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昭 張 璐 陳有源 王鵬舉
(1 甘肅蘭州市安寧區(qū)人民醫(yī)院,甘肅 蘭州 730070;2 甘肅蘭州市安寧區(qū)銀灘路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甘肅 蘭州 730070)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當今醫(yī)學模式已從生物醫(yī)學轉變?yōu)椤吧?心理-社會”相結合的新醫(yī)學模式,把影響人健康的諸要素均納入其醫(yī)學研究范疇,這和中醫(yī)整體觀念,強調“治未病”的思想相符合。要想更好地防治疾病,熟練學習掌握五運六氣學說是一條捷徑,是“治未病”的抓手。
五運六氣學說簡稱運氣學說,是我國古代研究天時氣候變化規(guī)律以及天時氣候變化對生物(包括人體)影響的一門學說[1]。五運六氣應用于中醫(yī)學,是以五運六氣所屬自然屬性影響人體生命變化規(guī)律的一門學說,認為自然氣候變化會對人體產生的相應反應,以此為推理基礎,把這種不同時間段自然界氣候變化之屬性對與人體生理變化、發(fā)病規(guī)律及預防方法、治療作用、用藥規(guī)律總結起來,應用這種自然因素與人體生理變化相關聯,氣候屬性與疾病性質相統一的整體觀,符合中醫(yī)學理論體系中“天人相應”的整體觀,是古代醫(yī)家長期臨床實踐之精華。
干支紀年法俗稱農歷或陰歷,天干為十,地支為十二,二者按順序相配,周而復始。由甲子開始,至癸亥,六十年一輪,稱為一甲子。天干有十配合,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化五運,即甲與己合而化土,乙與庚合而化金,丙與辛合而化水,丁與壬化合而木,戊與癸合而化火。其太過、不及,也有分別,按其順序甲丙戊庚壬五陽干為太過,乙丁己辛癸五陰干為不及。依據二十四節(jié)氣之順序,每年從大寒日算起,按照木火土金水的循環(huán)次序,每七十三日零五刻為一步主運,共五步。如甲子年,天干為甲,甲屬陽干,而甲己化土,故年運為土運太過。去年丙申年,丙為陽干,丙辛化水,表明去年水運太過。地支為十二,分別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對沖化六氣,子對午為少陰君火,丑對未為太陰濕土,寅對申為少陽相火,卯對酉為陽明燥金,辰對戌為大陽寒水,巳對亥為厥陰風木,依地支循環(huán)的順序,從每年大寒日算起,每六十日零八十七刻半為一氣,從初之氣到終之氣共六氣。六氣有主氣、客氣之分,主氣萬載不變,時間固定。按照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少陽相火、太陰濕土、陽明燥金、太陽寒水順序,每個主氣各占有四個節(jié)氣時段范圍,依次是大寒、立春、雨水、驚蟄為厥陰風木所主;春分、清明、谷雨、立夏為少陰君火所主;小滿、芒種、夏至、小暑為少陽相火所主;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為太陰濕土所主;秋分、寒露、霜降、立冬為陽明燥金所主;小雪、大雪、冬至、小寒為太陽寒水所主。客氣是按照一陰厥陰、二陰少陰、三陰太陰、一陽少陽、二陽陽明、三陽太陽為序排列,這個順序與主氣有點不同,即把少陽相火退后一步,插在太陰濕土與陽明燥金之間;其中寅午未酉戌亥為正化為有余,申子辰丑卯巳為對化為不及??蜌馐且罁咎?、在泉的不同而變化的,客氣的確定是以司天、在泉作為依據。首先得明白司天與在泉得陰陽對立關系,其規(guī)律是三陽司天,一定三陰在泉,反之三陰司天,一定三陽在泉。比如甲子年,子午少陰君火司天,則在泉一定為二陽陽明燥金;另外還要遵循每年第三步客氣必定與司天相同,每年終之客氣必定與在泉相同。例如丁卯年陽明燥金司天,對應少陰君火在泉,推算客氣三之氣陽明燥金,終之氣少陰君火,依次初之氣太陰濕土,二之氣少陽相火,四之氣太陽寒水,五之氣厥陰風木。
2.1 天人合一整體觀:嬰兒初生,當肺循環(huán)建立時,五運六氣生物鐘正式的啟動,形成每個人體的不同體質。胎孕稟賦是決定機體后天體質及發(fā)病傾向的關鍵因素,而體質差異從本質上是由自然及臟腑不同傾向性的氣化方式所產生的[2]。每個人的體質都會受到遺傳、地理環(huán)境、五運六氣諸多因素的影響。運氣體質觀是以患者出生時的日期為依據,進行農歷的干支換算,依據運氣學的基本內容而判斷,確定其體質特征,太過不及,對應相應臟腑強弱。正如《素問·五常政大論篇》曰:胎孕不育,治之不全,何氣使然?岐伯曰:六氣五類,有相勝制也,同者盛之,異者衰之,此天地之道,生化之常也”。所以自然界萬物的胎孕長養(yǎng)都受五運及六氣對應相關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不僅如此,胎孕時期及出生時的運氣氣化特點基本決定了人體未來發(fā)病的弱勢臟腑器官所在[3-4]。
2.2 歲運臟腑體質定病位:歲運也就是中運或稱大運,對人體影響最大,是木火土金水五運之總稱,分別代表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氣在天地間運動變化的盛衰規(guī)律,對應風、熱、濕、燥、寒等氣候變化對人體臟腑的影響。根據《素問·天元紀大論》所說:“甲己之歲,土運統之;乙庚之歲,金運統之;丙辛之歲,水運統之;丁壬之歲,木運統之;戊癸之歲,火運統之?!币来畏謩e對應人體的體質類型為:濕土太過或不及運、燥金運太過或不及運、寒水太過或不及運、風木太過或不及運、熱火太過或不及運。陽干表太過,陰干表不及,相應遇不及之年出生時,就決定了五臟中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弱臟”,而由出生之年確定一個人的弱臟,是一生需養(yǎng)護的重點。遇太過之年時,我克的臟器最弱,克我的臟器弱;本臟則為實癥,余臟為虛癥。遇不及之年時,本臟最弱,克我的臟器強,我克的臟器強;本臟為虛癥,余臟為實癥。與出生年同氣相生的臟器風險最小。如金運太過之年,本臟肺為強臟,肝木被“我克”為最弱臟,“克我”之心火臟被反辱,為次弱臟,易患肺、肝、心系統病癥,相生母子則屬平氣臟,但亦有順逆之別,氣盛則令子實,金強則水旺,故腎水處順境,土為金之母,一者因“子盜母氣”令母虛,再者水克火,火弱不生土,脾虛則處逆境。相反金運不及之年,本臟肺為弱臟,“克我”之心火臟為強臟,肝木被“我克”為次強臟,易患肺、肝、心系統病癥。相生母子則屬平氣臟,但亦有順逆之別,氣盛則令子實,金強則水旺,故腎水處順境,土為金之母,一者因“子盜母氣”令母虛,再者水克火,火弱不生土,脾虛則處逆境。如此,可判斷一個人五臟的健康狀態(tài),弱臟和強臟都容易發(fā)病,特別是弱臟更易病,而相對平氣臟發(fā)病比較輕、緩和。
2.3 六氣臟腑體質定病性:主氣是指每年分六個間區(qū)中的不變的氣,也就是不管哪一年,六氣的分布次序都一樣??蜌獾捻樞蚴且运咎鞛闃藴逝帕械???蜌馐翘珰q,時間短,但影響大,這是因為主氣為常氣,而客氣時間暫短的緣故。地支代表六氣主要是表示六氣司天、在泉的因素。其中寅、午、未、酉、戍、亥為正化,正化為令之實,主氣有余也。子、丑、卯、辰、已、申為對化,對化為令之虛,主氣不足也。主氣太過則亢而為害,成為邪氣,如厥陰風木太過之人,木強克土,則易患胃土中軸系統疾病;同時主氣相求之臟受同盛之氣而病,故風木之人也會出現肝木系統的疾病;主氣太過則乘所勝之臟、侮所不勝之臟,比如風木有余之人則易患胃土系統及肺金系統的疾病,反之亦然,一氣明則六氣通矣,余皆仿此。
綜上所述:既然知道了五運六氣的道理,就可依據每年的氣候變化之盛衰,推斷疾病的發(fā)生和流行趨勢,制定對疾病的預防和治療的有效方案。一般依據每個人陰歷出生之歲時,抓住最主要的因素,即大運、司天、在泉、主氣、客氣五個要素就可推斷人之體質類型。同時要關注兩個方面,一個是主次的對比分析,其中以中運、司天、在泉這三個為主,主氣次之,客氣更次之;第二是綜合分析對比,依據出生時辰,結合發(fā)病時間,再根據重復的次數多少而有區(qū)別,五要素中寒濕多者為寒性體質,風火燥多者為熱性體質。如果五要素中五行各占一份為平和體質,占二份者為太過體質,占三份以上為特異體質;六氣平分為合并體質。如占二份為寒水、二份濕土為寒濕合并體質;占二份風木、二份火熱為風火合并體質;占二份火熱、二份燥金為熱燥體質等。遇太過則為實證,遇不及則為虛證。太過體質再遇太過之大運,不及體質遇不及之大運,就得倍加調養(yǎng),提前預防,即上工治未病也?!秲冉洝に貑枴酚小安恢曛?,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此之謂也。在臨床過程中,既要依據稟賦體質,又要結合發(fā)病時相,即每年的氣候變化和疾病流行情況,還要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對患者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既要參考氣候變化的一般規(guī)律,又要參考隨時隨地的氣候變化的特點來進行疾病的預防、治療,這是“治未病”的一個根本原則。汪德云[5]認為治療重點是加強病理定位所在的內臟之氣,勝克體內相應的所勝之氣,以使人體五臟之氣保持相對平衡的生理狀態(tài)。也就是說,無論何時何地,都應以五運六氣為“抓手”,瀉有余、補不足,以逆其勝氣、抑強扶弱。這樣通過五運六氣在“治未病”中的應用,對實施“中醫(yī)‘治未病’健康工程”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應該大力發(fā)展和推進。
參考文獻
[1] 蘇穎.中醫(yī)運氣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9:1.
[2] 賀娟.干支運氣與人體體質的關系及其哲學基礎[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報,2015,38(6):365-368.
[3] 李游,尹婷.五運六氣與中醫(yī)體質學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08,23(11):952.
[4] 尹婷,李游.中醫(yī)自然體質學概述[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4,29(10):3056-3058.
[5] 汪德云.運氣學說病理定位律的臨床運用[J].山東中醫(yī)學院報,1988,1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