,目前主要傾向于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頸交感神經(jīng)受到刺激、本體感覺器功能紊亂等幾種病因[1],但都不外乎中醫(yī)學“骨錯縫、筋出槽”理論范疇,本研究通過從“骨錯縫、筋出槽”著手,運用“肝脾腎-筋肉骨”理論論治頸性眩暈,以指導臨床對本病的診治?,F(xiàn)報告如下。

      1 骨錯縫、筋出槽與頸性眩暈發(fā)病的密切相關性

      古代醫(yī)家對“骨錯縫,筋出槽”多有論述,如《傷科大成》闡明了筋強、筋翻、筋弛、筋縱、筋縮等不同“筋出槽”表現(xiàn)形式?!夺t(y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云“脊筋隴起,骨縫必錯”,表明了筋出槽必會引起骨錯縫。骨錯縫必然會引起筋出槽,頸椎是骨錯縫、筋出槽好發(fā)部位之一[2],正如《中國接骨圖說》曰“旋臺骨,又名玉柱骨,即頭后頸骨三節(jié)也……四日仆傷面仰頭不能垂,或筋長骨錯,或筋聚,或筋強者”,這也表明骨錯縫、筋出槽與頸椎相關性疾病有關?,F(xiàn)代文獻表明[3-5],頸椎“骨錯縫、筋出槽”與頸性眩暈密切相關。無論是頸椎骨質增生、關節(jié)紊亂等“骨錯縫”,還是頸椎間盤突出、肌肉攣縮等“筋出槽”,均可使椎-基底動脈直接受到壓迫或激惹頸交感神經(jīng),導致椎-基底動脈反射性痙攣,從而引起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所致的眩暈綜合征。

      2 肝脾腎-筋肉骨失衡與頸性眩暈的密切相關性

      頸性眩暈屬于中醫(yī)學“眩暈”范疇,其發(fā)病病因大致有 “無風不作?!薄盁o虛不作眩”“無痰不作?!?種。如《內經(jīng)·素問·至真要大論》記載“諸風掉眩,皆屬于肝”。《內經(jīng)靈樞·海論》記載“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疲,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兜は姆āゎ^?!吩啤盁o痰不作?!薄8尾匮鹘钪黠L,脾主肉、為氣血津液化生之源,腎主骨藏精生髓。肝脾腎功能失調,或致氣血津液化生不足,腦髓失養(yǎng),髓海不足,或致風擾神明,或致痰擾神明,而發(fā)為眩暈。此外,肝脾腎功能失調,則可引起筋骨肉功能障礙,則可導致頸部氣血運行受阻而加重眩暈癥狀。

      3 肝脾腎-筋肉骨失衡與骨錯縫、筋出槽的密切相關性

      《內經(jīng)·素問·痿論》曰“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腎主身之骨髓”。椎間盤、韌帶、肌肉、韌帶、椎動脈、椎間盤、髓核等屬于“筋”的范疇,若肝脾功能失和,筋肉失養(yǎng),筋肉松弛、無力,從而引起筋出槽,如頸椎間盤突出、椎動脈受壓變形、椎動脈迂曲、頸部肌肉韌帶攣縮等均屬于“筋出槽”范疇。而頸椎椎體、椎弓、橫突、棘突及附屬關節(jié)等均屬于“骨”的范疇,若腎精不足,骨髓失養(yǎng),則會引起骨錯縫,如頸椎椎體失穩(wěn)、頸椎關節(jié)紊亂、頸椎骨質增生等均屬于 “骨錯縫”范疇。又如《內經(jīng)·素問·五臟生成篇》曰“諸筋者皆屬于節(jié)。若骨不張筋,筋則出槽”。又如《內經(jīng)素問·痿論篇》曰“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若筋不束骨,骨則錯縫。因此,肝脾腎-筋肉骨失衡是導致骨錯縫、筋出槽的根本原因,肝脾腎-筋肉骨平衡是維持軟組織、骨及關節(jié)的正常位置及功能的基礎。

      4 從肝脾腎-筋肉骨平衡論治骨錯縫、筋出槽所致頸性眩暈

      頸椎生理活動的穩(wěn)定是由頸部動力和靜力平衡共同維持的,肌肉、筋膜、肌腱、韌帶等維持頸部動力平衡,即頸椎外平衡;椎骨、關節(jié)、椎間盤等維持頸部靜力平衡,即頸椎內平衡。肝脾腎-筋肉骨平衡系統(tǒng)維持著脊柱的內外平衡,無論是頸部動力失衡,還是頸部靜力失衡,均可引起頸椎生理功能障礙,從而可導致頸性眩暈的發(fā)生。骨錯縫、筋出槽是頸性眩暈的最直接病因,肝脾腎-筋肉骨失衡則是頸性眩暈的最根本病因。因此,從肝脾腎-筋肉骨著手,內調肝脾腎,外調筋肉骨,糾正骨錯縫、筋出槽,標本兼治,以求達到“骨正筋柔,氣血以流”的正常生理功能,頸性眩暈癥狀自然得以解除。如查和萍教授從調理肝脾腎功能著手,運用中藥內服治療頸源性眩暈患者,往往取得滿意療效[6]。肝脾腎不足、風痰濕邪等引起的肝脾腎功能失和均可引起筋肉骨功能障礙,通過采用祛風化痰、健脾祛濕、活血通絡功能的中藥來調和肝脾腎功能或采用補益肝脾腎中藥,以此恢復筋束骨、骨張筋功能,從而糾正骨錯縫、筋出槽病理狀態(tài),以達到骨正筋柔、藥到病除的目的。又如章珍明針對鉤椎關節(jié)紊亂所致頸性眩暈,先運用龍氏手法糾正骨錯縫、筋出槽,解除眩暈病因,然后針刺暈聽區(qū)以增加腦供血[7],最后取得滿意療效。研究表明[8-10],推拿手法通過持續(xù)刺激頸項部末梢神經(jīng),提高交感神經(jīng)反應閾值,激活鈣離子通道,增加細胞鈣離子內流,釋放血管舒張因子,促使血管舒張,以提高血運功能,從而降低氧自由基生成率,促進炎癥介質代謝,緩解頸部軟組織緊張,松解軟組織粘連,糾正骨及關節(jié)紊亂,重建頸椎動靜力平衡,隨之骨正筋柔,減小或者解除了對頸交感神經(jīng)及椎-基底動脈的刺激,眩暈癥狀隨之緩解或者消失。此外,針灸、火罐、穴位注射、小針刀、中藥、西藥(消炎止痛藥、激素、擴血管藥等)以及中頻、激光、磁療、射頻電治療等理療都有類似的作用機理。因此,無論是中醫(yī)治療(如針灸、推拿正骨、中藥內服外用等),還是西醫(yī)理療,都能以肝脾腎-筋肉骨理論為指導,依照病因、病情選擇最佳治療方法,以達到治療頸性眩暈的最終目的。

      5 臨床思考

      針對本病的治療方法有很多選擇,相關研究也比較多。臨床上比較普遍采用綜合療法,但如何選擇,目前尚未形成規(guī)范,但都會根據(jù)病因、病情緩急原則制定治療方案。對于單純筋出槽頸性眩暈患者,針灸、推拿、火罐、穴位注射、埋線、中西藥等均可作為基礎治療,具體如何選擇,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而定。而對于筋出槽合并骨錯縫頸性眩暈患者,一般以推拿正骨為基礎治療,因其能直接糾正筋肉骨錯位而具有明顯優(yōu)勢,其相關臨床研究也相對較多,已形成了一定的技術操作規(guī)范,如林氏正骨手法將椎動脈自鎖骨下動脈分出至入C6橫突孔前區(qū)段作為起始段,針對性運用頸椎過屈位提拉旋轉斜扳法;將椎動脈第6頸椎至環(huán)椎橫突孔內段第2段作為椎間孔內段,針對性選用頸椎定位旋轉斜扳法;將椎動脈自出寰椎橫突孔經(jīng)寰椎的椎動脈切跡,至進枕骨大孔前區(qū)段作為寰枕段,則采用頸椎微屈位提拉旋轉斜扳法[11]。還有龍氏正骨手法[12]、查氏正骨手法[13]等等,它們都具有針對性強、安全性高、可控性大、療效肯定的特點,為臨床常用推拿正骨手法。然而,復位的筋肉骨往往不夠穩(wěn)定,容易再次發(fā)生錯位[14],這就需要從根本著手,運用中藥、針灸等其他治療,調理肝脾腎-筋肉骨功能,從根本上消除骨錯位、筋出槽病因。此外,確定頸椎“骨錯縫、筋出槽”具體位置尤為重要。眩暈是寰樞關節(jié)錯縫引起,還是鉤椎關節(jié)等小關節(jié)錯縫所致,需要結合癥狀、體征、體查及X線等輔助檢查來確定具體位置,然后采用針對性手法復位,從而達到精準治療的要求。然而對于頸椎反弓、頸椎椎管狹窄慎用正骨手法,頸椎骨折、腫瘤、結核等則禁用正骨手法,這在臨床診療工作中是需要特別注意的。

      6 結 語

      頸椎骨錯縫、筋出槽會造成頸椎關節(jié)結構異?;蜿P節(jié)功能異常[15],從而導致眩暈的發(fā)生,這使正骨手法治療頸性眩暈具有天然的優(yōu)勢,通過輕巧柔和的手法,結合頸椎生理解剖及生物力學特點,順勢施予一巧力,從而使頸椎關節(jié)生理結構恢復正常,其不僅有立竿見影的短期療效,還有良好的遠期療效[16]。然而糾正頸椎骨錯縫、筋出槽與調理肝脾腎-筋肉骨功能是相輔相成的,只有使肝脾腎-筋肉骨功能恢復正常,才能使筋肉骨真正歸位。因此,針對頸性眩暈,在肝脾腎-筋肉骨理論指導下,中西醫(yī)結合,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以推拿正骨為關鍵,糾正骨錯縫、筋出槽,恢復頸椎關節(jié)的生理結構及正常功能,輔以藥物、針灸、理療等治療,重建肝脾腎-筋肉骨功能平衡,內調臟腑,外調筋肉骨,往往可事半功倍,取得滿意的療效。

      猜你喜歡
      錯縫頸性正骨
      《天臺山道家功夫正骨真?zhèn)鳌纷x評
      脊柱緣何“骨錯縫”
      脊柱“骨錯縫、筋出槽”研究現(xiàn)存問題的思考
      錯縫結構對隔墻傳聲損失的影響研究
      聲學技術(2018年3期)2018-07-20 06:45:24
      平樂正骨手法源流淺述
      岳陽張氏正骨氣血理論之以氣為先
      頸性眩暈的保守治療效果
      中蒙醫(yī)結合治療頸性眩暈
      頸性眩暈的中醫(yī)治療近況
      正骨推拿聯(lián)合理療治療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400例
      海兴县| 大竹县| 漳浦县| 连城县| 澳门| 明水县| 富源县| 襄樊市| 昭平县| 晋江市| 仙居县| 三穗县| 长宁县| 佛教| 舟曲县| 桂平市| 廉江市| 精河县| 全南县| 娱乐| 上高县| 鹿泉市| 长寿区| 阜平县| 长寿区| 南乐县| 台南县| 高密市| 新乐市| 张家界市| 吉木乃县| 甘洛县| 富平县| 富阳市| 新田县| 错那县| 灵川县| 阳谷县| 清镇市| 大厂| 改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