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云
(山東省新泰市樓德鎮(zhèn)南泉小學,山東 新泰 271212)
語文學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都有重要意義。但由于小學生年齡問題,對復雜深奧的東西不容易理解,所以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使用科學、生動規(guī)范的語言,增強語文學習的趣味性,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
近年來,小學語文課堂增添了許多新的內(nèi)容,比如,詩歌、故事等,學習這些內(nèi)容不僅會影響學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還會影響學生與人交流的方式。而這些詩歌和故事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學生由于年齡的關(guān)系,對其不能很好的理解,需要老師通過生動的講解和分析,讓學生對其中傳達的意思有更深入的理解,對老師的教學水平和語言運用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語文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首先,老師在備課的時候,沒有結(jié)合學生的課堂反映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講課習慣,使得語言單一、乏味,很難讓學生融入課堂氛圍,降低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其次,小學生由于年齡問題,比較喜歡生動形象的語言,對單調(diào)乏味的語言積極性會下跌,同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沒有和學生進行適當?shù)幕樱@些都會影響學生學習的質(zhì)量和效率[1]。
語文教學和其它課程教學一樣,不是單純對知識進行傳授,還要具有一定的科學性。通過語文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基礎(chǔ)知識,還可以很好的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所以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認真?zhèn)湔n,精確組織語言,將自己要表達的東西清楚的向?qū)W生傳達。文章主要以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狼牙山五壯士》為例進行講解,如果老師沒有對狼牙山五壯士生活的時代,國內(nèi)外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很難將這篇課文所要表達的獻身精神和愛國情懷準確表達出來,老師在講解的過程中也要把握好難點,這樣可以很好的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能力。
小學語文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求生動,這主要是由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的。因為使用生動的語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形象思維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對課文有更深入的理解,使原本乏味無趣的課文變得生動形象,使豐富的內(nèi)涵變得簡單明了,易于理解。比如,老師在講《珍貴的教學書》一文時,如果老師按照辭典中的含義將“珍貴”一詞理解為“貴重、值得珍愛”。雖然這種解釋也是合理的,但是學生并沒有完全理解課文中所要傳達的“珍貴”含義。但是老師如果換一種教學方法,將課文中張指導員取書、護書的過程進行詳細講解,了解延安小學師生艱難困苦的學習環(huán)境,這樣學生可以更好的理解“珍貴”一詞的含義[2]。
老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自己用語的規(guī)范性。因為老師的言行舉止會潛移默化影響學生的用語習慣,所以老師要從自身做起,為學生學習語言提供一個良好的氛圍,幫助學生準確使用語言。例如,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有些老師對前后鼻音不分,將“英雄(xiong)”錯誤的讀成“英雄(xun)”。有些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有濃重的鄉(xiāng)音,老師如果將這些不規(guī)范的發(fā)音教給學生,會影響該學生的用語習慣,學生改正起來也變得非常困難,所以,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規(guī)范自己的發(fā)音,在教學的過程中盡量使自己的語言流暢、清晰、洪亮。
小學階段,學生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所以很難在課堂上靜下心來,所以老師在上課時,可以采用趣味性語言,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質(zhì)量,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另外,使用趣味性語言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這樣做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還可以讓學生積極參加到設(shè)計的教學活動中來。除此之外,老師利用趣味性語言可以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中,關(guān)注學生感興趣的東西,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滿足學生的好奇心,這樣學生會更有耐心聆聽老師上的每一節(jié)課[3]。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有些課文的趣味性很強,所以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結(jié)合小學生自身特點,盡量使用與學生日常相關(guān)的語言,先講一些學生比較熟悉和感興趣的東西,這樣可以瞬間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老師所授內(nèi)容學生也更容易理解。比如,老師在講解《廬山的云霧》這篇課文時,可以這樣引入教學內(nèi)容:今天早上天氣陰沉沉的,小明和爸爸坐車去姥姥家,在去姥姥家的路上,有很多樹,也有很多白色的東西,這些白色的東西擋住了前面的道路,所以大巴車走得很慢,同學知道這些白色的東西是什么嗎?(這時學生可能都會想到是云霧),接著老師可以問學生有見過廬山的云霧嗎?通過設(shè)計問題,可以很快調(diào)動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加入到課堂討論中[4]。
綜上所述,通過對小學語文課堂現(xiàn)狀的分析,我們明確了小學語文老師運用語言的重要性。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不僅要規(guī)范用語習慣,還要增強語言的趣味性、科學性和可接受性,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和質(zhì)量。
[1]周桂蓉.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的探索[J].中文信息,2015(3).
[2]張彩秀.淺析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新探[J].青春歲月,2015(11).
[3]王福昌.淺論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新探[J].教育,2016(12):00050-00050.
[4]莊鳳珍.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新探[J].速讀旬刊,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