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忠
(福建省建陽區(qū)農業(yè)局植保植檢站,福建建陽354200)
水稻紋枯病又稱云紋病,在福建省建陽稻區(qū)為害嚴重,是當前水稻生產(chǎn)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紋枯病使水稻不能抽穗,或抽穗的秕谷較多,粒重下降,嚴重影響水稻的產(chǎn)量和品質,常年損失在40%以上。建陽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常年種植水稻面積達2.67多萬hm2。為了減輕水稻紋枯病的為害,引進325 g/L苯甲·嘧菌酯SC(龍彩)進行防治水稻紋枯病的藥效試驗,獲得了良好的防控效果。
試驗設在建陽區(qū)彭墩村進行,海拔120 m,試驗田土壤為灰泥田,肥力中等偏上,供試水稻品種為甬優(yōu)9號,于2016年3月20日播種,4月15日插秧,7月15日收獲。防治對象為水稻紋枯病。
1.2.1 試驗藥劑 325 g/L苯甲·嘧菌酯SC(龍彩)(河北冠龍農化有限公司);20%井岡霉素(浙江錢江生物化學股份有限公司);5%己唑醇懸浮劑(江蘇七洲綠色農化股份有限公司)。
1.2.2 試驗設計 試驗設6個處理,每處理3次重復,隨機區(qū)組排列,每小區(qū)面積20 m2。① 325 g/L苯甲·嘧菌酯SC(龍彩)每667m2施30 g;② 325 g/L苯甲·嘧菌酯SC(龍彩)每667m2施25 g;③325 g/L苯甲·嘧菌酯SC(龍彩)每667m2施20 g;④ 5%己唑醇每667m2施80 g;⑤ 20%井岡霉素每667m2施250 mL;⑥ CK為施等量清水。
6月6日在水稻紋枯病發(fā)生初期按設計劑量每667m2加水60 kg,用3WBS-16C背負式手動噴霧器均勻施藥1次,試驗期間不使用有抑制紋枯病的藥劑,其他田間管理及施肥都同時等量進行。
試驗期間共計調查3次:6月6日施藥前、6月13日施藥后7 d、6月24日施藥后18 d各調查1次。調查時每小區(qū)對角線5點取樣,每點連續(xù)調查5叢,共查25叢,調查記錄總株數(shù)、病株數(shù)和病級,計算病情指數(shù)和防治效果;
水稻紋枯病分級標準:
0級:全株無??;
1級:第4葉片及其以下各葉鞘、葉片發(fā)病;
3級:第3葉片及其以下各葉鞘、葉片發(fā)?。?/p>
5級:第2葉片及其以下各葉鞘、葉片發(fā)病;
7級:劍葉葉片及其以下各葉鞘,葉片發(fā)病;
9級:全株發(fā)病,提早枯死[1]。
田間試驗結果,藥后7 d參試的5個處理藥劑的防效以325 g/L苯甲·嘧菌酯SC(龍彩)每667m2施30 g的最高,達85.8%,其次為龍彩每667m2施25 g達79.5%,防效最低為20%井岡霉素每667m2施250 mL,防效為57.3%;經(jīng)方差分析龍彩每667m2施30 g與龍彩每667m2施25 g處理差異不顯著,與龍彩每667m2施20 g處理差異顯著,與其他處理差異達極顯著。藥后18 d參試的5個處理藥劑的防效以龍彩每667m2施30 g最高,達89.7%,其次為龍彩每667m2施25 g達81.8%,防效最低為5%己唑醇每667m2施80 g,防效為50.0%;經(jīng)方差分析龍彩每667m2施30 g與施25 g處理差異不顯著,與龍彩每667m2施20 g處理及其他藥劑處理的差異達極顯著(表1)。
試驗期間各處理對水稻安全、無藥害。
根據(jù)田間試驗結果,325 g/L苯甲·嘧菌酯SC(龍彩)每667m2施30 g處理能改善農藝性狀,增加穗長,增加水稻劍葉長、寬,從而提高稻谷產(chǎn)量。其劍葉長、寬為24.41 cm和1.97 cm,比對照藥劑井岡霉素每667m2施250 mL處理的劍葉長23.32 cm、寬1.91 cm,各增加1.09 cm和0.06 cm,比5%己唑醇每667m2施80 g處理的劍葉長21.53 cm、寬1.87 cm,各增加2.88 cm和0.1 cm;龍彩每667m2施30 g處理的穗長為18.69 cm,比對照藥劑井岡霉素施250 mL處理的穗長18.34 cm增加0.35 cm,比5%己唑醇每667m2施80 g處理的穗長17.39 cm增加1.3 cm;龍彩每667m2施30 g處理,其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為634.0 kg,比對照藥劑井岡霉素施250 mL處理的產(chǎn)量593.5 kg增產(chǎn)40.5 kg,增長6.8%;比5%己唑醇每667m2施80 g處理的產(chǎn)量549.2 kg增產(chǎn)84.8 kg,增長15.4%(表2)。
表2 325 g/L苯甲·嘧菌酯(龍彩)防治水稻紋枯病農藝性狀及產(chǎn)量表現(xiàn)
3.1 根據(jù)田間結果表明,325 g/L苯甲·嘧菌酯(龍彩)每667m2施30 g處理防治水稻紋枯病效果好、對水稻安全,其藥后7 d、18 d,與龍彩每667m2施25 g處理差異不顯著,與其他藥劑處理差異達顯著或極顯著水平。
3.2 325 g/L苯甲·嘧菌酯(龍彩)每667m2施30 g能改善農藝性狀,使水稻葉色青秀、健壯,增加穗長,增加水稻劍葉長、寬,從而提高稻谷產(chǎn)量。其平均每667m2產(chǎn)量為634.0 kg,比對照藥劑井岡霉素施250 mL處理的產(chǎn)量(593.5 kg)增產(chǎn)40.5 kg,增長6.8%;比5%己唑醇每667m2施80 g處理的產(chǎn)量(549.2 kg)增產(chǎn)84.8 kg,增長15.4%。
[1] 盧應紅,嚴謹,張慧敏.水稻紋枯防治藥劑篩選研究 [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4,42(13):3891,3894.