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波
(山東省海陽市第四中學,山東 海陽 265100)
伴隨著社會對我國教育質量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新課程改革進程在不斷推進,多媒體技術成為了各個學科的熱點教學工具,與新課程教學理念是相符的,對提升教學質量意義重大。高中階段地理學科是必修學科,涉及到的知識點更為復雜,理論內容也比較抽象,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仍然停留在死記硬背的模式上,學生根本無法實現(xiàn)地理知識的有效應用,為了切實改善教學質量,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要。高中地理教師需要將多媒體技術有效的應用到教學中,打破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束縛,促進教育教學方法不斷創(chuàng)新。
相比較初中階段的地理知識,高中階段的知識抽象程度更強,知識點更加繁雜,學生學習起來遇到的困難更多,而將多媒體技術巧妙的應用到其中,應用視頻,動畫,地理插圖等各種形式將高中地理知識進行全方位的展示,突破了地理課本的重難點,加強了學生對高中地理知識的印象,學生對高中地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不斷提升。
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為高中地理教學提供更為豐富的教學資料。由于教材本身展示的是基礎的主干知識,學生僅僅從課本中獲取到的地理知識十分有限,很難將教材中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也無法實現(xiàn)前后知識點的有效聯(lián)系,對于學生思維水平的提升十分便利。而應用多媒體技術開展高中地理教學可以向學生更為豐富的展示地理知識,促進學生學習視野不斷拓展,幫助學生建立起完善的地理知識系統(tǒng),將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高中地理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口授式教學,采用滿堂灌的形式展開,這樣的教學形式很容易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無法保障地理課堂的教學質量。而利用多媒體技術則可以將地理學科的重難點知識與地理插圖,動圖啊,視頻等多媒體新技術結合起來,實現(xiàn)地理教師與多媒體技術的人機交互應用,順利的實現(xiàn)高中地理教學目標,提升地理教學質量。
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是十分可行的,與地理學科本身的特征相符。高中地理學科涉及到的內容很復雜,不僅涉及地形地貌,氣候等知識,還涉及民族文化,自然界,社會發(fā)展歷程,軍事等多方面的內容,與人民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多媒體技術可以從多個角度,多個層次,多個維度找到地理知識,多媒體技術可以全面的在地理教學中應用,地理知識當然也可以更加全面的展示在多媒體技術中,促進地理信息有效的傳遞,實現(xiàn)地理信息有效共享。所以高中地理教學應用多媒體教學展開是可行的。
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高中地理教學滿足了不同學習程度學生的實際需要。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性,學生的學習程度差距較大。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地理教學。滿足了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地理知識展示出來,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結合自身掌握的多媒體教學知識,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地理知識,讓學生深入分析,獨立思考,促進問題的解決。因此,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高中地理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強調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與學生的實際需求是相符合的。
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教學優(yōu)勢,更好的應用到高中地理教學中,應該與傳統(tǒng)的地理課堂結合起來,要考慮到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條件,不要盲目的選擇,因為板書式教學無法被多媒體技術完全取代。要求地理教師理性思考,將教學思路及教學方法理清,從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入手,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
雖然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優(yōu)勢是完全被認可的,但是其卻不是萬能的,并不能適用于所有的課程教學中。所以高中地理教學應用多媒體技術應該強調其合理性。例如高中地理教學中涉及到天文方面的知識以及氣候理論等方面的知識,相對抽象,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該方面教學,應該強調“精”保障學生可以真正融入到課程教學中,教學課件也應該結合實際教學內容涉及,不能直接使用現(xiàn)成的課件內容,如果應用不合理,不但無法提升教學質量,反而會直接影響教學效率。
強調學生地理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促進學生地理實踐能力的提升,讓學生可以將所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習中國政區(qū)圖像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圖像技術,將我國黃河,長江等的水系圖形象的描述出來,將長江比作“扇形”,將黃河比作為“幾”字。長江水系中的鄱陽湖,漢江等利用多媒體圖片展示出來,這樣一來學生對長江支流以及長江的形狀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綜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學也借鑒了多媒體技術教學帶來的優(yōu)勢,促進了學科教學質量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教師重視多媒體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對提升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